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43621B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110389693.4
申请日:2011-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β-葡聚糖合成酶活力的方法,本发明的优点是以葡萄糖作为酶促反应底物、用3,5-二硝基水杨酸作为显色剂对β-葡聚糖合成酶合成β-葡聚糖后消耗的葡萄糖的量在可见光下进行检测来确定β-葡聚糖合成酶的活力。该方法与传统的使用UDP-[14C]葡萄糖为底物、通过使用液体闪烁计数仪测定UDP-[14C]葡萄糖的放射活性的变化来测定β-葡聚糖合成酶的活力的方法相比,可以大幅度降低实验成本,而且该方法不使用含有放射性的葡萄糖作为底物,实验的安全性高。本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安全,方便快捷,便于大规模推广应用。本发明可广泛用于糖类与酶类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443621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10389693.4
申请日:2011-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β-葡聚糖合成酶活力的方法,本发明的优点是以葡萄糖作为酶促反应底物、用3,5-二硝基水杨酸作为显色剂对β-葡聚糖合成酶合成β-葡聚糖后消耗的葡萄糖的量在可见光下进行检测来确定β-葡聚糖合成酶的活力。该方法与传统的使用UDP-[14C]葡萄糖为底物、通过使用液体闪烁计数仪测定UDP-[14C]葡萄糖的放射活性的变化来测定β-葡聚糖合成酶的活力的方法相比,可以大幅度降低实验成本,而且该方法不使用含有放射性的葡萄糖作为底物,实验的安全性高。本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安全,方便快捷,便于大规模推广应用。本发明可广泛用于糖类与酶类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430029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381711.4
申请日:2011-11-25
IPC: A61K36/8945 , A61K9/51 , A61P1/14 , A61P35/00 , A61P37/04 , A61P39/06 , A61P9/12 , A61P3/10 , A61P13/12 , A61P15/12 , A61P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味地黄纳米微囊剂及其制备工艺,是以传统六味地黄丸配方为基础,将熟地黄、茯苓、泽泻采用多级动态热回流法提取浓缩;将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进行纳米级粉碎;将纳米细粉与浓缩液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进行冷冻或喷雾干燥处理后制成纳米微囊剂,最后,采用相应的制剂技术制成临床上适用的剂型。该工艺具有操作简单,工艺流程短,参数易控、成本低廉、无有机试剂产生毒副作用等优点。该六味地黄纳米微囊剂既可直接使用,亦可作为药物中间体。可以明显延长药效,减少服药次数和服药量,降低或消除传统常规用药而产生的毒副作用。本品为现有市场上六味地黄类产品浓缩倍数的3倍以上,总日用量可比传统浓缩六味地黄丸等产品减少3-6倍。
-
公开(公告)号:CN102430029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110381711.4
申请日:2011-11-25
IPC: A61K9/51 , A61K36/8945 , A61P1/14 , A61P35/00 , A61P37/04 , A61P39/06 , A61P9/12 , A61P3/10 , A61P13/12 , A61P15/12 , A61P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味地黄纳米微囊剂及其制备工艺,是以传统六味地黄丸配方为基础,将熟地黄、茯苓、泽泻采用多级动态热回流法提取浓缩;将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进行纳米级粉碎;将纳米细粉与浓缩液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进行冷冻或喷雾干燥处理后制成纳米微囊剂,最后,采用相应的制剂技术制成临床上适用的剂型。该工艺具有操作简单,工艺流程短,参数易控、成本低廉、无有机试剂产生毒副作用等优点。该六味地黄纳米微囊剂既可直接使用,亦可作为药物中间体。可以明显延长药效,减少服药次数和服药量,降低或消除传统常规用药而产生的毒副作用。本品为现有市场上六味地黄类产品浓缩倍数的3倍以上,总日用量可比传统浓缩六味地黄丸等产品减少3-6倍。
-
公开(公告)号:CN106995810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710397584.4
申请日:2017-05-31
Applicant: 河南工业大学 , 郑州金百合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发酵法制备纳豆激酶的方法,包括:大豆预处理、培养基制备、种子制备、接种、变温发酵、干燥、粉碎等单元操作。该方法是集原料预处理、培养基与种子制备、接种、发酵、干燥和粉碎等技术为一体,整个过程是在洁净或无菌环境中进行,不会产生跑、冒、滴、漏等不良现象,易于达到GMP要求。与传统法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巧妙的原料预处理和多组分培养基的组方设计,为纳豆激酶产生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表面活性剂的采用,使纳豆激酶的产生与分泌明显提高;变温发酵方法及工艺的应用,使纳豆激酶的产率提高10‑45%;方法科学,工艺合理先进,利于环保。本发明可广泛用于纳豆激酶及其它相关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389226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1027886.4
申请日:2016-11-22
Applicant: 河南工业大学
