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30029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110381711.4
申请日:2011-11-25
IPC: A61K9/51 , A61K36/8945 , A61P1/14 , A61P35/00 , A61P37/04 , A61P39/06 , A61P9/12 , A61P3/10 , A61P13/12 , A61P15/12 , A61P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味地黄纳米微囊剂及其制备工艺,是以传统六味地黄丸配方为基础,将熟地黄、茯苓、泽泻采用多级动态热回流法提取浓缩;将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进行纳米级粉碎;将纳米细粉与浓缩液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进行冷冻或喷雾干燥处理后制成纳米微囊剂,最后,采用相应的制剂技术制成临床上适用的剂型。该工艺具有操作简单,工艺流程短,参数易控、成本低廉、无有机试剂产生毒副作用等优点。该六味地黄纳米微囊剂既可直接使用,亦可作为药物中间体。可以明显延长药效,减少服药次数和服药量,降低或消除传统常规用药而产生的毒副作用。本品为现有市场上六味地黄类产品浓缩倍数的3倍以上,总日用量可比传统浓缩六味地黄丸等产品减少3-6倍。
-
公开(公告)号:CN102443621B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110389693.4
申请日:2011-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β-葡聚糖合成酶活力的方法,本发明的优点是以葡萄糖作为酶促反应底物、用3,5-二硝基水杨酸作为显色剂对β-葡聚糖合成酶合成β-葡聚糖后消耗的葡萄糖的量在可见光下进行检测来确定β-葡聚糖合成酶的活力。该方法与传统的使用UDP-[14C]葡萄糖为底物、通过使用液体闪烁计数仪测定UDP-[14C]葡萄糖的放射活性的变化来测定β-葡聚糖合成酶的活力的方法相比,可以大幅度降低实验成本,而且该方法不使用含有放射性的葡萄糖作为底物,实验的安全性高。本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安全,方便快捷,便于大规模推广应用。本发明可广泛用于糖类与酶类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443621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10389693.4
申请日:2011-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β-葡聚糖合成酶活力的方法,本发明的优点是以葡萄糖作为酶促反应底物、用3,5-二硝基水杨酸作为显色剂对β-葡聚糖合成酶合成β-葡聚糖后消耗的葡萄糖的量在可见光下进行检测来确定β-葡聚糖合成酶的活力。该方法与传统的使用UDP-[14C]葡萄糖为底物、通过使用液体闪烁计数仪测定UDP-[14C]葡萄糖的放射活性的变化来测定β-葡聚糖合成酶的活力的方法相比,可以大幅度降低实验成本,而且该方法不使用含有放射性的葡萄糖作为底物,实验的安全性高。本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安全,方便快捷,便于大规模推广应用。本发明可广泛用于糖类与酶类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430029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381711.4
申请日:2011-11-25
IPC: A61K36/8945 , A61K9/51 , A61P1/14 , A61P35/00 , A61P37/04 , A61P39/06 , A61P9/12 , A61P3/10 , A61P13/12 , A61P15/12 , A61P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味地黄纳米微囊剂及其制备工艺,是以传统六味地黄丸配方为基础,将熟地黄、茯苓、泽泻采用多级动态热回流法提取浓缩;将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进行纳米级粉碎;将纳米细粉与浓缩液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进行冷冻或喷雾干燥处理后制成纳米微囊剂,最后,采用相应的制剂技术制成临床上适用的剂型。该工艺具有操作简单,工艺流程短,参数易控、成本低廉、无有机试剂产生毒副作用等优点。该六味地黄纳米微囊剂既可直接使用,亦可作为药物中间体。可以明显延长药效,减少服药次数和服药量,降低或消除传统常规用药而产生的毒副作用。本品为现有市场上六味地黄类产品浓缩倍数的3倍以上,总日用量可比传统浓缩六味地黄丸等产品减少3-6倍。
-
公开(公告)号:CN102488693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389551.8
申请日:2011-11-30
IPC: A61K31/546 , A61K31/545 , A61K31/43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广谱高效复合抗菌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是以头孢哌酮或其生理上可以接受的盐、头孢拉定或其生理上可以接受的盐和舒巴坦或其生理上可以接受的盐为活性成分,再配入可接受的载体或辅料,采用一定的制剂技术制成临床上适用的各种剂型。该抗菌药物与其它大多数抗菌药物相比,其抗G+菌的抗菌活性是传统头孢类抗菌药物的2倍-8倍,抗G-菌的抗菌活性是传统头孢类抗菌药物的2-4倍,是其它传统抗菌药物的2.5-10倍。该抗菌药物可克服因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而使细菌产生的耐药性,在用于病原菌及敏感情况不明的感染,尤其夹杂由真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的治疗时,其广泛的抗菌谱可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本发明制备成本经济、操作简便,且制备技术对环境无害。
-
公开(公告)号:CN103630536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657504.6
申请日:2013-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中聚乙二醇残留量的检测方法,依据PEG与钡离子和碘离子形成1∶1∶1的复合物的光密度与PEG的含量在535nm处呈线性关系的原理采用非常规溶剂建立了一种操作简单、快速、稳定性好的交联凝胶中微量PEG残留量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在0-50.0µ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尤其可用于残留量在2µg/mL以下的和大分子量的交联剂检测。本检测方法不仅可用于PEG交联的透明质酸钠凝胶中PEG残留量的痕量检测和凝胶产品的质量控制,对PEG交联的其它凝胶及含有PEG的其它液态样品中PEG残留量的检测也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3630536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310657504.6
申请日:2013-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中聚乙二醇残留量的检测方法,依据PEG与钡离子和碘离子形成1:1:1的复合物的光密度与PEG的含量在535nm处呈线性关系的原理采用非常规溶剂建立了一种操作简单、快速、稳定性好的交联凝胶中微量PEG残留量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在0-50.0 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尤其可用于残留量在2μg/mL以下的和大分子量的交联剂检测。本检测方法不仅可用于PEG交联的透明质酸钠凝胶中PEG残留量的痕量检测和凝胶产品的质量控制,对PEG交联的其它凝胶及含有PEG的其它液态样品中PEG残留量的检测也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488693B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110389551.8
申请日:2011-11-30
IPC: A61K31/546 , A61K31/545 , A61K31/43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广谱高效复合抗菌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是以头孢哌酮或其生理上可以接受的盐、头孢拉定或其生理上可以接受的盐和舒巴坦或其生理上可以接受的盐为活性成分,再配入可接受的载体或辅料,采用一定的制剂技术制成临床上适用的各种剂型。该抗菌药物与其它大多数抗菌药物相比,其抗G+菌的抗菌活性是传统头孢类抗菌药物的2倍-8倍,抗G-菌的抗菌活性是传统头孢类抗菌药物的2-4倍,是其它传统抗菌药物的2.5-10倍。该抗菌药物可克服因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而使细菌产生的耐药性,在用于病原菌及敏感情况不明的感染,尤其夹杂由真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的治疗时,其广泛的抗菌谱可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本发明制备成本经济、操作简便,且制备技术对环境无害。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