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0832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536489.8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IPC: G06Q50/06 , G06Q10/04 , G06N3/006 , G06Q30/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COA算法的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属于能源优化技术领域,包括:基于工业园区的经济成本、排放和能源数据构建综合能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评价指标体系以经济收益和环境收益为优化目标,以不同能源设备的能源供给量为优化变量建立多目标优化函数;基于拉丁超立方采样初始化浣熊个体数量得到初始种群;根据多目标优化函数确定初始种群中浣熊个体的适应度,模拟浣熊个体攻击鬣蜥和逃跑行为更新浣熊个体位置,得到最终优化种群;基于最终优化种群确定最终优化方案。本方案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改进COA算法对多目标优化函数进行优化求解,得到最终优化方案,提升了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113754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111314270.6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IPC: G01R19/155 ,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态式动模系统智能接线指引方法及相关组件,该方案应用于组态式动模系统,通过生成各个元件的网络连接拓扑结构,从而生成各个元件连接时的接线端子组之间的连接顺序,并通过按照接线端子组的连接顺序依次控制相邻两个未相互连接的指示模块进行接线指示,使用户按照指示模块的接线指示对各个元件进行连接,无需用户自己按照网络连接拓扑结构进行接线。可见,本申请中对用户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较低,用户仅需按照指示模块的指示将元件连接起来即可,无需按照复杂的网络连接拓扑结构进行接线,提高了接线的效率,并且保证了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70968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437879.6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优化算法的温升试验过程电能质量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电能质量控制模型;采集试验电源和变压器的运行数据;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对预处理后的运行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得到谐波畸变率,并根据预处理后的运行数据计算功率因素;利用优化算法,以最小化谐波畸变率和最大化功率因数为目标,进行优化求解,得到试验电源的运行参数最优解,基于运行参数最优解对试验电源进行控制;若变压器运行数据的变化小于预设波动值,则基于预设系数进行运行参数修正,否则重新利用优化算法进行运行参数修正。本发明既保证了电能质量的稳定性,又实现了快速响应与精确控制的双重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93808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437877.7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变压器低频温升预筛查方法及系统,包括:预热阶段和温升试验,还包括温升预测:建立热力学温升数学模型并根据实时记录的温升试验数据拟合得到关键系数,基于热力学温升数学模型和关系系数,代入目标温升条件计算得到预测温升结果。本发明利用低频变频电源进行预热和温升试验,并且建立热力学温升数学模型,基于实际的温升试验数据进行实时拟合,可以根据相对较短时间内的温升试验数据对未来时间的温升进行精准预测,进而不再需要一味地加速预热、温升过程,也可以省去耗费大量时间的后半段温升,缩短了总体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897096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437879.6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优化算法的温升试验过程电能质量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电能质量控制模型;采集试验电源和变压器的运行数据;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对预处理后的运行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得到谐波畸变率,并根据预处理后的运行数据计算功率因素;利用优化算法,以最小化谐波畸变率和最大化功率因数为目标,进行优化求解,得到试验电源的运行参数最优解,基于运行参数最优解对试验电源进行控制;若变压器运行数据的变化小于预设波动值,则基于预设系数进行运行参数修正,否则重新利用优化算法进行运行参数修正。