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0006599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356933.2
申请日:2025-03-25
Applicant: 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nventor: 王盛铭 , 李梦杰 , 赵晓慧 , 童精中 , 陈云龙 , 徐俊 , 赵文飞 , 刘江斌 , 孙青 , 王亚梅 , 丁剑 , 王甲勋 , 张红咏 , 郑思雨 , 谢作鹏 , 王杰 , 吴昆 , 熊旭峰
IPC: E01D19/02 , E01D19/08 , E01D21/00 , E01D1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异形孔PBL连接件和螺旋箍筋的轻型化组合桥墩柱及其施工方法,该组合柱由空心钢管,异形孔PBL连接件,螺旋箍筋,现浇混凝土组成。该组合柱为空心结构,自重轻,在大跨度桥梁桥墩、海洋平台柱脚等工程场景优势大。本发明提出一种异形孔PBL连接件,可代替传统栓钉用于组合柱结构,显著较少施工中的焊接量,从而提升结构的抗疲劳性能,同时节约成本和施工时间。由于异形孔PBL连接件采用开口孔构造,可以有效避免整块切开其埋入的混凝土,从而改善传统PBL连接件容易给混凝土引入缺陷的问题。此外,异形孔PBL连接件所采用的开口孔构造,可大大降低给异形孔PBL连接件穿箍筋的难度,提供了施工的便利性。
-
公开(公告)号:CN217518648U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20028801.9
申请日:2022-01-07
Applicant: 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竖井反钻法施工的安全气囊,包括气囊本体,气囊本体搁置于两岩体的小洞内,气囊本体上布设有充气放气的双阀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设置安全气囊,该安全气囊可以放置在两岩体的小洞内,由于充气后的安全气囊表皮有一定的柔软度和膨胀性,可以贴合在小洞的内侧壁上;本实用新型的气囊本体包括导向部和定位部;导向部和定位部呈T型结构,可以放置气囊本体掉入竖井的小洞内,同时也可以防止施工人员掉入竖井内。
-
公开(公告)号:CN11498407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98856.8
申请日:2022-05-30
IPC: A61K36/33 , A61K36/886 , A61K36/896 , A61K9/06 , A61K31/785 , A61K47/32 , A61K47/36 , A61K47/38 , A61P17/00 , A61P31/02 , A61P31/04 , A61P3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醇免洗消毒凝胶,按质量份计,包括杀菌剂0.01‑0.2份、保湿剂0.05‑0.25份、增稠剂2‑25份、水20‑80份、植物提取物1‑20份、增溶剂1‑10份和pH调节剂制成。本发明针对醇类物质气味重、易燃且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问题,以超支化聚赖氨酸替代乙醇作为抗菌剂,在保证抗菌效果的同时,可以解决上述含醇类免洗消毒凝胶的不足。选用特定的植物提取液不仅提高了消毒凝胶的亲肤润肤效果,并且与超支化聚赖氨酸可以产生协同抗菌的效果,进一步提升消毒凝胶的杀菌性能。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醇免洗消毒凝胶能快速杀灭皮肤表面上常见的致病菌,具有广谱、强大的杀菌效果,具有良好的持久力,可以对皮肤起到长效保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984301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0600635.X
申请日:2022-05-30
IPC: A61L2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创面无瘢痕愈合的抗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敷料按重量份计,由下述组分构成:超支化聚赖氨酸抗瘢痕复合物0.05‑0.1份,卡波姆0.1‑2.0份,增稠剂1‑10份,保湿剂2‑12份,水60‑90份,植物提取物1‑15份;并由碱调节pH至6.8~7.2。本发明将超支化聚赖氨酸与抗瘢痕药物通过化学方法接枝合成的一种新的复合物,既保留了超支化聚赖氨酸的抗菌活性,又保留了抗瘢痕药物抑制伤口形成瘢痕的能力,同时通过成膜剂可以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透气性和保湿性良好的膜,使创面保持湿润环境,有益于伤口愈合并且不产生瘢痕。
-
公开(公告)号:CN11498430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00635.X
申请日:2022-05-30
IPC: A61L2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创面无瘢痕愈合的抗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敷料按重量份计,由下述组分构成:超支化聚赖氨酸抗瘢痕复合物0.05‑0.1份,卡波姆0.1‑2.0份,增稠剂1‑10份,保湿剂2‑12份,水60‑90份,植物提取物1‑15份;并由碱调节pH至6.8~7.2。本发明将超支化聚赖氨酸与抗瘢痕药物通过化学方法接枝合成的一种新的复合物,既保留了超支化聚赖氨酸的抗菌活性,又保留了抗瘢痕药物抑制伤口形成瘢痕的能力,同时通过成膜剂可以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透气性和保湿性良好的膜,使创面保持湿润环境,有益于伤口愈合并且不产生瘢痕。
-
