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4608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73237.X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
IPC: H02J3/46 , C25B1/04 , C25B1/27 , C25B9/65 , C25B15/08 , H02J3/28 , H02J3/38 , H02J3/00 , H02J3/06 , C07C1/12 , C07C9/04 , C07C29/152 , C07C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陆协同的多能耦合低碳新型能源系统及优化调度方法,属于低碳综合能源发电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设置于海洋及海岛上的低碳发电单元、绿色燃料合成单元、储能装置,设置于陆地上的绿色燃料综合利用单元、碳捕集装置,以及多能流耦合的海‑陆协同低碳智慧调控中心;该系统借助海洋及海岛丰富稳定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借助海水制备氢和氨,绿色燃料合成单元再用所得的氢与系统产生的二氧化碳重新制备绿色燃料,减少绿色燃料综合利用单元中煤和天然气的使用量,同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又作为原料重新制备绿色燃料,减少有害气体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通过海‑陆协同低碳智慧调控中心实现多时间尺度下的协同调度,系统能源综合利用率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776133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90830.4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 ,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IPC: G01N35/02 , G01N35/04 , G01N35/00 , G01N33/00 , G01N25/00 , G01N21/65 , G01N21/3504 , G01N30/02 , G01N27/62 , G01N11/00 , G01N9/00 , G16C6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污染物与CO2协同吸收材料高通量设计系统、装置及方法,涉及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领域,包括吸收剂全自动高通量制备模块、吸收剂全自动动力学/热力学实验模块、气/液相表征模块、计算机集成控制系统,主要装置包括高精度六维中控机械臂、取料转运装置、加热搅拌制液装置、基础参数表征装置、吸收性能测试装置、解吸性能测试装置、稳定性能测试装置、废液收集装置。本发明通过数据驱动机器人科学家高通量合成吸收剂方法,实现材料理性设计和快速开发,可减小人力成本,提高实验效率,大大缩短吸收材料研发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8646086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0673237.X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
IPC: H02J3/46 , C25B1/04 , C25B1/27 , C25B9/65 , C25B15/08 , H02J3/28 , H02J3/38 , H02J3/00 , H02J3/06 , C07C1/12 , C07C9/04 , C07C29/152 , C07C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陆协同的多能耦合低碳新型能源系统及优化调度方法,属于低碳综合能源发电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设置于海洋及海岛上的低碳发电单元、绿色燃料合成单元、储能装置,设置于陆地上的绿色燃料综合利用单元、碳捕集装置,以及多能流耦合的海‑陆协同低碳智慧调控中心;该系统借助海洋及海岛丰富稳定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借助海水制备氢和氨,绿色燃料合成单元再用所得的氢与系统产生的二氧化碳重新制备绿色燃料,减少绿色燃料综合利用单元中煤和天然气的使用量,同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又作为原料重新制备绿色燃料,减少有害气体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通过海‑陆协同低碳智慧调控中心实现多时间尺度下的协同调度,系统能源综合利用率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881205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78496.9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催化降解耦合制氢的煤焦化废水资源化处理工艺,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将煤焦化废水与经过初步生化处理后的其他废水混合,进行加碱絮凝处理、两级膜过滤处理、反渗透浓水电解处理以及碱液回用处理,与传统芬顿氧化、电化学氧化、树脂或活性炭吸附等方法相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分离成本低,有效实现了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和电解制氢气,实现了煤焦化废水的资源化利用与全量化处理,高盐有机废水处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75621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892456.7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IPC: C25B11/091 , C25B1/04 , C25D9/04 , C25D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渡金属掺杂镍羟基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海水电解制氢领域,方法包括:(1)构建三电极体系,以导电基底作为工作电极,混合金属盐溶液作为电解液,利用恒电压法进行电沉积,取出负载有预催化剂的导电基底;其中混合金属盐溶液包括第一金属盐镍盐、第二金属盐铁盐和第三金属盐,第三金属盐为钴盐、铬盐、锰盐、钼盐中的至少一种;(2)构建三电极体系,以负载有预催化剂的导电基底为工作电极,碱溶液作为电解液,利用恒电流法使预催化剂原位转化形成过渡金属掺杂镍羟基氧化物催化剂;该催化剂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和稳定性高,可以在高电流密度下长时间稳定运行,在海水电解制氢系统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412898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673243.5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光‑超长时储能耦合煤电的低碳发电系统配置优化方法,属于低碳综合能源发电技术领域,该方法按照最大化热储能装置和绿色燃料储能装置的出力、最小化煤的出力的原则进行设计,根据用电需求计算电力富余,若电力富余,按照上述运行策略运行,否则,则调整热储能装置、绿色燃料储能装置和煤的出力,形成碳排放最优的运行方式;基于该运行策略,输入当地全年的自然资源、电力负荷和各装置的技术经济性参数、各装置的装机容量的配置区间等参数,以平准化度电成本和负荷满足率作为各配置方案的目标函数或约束,并引入衡量环境影响的度电碳排放,从不同碳减排目标出发进行配置优化,获得不同碳减排阶段的最优容量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8412898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0673243.5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光‑超长时储能耦合煤电的低碳发电系统配置优化方法,属于低碳综合能源发电技术领域,该方法按照最大化热储能装置和绿色燃料储能装置的出力、最小化煤的出力的原则进行设计,根据用电需求计算电力富余,若电力富余,按照上述运行策略运行,否则,则调整热储能装置、绿色燃料储能装置和煤的出力,形成碳排放最优的运行方式;基于该运行策略,输入当地全年的自然资源、电力负荷和各装置的技术经济性参数、各装置的装机容量的配置区间等参数,以平准化度电成本和负荷满足率作为各配置方案的目标函数或约束,并引入衡量环境影响的度电碳排放,从不同碳减排目标出发进行配置优化,获得不同碳减排阶段的最优容量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914050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262114.3
申请日:2024-0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旧晶硅光伏组件提纯辅助装置,该装置包括箱体,该箱体包括侧壁和底壁围成的腔体,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平行设置有多条侧面挡条,所述底壁上平行设置有多条底面挡条,所述侧面挡条、底面挡条和壁面围成的空间内放置废旧晶硅光伏组件中的电池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高废旧晶硅光伏组件中电池片的提纯效率,在提纯的过程中有效保证了电池片的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54037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310845541.3
申请日:2023-07-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甲醇重整耦合高效膜分离的紧凑型船舶碳捕集系统方法及应用,采用甲醇水溶液作为原料,并通过重整、重整产物分离、氢气燃烧等工序,为船舶提供推进动力;通过甲醇水蒸汽重整制备氢燃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高压储氢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对分离出的二氧化碳进行压缩液化储存,实现了高效碳捕集;利用排放的烟气余热,为甲醇水蒸气重整和燃料预热提供热量,实现能量的综合利用。本发明实现了船舶在不需要储存和运输氢气的情况下利用氢能,解决了限制氢燃料动力系统发展的加注问题;具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对化石燃料依赖以及提高船舶能源利用效率等优点,有助于推动船舶行业向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
公开(公告)号:CN11821797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468721.9
申请日:2024-04-18
IPC: B01J23/652 , B01J37/02 , B01J35/57 , B01D53/86 , B01D53/6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催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气污染物尤其是CO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蜂窝式抗重金属中毒的CO氧化铂/钯基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催化剂包括基体、载体和负载于载体上的活性组分,所述基体是堇青石蜂窝陶瓷体,所述催化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活性组分0.1‑0.5%,选自单组分纳米颗粒Pt或Pd,或Pt‑Pd双组分;助催化剂:MoO35‑10%、Nb2O51‑5%,余量为载体。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抗重金属中毒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