IPC: A61K8/9789 , A61K8/36 , A61K8/60 , A61K8/63 , A61K8/64 , A61K8/65 , A61K8/73 , A61K8/88 , A61Q5/00 , A61Q5/02 , A61Q5/12 , A61Q7/00 , A61P17/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8/97 , A61K8/36 , A61K8/60 , A61K8/604 , A61K8/63 , A61K8/64 , A61K8/65 , A61K8/73 , A61K8/733 , A61K8/735 , A61K8/88 , A61K2800/30 , A61K2800/85 , A61Q5/006 , A61Q5/008 , A61Q5/02 , A61Q5/12 , A61Q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天然健根防脱生发护发洗发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剂是由天然毛发生长促进剂、天然表面活性剂、天然保湿剂、天然增稠剂、食品级防腐剂和溶剂采用一种温和的工艺技术制备而成的富含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多种生物活性因子的、既有明显的营养头皮和防脱生发功效,又具有良好的洗发护发养发润发功效的洗发剂。与传统洗发剂相比,该剂不含硅油、ZPT、羊毛脂、香精、色素、珠光剂等对人体有害成分,也不用传统的油脂性物质作为增稠剂,具有全水性营养性配方,去屑止痒,既保湿又干爽,还可让头发润泽粗壮防分叉,融“健根防脱生发养发护发洗发”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本剂的制备工艺简单,条件温和,既环保又节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058188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398199.1
申请日:2017-05-31
Applicant: 河南工业大学 , 郑州金百合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豆激酶高产菌株的筛选方法,该方法是依据纳豆激酶的理化特性和纳豆芽孢杆菌的生长代谢特性通过一种选择性培养基的设计与应用,借助于高通量筛选和OD值的快速检测等技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纳豆激酶高产菌株的筛选。本发明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方向明确,目标精准,工作量小,用时短,效率高,成功率大等优点,不仅使其工作量大、效率低,筛选的随机性大、目标性差的缺点得以克服,还使筛选周期明显缩短;与前沿的基因定点突变筛选法相比,不仅没有降低筛选的目标性和方向性,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筛选的难度。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可广泛用于丝氨酸蛋白酶类产生菌的快速筛选。
-
公开(公告)号:CN106749452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27348.5
申请日:2016-11-22
Applicant: 河南工业大学
IPC: C07H17/065 , C07H1/08 , C12P19/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花色苷的方法,即生物二次发酵微纳滤与RO复合法。主要步骤包括二次发酵、护色、冷处理、多级离心、多级错流膜微滤、纳滤与反渗透、干燥粉碎等单元操作。该方法是集发酵、提取、浓缩和干燥粉碎等技术为一体,全过程是在一密闭洁净环境中进行,不会产生跑、冒、滴、漏现象。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方法具有如下特点:(1)完全摆脱了溶剂的参与,是一种真正的无溶剂提取法,因此,也就无需担忧提取过程中溶剂造成的一系列问题;(2)本方法中的生物二次发酵法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溶出花色苷,而且还可以合成新的花色苷和对花色苷具有辅色作用的辅色素;(3)本方法是一种多功能的复合方法,条件温和,环保节能,适用面广。
-
公开(公告)号:CN103630536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310657504.6
申请日:2013-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中聚乙二醇残留量的检测方法,依据PEG与钡离子和碘离子形成1:1:1的复合物的光密度与PEG的含量在535nm处呈线性关系的原理采用非常规溶剂建立了一种操作简单、快速、稳定性好的交联凝胶中微量PEG残留量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在0-50.0 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尤其可用于残留量在2μg/mL以下的和大分子量的交联剂检测。本检测方法不仅可用于PEG交联的透明质酸钠凝胶中PEG残留量的痕量检测和凝胶产品的质量控制,对PEG交联的其它凝胶及含有PEG的其它液态样品中PEG残留量的检测也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488693B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110389551.8
申请日:2011-11-30
IPC: A61K31/546 , A61K31/545 , A61K31/43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广谱高效复合抗菌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是以头孢哌酮或其生理上可以接受的盐、头孢拉定或其生理上可以接受的盐和舒巴坦或其生理上可以接受的盐为活性成分,再配入可接受的载体或辅料,采用一定的制剂技术制成临床上适用的各种剂型。该抗菌药物与其它大多数抗菌药物相比,其抗G+菌的抗菌活性是传统头孢类抗菌药物的2倍-8倍,抗G-菌的抗菌活性是传统头孢类抗菌药物的2-4倍,是其它传统抗菌药物的2.5-10倍。该抗菌药物可克服因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而使细菌产生的耐药性,在用于病原菌及敏感情况不明的感染,尤其夹杂由真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的治疗时,其广泛的抗菌谱可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本发明制备成本经济、操作简便,且制备技术对环境无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