公开(公告)号:CN118284313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358566.5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应变调控反铁磁频率梳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微波天线,磁场产生装置,面电极,电源,压电材料层,反铁磁材料层,探测元件和外加的保护层。微波天线可以在反铁磁材料上产生自旋波模式,磁场产生装置所施加的垂直磁场用于激发在薄膜中心区域钉扎的斯格明子呼吸模式。通过对面电极施加电压,在压电层产生形变,去调控斯格明子的尺寸和本征呼吸模式。自旋波与呼吸模式的耦合产生的散射波可被探测元件检测。通过信号处理绘制出磁频率梳及其齿间距的变化。本发明公开的方法是利用该装置实现应变调控反铁磁频率梳。本发明能实现太赫兹波段反铁磁频率梳的调控,填补调控方式的缺失,在太赫兹自旋电子器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84787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303575.5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A61B5/00 , A61B5/14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动症的功能性近红外光谱和红外热像的识别方法,包括分别采集被试者在静息态和任务态时的近红外血氧数据,以及头部与颈部区域的红外热像;然后对近红外血氧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和特征提取,再进行归一化和主成分分析PAC特征降维后,输入至功能性近红外血氧数据异常检测模型检测,输出血氧分类结果;将红外热像输入至红外热像异常检测模型输出红外热像分类结果;最终汇总血氧分类结果和红外热像分类结果。本发明利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和红外热像检查的无创、非侵入式、适用人群广的特点,快速准确地达到近红外血氧数据异常和红外热像中异常部位分类的目的,结合两种检测手段可以使检测结果更加全面、可靠、有说服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007014B
公开(公告)日:2020-03-03
申请号:CN201711251330.8
申请日:2017-12-0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F25B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电混合驱动的电卡制冷装置及其方法。它包括基座、紫外光源、光纤、紫外光探头、光电作动器、开关控制电路、制冷片、电卡制冷器、热开关及散热片;基座上设有紫外光源、紫外光探头、光电作动器、开关控制电路、制冷片、电卡制冷器、热开关及散热片,紫外光源通过光纤与紫外光探头连接,光电作动器通过导线与开关控制电路连接,开关控制电路通过导线与电卡制冷器、热开关连接,制冷片、第一热开关、电卡制冷器、第二热开关、散热片依次通过螺栓连接。紫外光照射时,光电作动器产生直流光生电压,该电压在开关控制电路的调制下成为方波电压,驱动电卡制冷器和热开关进行工作,实现电卡制冷。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应用范围广、非接触式控制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075684A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711250547.7
申请日:2017-12-0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H02N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压电俘能器装置及其方法。它包括第一夹具、充电电池组、第一压电俘能器、第二压电俘能器、第二夹具;第一压电俘能器与第二压电俘能器通过胶水粘接,第一夹具、第一压电俘能器、第二压电俘能器、第二夹具依次排列,并通过螺栓螺母连接,充电电池组与第一夹具通过螺钉连接。该压电俘能器同时具有形状记忆效应和压电效应,在工作状态时展开为悬臂梁结构,将外界的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并存储起来,在不工作状态时折叠为紧凑结构。本发明能够满足飞行器等对空间具有限制的应用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6740174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63408.9
申请日:2016-11-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B60L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 Y02T90/16 , B60L53/12 , B60L53/20 , B60L53/30 , B60L53/38 , B60L2210/10 , B60L2210/40 , B60L2240/12 , B60L2240/14 , B60L2240/62 , B60L2240/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辆充电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利用电车受电弓的电动车辆无线充电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利用受电弓和高压电气装置从电网输电线取电的电车,以及无线电能充电装置,以及电源管理与变换系统;其中,无线电能充电装置包括安装在电车上的无线电能提供装置,以及安装在电动车辆上的无线电能接收装置;电源管理与变换系统包括电源变换模块和智能电力管理单元。本发明基于现有的无轨或有轨电车,不需要另外建设充电相关的基础设施,可以节省建设费用。本发明机动性强,可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保证充电服务的效率。根据电车当前的驱动功率的需求来调整无线充电输出的功率,既不影响电车的运行,也可给接受充电服务的电动车辆充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