本发明既保证了电能质量的稳定性,又实现了快速响应与精确控制的双重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91767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686308.X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G06Q10/0637 , G06Q30/0283 , G06Q50/06 , G06F17/10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容量配置多目标规划方法,通过建立综合能源系统能源转换设备数学模型,对综合能源系统中多能互补的机组之间的关系以及实际运行参数进行确定,根据各机组实际运行参数获取各机组的碳排放量获取各阶段碳排放总量,并且输入综合能源系统容量配置对应的两阶段多目标规划模型获取综合能源系统规划阶段碳排放总量和成本以综合能源系统规划阶段碳排放总量和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对该目标函数采用求解,得到综合能源系统最优容量配置方案,充分考虑了碳排放因素对于容量配置规划的经济性的影响,使综合能源系统容量配置更加合理、可行,既考虑了经济性,也考虑了碳排放从而平衡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3032972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110238489.6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nventor: 钟宏伟 , 陈金刚 , 段军 , 殷伟斌 , 梁樑 , 丁一岷 , 陈鼎 , 周旻 , 顾曦华 , 江洪 , 曾东 , 葛黄徐 , 钱伟杰 , 郭创新 , 丁一 , 叶承晋 , 方攸同 , 李志 , 余绍峰 , 高一波 , 胡景博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 G06F11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微环境监测的输变电线路动态载流量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B1.在电缆内芯与绝缘层之间通入介质,通过介质换热获取电缆内芯温度T电缆;B2.将介质导出,在电缆外将介质加热至所述T电缆后停止加热;B3.将加热后的介质静置时间t并计算温度平均变化率;B4.根据B3得到的温度平均变化率、介质散热面积、介质比热容、电缆内芯材料比热容构建输电线路散热效率Vi的数学模型;B5.根据输电线路散热效率Vi、当前电缆内芯温度T电缆、电缆内芯温度安全上限Tmax计算可扩容载流量ΔI。
-
公开(公告)号:CN113064365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110241343.7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 浙江大学 ,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钟宏伟 , 陈金刚 , 段军 , 殷伟斌 , 梁樑 , 丁一岷 , 陈鼎 , 周旻 , 顾曦华 , 江洪 , 曾东 , 葛黄徐 , 钱伟杰 , 郭创新 , 丁一 , 叶承晋 , 方攸同 , 李志 , 余绍峰 , 高一波 , 胡景博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输变电线路微环境动态监控系统,包括预测试系统、监控系统、控制中心以及调度中心,预测试系统构建电缆表面温度与导体温度的函数关系Tc=H(Tf,Te,Da);所述监控系统包括温度监控器和环境监控器,温度监控器监测电缆表面温度,环境监控器监控电缆附近的环境温度Te及湿度Da,温度监控器以及环境监控器均与控制中心连接;所述控制中心用于对监控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指导调度中心执行调度动作;通过预测试系统给电缆提供测试环境得到真实的测量数据建立温度特性函数关系,然后通过电缆表皮温度值得到导体温度值进而可以得到电力电缆增容的可增范围,保障了电力增容的安全可靠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108914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0241153.5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变电线路智能温度动态监控系统,包括红外温度监测器、热电偶温度监测器、环境监测器和控制中心,红外温度监测器安装在塔架上,红外图像测温单元拍摄塔架两侧电缆的外护套红外图像并转换为温度分布图;热电偶温度监测器包括若干个热电偶温度检测单元和通信装置,若干个热电偶温度检测单元沿目标电缆布置,检测目标电缆外护套温度,环境监测器沿电缆布设,环境监测器监测环境温湿度和风速。本发明的实质性效果是:通过红外温度监测器和热电偶温度监测器实现输变电线路电缆的温度监测,环境监测器对电缆运行环境进行监测,实现准确掌握电缆的工作状态,提高电缆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08943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240141.0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 浙江大学 ,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钟宏伟 , 陈金刚 , 殷伟斌 , 梁樑 , 丁一岷 , 陈鼎 , 周旻 , 顾曦华 , 江洪 , 曾东 , 葛黄徐 , 钱伟杰 , 郭创新 , 丁一 , 叶承晋 , 方攸同 , 李志 , 余绍峰 , 高一波 , 胡景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路模型的电力线路安全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热路模型;构建电缆表面温度与电缆导体温度的关联函数;构建电缆导体温度与电缆负载的关联函数;根据电缆导体温度与电缆负载的关联函数以及电缆所能承受的最大实时负载,计算获取电缆导体温度的最大值,并将其作为安全阈值;采集实时的电缆表面温度、电缆运行环境的温度以及湿度,根据电缆表面温度与电缆导体温度的关联函数计算获取实时的电缆导体温度;当实时的电缆导体温度大于安全阈值时,发出安全预警信息。电缆导体温度的值的大小与流经电缆导体的电流的大小呈正比关系,故通过判断电缆导体温度是否超过安全阈值来判断是否发送安全预警信息,提高了判断精准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