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3598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010795367.2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储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协同规划方法,该方法建立了电‑气‑储系统的能源集线器结构,再以电‑气‑储系统扩建成本最小为规划目标函数,建立系统内储电、储气、电网络拓扑、气网络拓扑的数学模型,将规划目标函数与元件约束条件导入电‑气‑储协同规划模型求解,得到电网络拓扑结构、气网络拓扑结构、储电装置安装位置、储气装置安装位置、储能容量等规划结果。本发明的协同规划方法能够在储电装置和储气装置接入电‑气‑储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时减轻系统压力,从而优化装置选型,同时能够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300462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10508695.4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杭州易和互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杭州智微易联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三相智能户用感知装置的拓扑识别系统及方法。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用户侧的智能表箱不具有台区物理拓扑识别和校验功能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头端设备,安装在变压器次级处;中段设备,安装在内置断路器的分支箱处;末端设备,采用三相智能户用感知装置,安装在内置用户三相电表的电表箱处,三相智能户用感知装置通过三相输电线路获取拓扑识别信号;头端设备、中段设备和末端设备通过电力线路依次连接;其内均设置有检测和发送采用2DPSK调制的识别电流信号的拓扑识别模块。在三相智能户用感知装置中设置有拓扑识别模块,能够通过三相输电线路的特征电流获取拓扑识别信号,使得用户侧智能设备具有台区物理拓扑识别和校验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03598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795367.2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储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协同规划方法,该方法建立了电-气-储系统的能源集线器结构,再以电-气-储系统扩建成本最小为规划目标函数,建立系统内储电、储气、电网络拓扑、气网络拓扑的数学模型,将规划目标函数与元件约束条件导入电-气-储协同规划模型求解,得到电网络拓扑结构、气网络拓扑结构、储电装置安装位置、储气装置安装位置、储能容量等规划结果。本发明的协同规划方法能够在储电装置和储气装置接入电-气-储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时减轻系统压力,从而优化装置选型,同时能够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39445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434571.1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 H02J3/38 , H02J3/28 , H02J15/00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8/23213 , G06N3/006 , G06N7/01 , C25B1/04 , C25B9/00 , C25B9/65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氢电耦合综合供能站容量随机规划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氢电耦合综合供能站中的供能数据;根据所述供能数据,通过构建概率模型得到多维源荷数据;通过自相关系数法对所述多维源荷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相关场景集,并通过粒子群算法对所述相关场景集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场景集;根据所述氢电耦合综合供能站的成本、所述优化场景集和容量随机规划约束条件,构建以日盈利最大为目标函数的氢电耦合综合供能站容量随机规划模型;根据所述氢电耦合综合供能站容量随机规划模型,得到氢电耦合综合供能站的最优容量配置;在满足终端能源消费的多样化需求的同时,还兼顾了电网安全运行和供能站经济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693085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247458.1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集成可变能源的能源与备用容量联合优化调度方法,首先,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NN)以每小时实时数据预测负荷需求。然后,通过可再生能源RES和蓄电池储能系统(BSS)的集成,实现能量和旋转备用容量的联合调度,以满足预测的负荷需求;此外,发电系统将根据因发电限制而未满足的能源需求量,以未服务负荷的成本系数进行处罚;同时,由于热力机组的倾斜,考虑到储能系统的充电状态,可用剩余功率将存储在备用储能系统中;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成本最小化。本发明实现火力发电和可变资源(包括存储系统)的联合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142473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111481013.1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光容量未知情况下的微电网配置方法及系统,首先在配置问题中在容量约束内随机选取一组风光容量初始值,在功率分频点约束范围内随机选取一个分频点,建立风机、光伏机组、柴油机以及储能的出力模型,然后在运行问题建立以规划周期内微电网总成本最小为目标的配置模型,利用离散傅里叶变换法对规划周期内的不平衡功率进行频谱分析,确定混合储能和柴油机出力,通过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确定各微源的配置并将结果传到配置问题中,最后利用遗传算法搜索微电网容量配置的最优解。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微电网系统中各微源进行优化配置,使微电网的运行成本最小,且实现最终优化结果快速收敛达到全局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1648502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71703.1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7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交通网络的氢电耦合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根据制储氢系统的氢气产量,确定待建立的加氢站的氢气供应总量;根据所述氢气供应总量,通过预设的氢负荷预测模型对待建立的加氢站的氢负荷进行预测,得到待建立的加氢站的预测氢负荷;根据所述预测氢负荷和预设的加氢限定条件,对交通网络的加氢站进行规划,得到与交通网络耦合的加氢站规划方案,用于指导建设与交通网络耦合的加氢站,从而将氢能融入到现有的交通中去,确保氢能的充分利用,减少氢能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3394879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508164.5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杭州易和互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杭州智微易联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单相智能户用感知装置的拓扑识别系统及方法。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用户侧的智能表箱不具有台区物理拓扑识别和校验功能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头端设备,安装在变压器次级处;中段设备,安装在内置断路器的分支箱处;末端设备,采用单相智能户用感知装置,安装在内置用户单相电表的电表箱处,单相智能户用感知装置通过单相输电线路获取拓扑识别信号;头端设备、中段设备和末端设备通过电力线路依次连接;其内均设置有检测和发送采用2DPSK调制的识别电流信号的拓扑识别模块。在单相智能户用感知装置中设置有拓扑识别模块,能够通过单相输电线路的特征电流获取拓扑识别信号,使得用户侧智能设备具有台区物理拓扑识别和校验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142473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81013.1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28 , H02J3/32 , H02J3/38 , H02J3/46 , G06Q10/04 , G06Q10/06 , G06Q50/06 , H02J7/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光容量未知情况下的微电网配置方法及系统,首先在配置问题中在容量约束内随机选取一组风光容量初始值,在功率分频点约束范围内随机选取一个分频点,建立风机、光伏机组、柴油机以及储能的出力模型,然后在运行问题建立以规划周期内微电网总成本最小为目标的配置模型,利用离散傅里叶变换法对规划周期内的不平衡功率进行频谱分析,确定混合储能和柴油机出力,通过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确定各微源的配置并将结果传到配置问题中,最后利用遗传算法搜索微电网容量配置的最优解。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微电网系统中各微源进行优化配置,使微电网的运行成本最小,且实现最终优化结果快速收敛达到全局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13300356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507979.1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杭州易和互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杭州智微易联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配电台区拓扑识别方法。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配电台区拓扑识别在配电线路上附加大的电流信号,会对供电线路产生较大干扰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S1:配电台区组网,并获取各设备的设备地址;S2:头端设备将所有设备时间同步;S3:头端设备逐个点名末端设备与中段设备;中段设备实时检测采用2DPSK调制的识别电流信号,记录检测到拓扑识别信号的时间戳;S4:头端设备根据时间戳对比,并根据各设备检测到的拓扑识别命令的设备地址,逐级形成配电台区拓扑。采用2DPSK调制的电流信号作为识别信号,即能准确识别低压配电网的物理拓扑结构,又减少了线路上的大电流对电网产生的干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