-
公开(公告)号:CN107499477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685918.8
申请日:2017-08-11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遥控潜水器框架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框架和连接扣;所述基础框架具有一对且两基础框架之间对称设置,所述基础框架之间通过连接扣相连,连接扣在该对基础框架之间形成耐压舱固定架;本发明中通过在基础框架之间设置连接扣的形式,以及在基础框架的前支架和后支架的一侧边设置弧形结构配合连接扣形成耐压舱固定架,节约耐压舱的固定材料和安装空间,空间结构更合理;本发明中对称设置的基础框架上采用轻量化设计,在满足水压强度的基础上,结构紧凑,空间布局合理;在能够满足设备安装的同时,也能够减轻整体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855003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1711186364.3
申请日:2017-11-24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SCR的船舶脱硝系统的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氨水存储罐、氨水混合罐、氨水收集装置、氨水过滤罐、脱氨塔、氨气净化罐和吸氨塔;所述氨水存储罐通过导液阀A连接氨水混合罐,所述氨水混合罐通过氨水喷射器将氨水喷出与SCR船舶脱硝系统中的尾气混合,且在氨水喷射器的下端设置氨水收集装置;所述氨水收集装置通过导液管连接氨水过滤罐,氨水过滤罐通过导液阀B连接脱氨塔,脱氨塔通过导气管连接氨气净化罐,氨气净化罐的另一侧还与吸氨塔连接设置,吸氨塔还通过导液阀C和排液管与氨水混合罐连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能对喷洒出的没有充分利用的氨水进行采集和再利用,降低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829804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1711186363.9
申请日:2017-11-24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SCR的船舶脱硝系统的尾气循环处理系统,包括功率释放装置和尾气循环再处理装置,所述功率释放装置包括设置于烟气脱硝管路出口的抽气装置,所述抽气装置包括抽气泵、抽气泵启停控制器、抽气泵功率检测装置和柴油机负荷检测装置;所述尾气循环再处理装置包括喷氨格栅,喷氨格栅通过氨气管道与烟气脱硝管路相连通;还包括一循环旁路烟道和控制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能够很好地解决因SCR脱销装置而导致的柴油机功率损耗的问题,且当经SCR处理后的尾气中氮氧化物浓度未达到排放标准时,对反应后的尾气能够进行循环脱硝再处理,直至达到排放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0749947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1710685918.8
申请日:2017-08-11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遥控潜水器框架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框架和连接扣;所述基础框架具有一对且两基础框架之间对称设置,所述基础框架之间通过连接扣相连,连接扣在该对基础框架之间形成耐压舱固定架;本发明中通过在基础框架之间设置连接扣的形式,以及在基础框架的前支架和后支架的一侧边设置弧形结构配合连接扣形成耐压舱固定架,节约耐压舱的固定材料和安装空间,空间结构更合理;本发明中对称设置的基础框架上采用轻量化设计,在满足水压强度的基础上,结构紧凑,空间布局合理;在能够满足设备安装的同时,也能够减轻整体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649475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915383.8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 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2B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船舶电力控制设备保护装置,包括箱体以及位于箱体右侧开口处的箱盖,且箱盖与箱体通过多个铰接件进行铰接,箱体前后两侧分别对称设有一缓冲部,缓冲部包括固定安装在箱体侧面的缓冲底座,缓冲底座远离箱体的一侧可拆装连接有弹性安装板,缓冲底座左右两侧分别对称安装有一固定板,固定板端部均匀设有多个缓冲齿条,且缓冲齿条的材料为橡胶。本发明通过多个缓冲齿条对因船舶晃动而碰撞到箱体的物体进行格挡和缓冲,配合弹性安装板的缓冲来起到双重缓冲作用,减少了撞击力对箱体造成的损伤,解决了现有船舶电力控制设备保护装置无法对撞击力进行有效缓冲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388105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687414.X
申请日:2017-08-11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1S8/00 , B63B45/00 , F21V5/04 , F21V17/12 , F21V23/003 , F21V31/005 , F21Y211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遥控潜水器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罩盖设备和芯套;所述壳体的两端导通,罩盖设备连接在壳体的一端,芯套设置壳体内且芯套的一端与壳体的另一端连接;本发明中通过采用内芯与底板的整体式设计,且底板的直径与壳体的外径相同,这样保证了导热性的同时增加了散热面积,提升了散热效果,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本发明中在壳体的两端均采用O型圈结构来密封;这种静密封的方式便于频繁拆卸且适应工作压强较低的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0061545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1910391500.5
申请日:2019-05-10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 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推进电池充放电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数据处理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分别相连接的CAN数据收发模块、以太网变压器、PWM波发生器、实时电流采集模块,与CAN数据收发模块相连接的数据隔离模块、与以太网变压器相连接的RJ45接口、与PWM波发生器和实时电流采集模块的相连接的光电隔离双向模块、光电隔离双向模块与推进电池相连。该装置的控制方法依次包括接收设定实时充/放电电流允许值、实时电流的采集、自适应PID控制算法的实现和PWM波的输出。本发明根据推进电池的电流误差大小自适应整定控制器参数、自动辨识被控过程参数,且能够适应被控过程参数的变化,稳定精确地对推进电池充放电的电流大小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7380383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1710685976.0
申请日:2017-08-11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观察型无人遥控潜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模块、耐压电子舱模块、运动模块、照明模块和配重模块;所述耐压电子舱模块、运动模块、照明模块和配重模块均设置在框架模块上,框架模块的外轮廓上设置有外壳模块;采用的框架模块设计的结构紧凑合理,能够同时将耐压电子舱模块、运动模块、照明模块和配重模块进行合理的分配的与安装,在基础框架的前支架和后支架的一侧边设置弧形结构配合连接扣形成耐压舱固定架,节约耐压舱的固定材料和安装空间,空间结构更合理;采用隔舱的方式将电池模块与控制模块隔开,在电源模块上设置有散热板,便于电池快速散热;耐压电子舱模块空间布局合理,耐压性能良好,加工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649475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910915383.8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 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2B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船舶电力控制设备保护装置,包括箱体以及位于箱体右侧开口处的箱盖,且箱盖与箱体通过多个铰接件进行铰接,箱体前后两侧分别对称设有一缓冲部,缓冲部包括固定安装在箱体侧面的缓冲底座,缓冲底座远离箱体的一侧可拆装连接有弹性安装板,缓冲底座左右两侧分别对称安装有一固定板,固定板端部均匀设有多个缓冲齿条,且缓冲齿条的材料为橡胶。本发明通过多个缓冲齿条对因船舶晃动而碰撞到箱体的物体进行格挡和缓冲,配合弹性安装板的缓冲来起到双重缓冲作用,减少了撞击力对箱体造成的损伤,解决了现有船舶电力控制设备保护装置无法对撞击力进行有效缓冲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600375B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710685920.5
申请日:2017-08-11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观察型无人遥控潜水器的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观察型无人遥控潜水器功能要求,进行各部件的选型和设计;(2)基于Solidworks软件完成功能部件三维建模和虚拟装配;(3)根据功能需求,设计出初步外形;(4)结构强度性能计算,若满足要求,计算本体基础参数;若不满足要求,重新设计和选型;(5)根据计算出的本体基础参数,判断静力学和动力学是否达平衡,若平衡,产品定型;若不平衡,调整空间布局和产品选型;(6)产品定型后,通过控制系统进行水池试验静力学、动力学、自航操作性测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本发明设计方法设计出了结构稳定性强、结构布局合理、密封性强以及散热性能强的观察型无人遥控潜水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