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4019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211559847.4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蔗糖磷酸化酶突变体、编码基因及应用。所述突变体由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野生型蔗糖磷酸化酶第137位精氨酸经单点突变而得。本发明通过在来源于罗氏乳杆菌的野生型蔗糖磷酸化酶的第137位氨基酸残基位点引入点突变,显著提高了其在以蔗糖和甘油为原料生产2‑α‑葡萄糖基甘油的催化活性和糖基化位点的区域选择性,降低了副产物1‑α‑葡萄糖基甘油的合成。该酶突变体LreSP‑R137M在生产2‑α‑葡萄糖基甘油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55283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24561.9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奥锐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醇脱氢酶酶突变体及其应用。所述突变体是针对具有编码SEQ ID NO:4氨基酸序列醇脱氢酶,在选自第62、108、130、132、134、182、206、287、303、313、314之中的一个或多个位点进行突变所获得,所述突变为将所述位点的氨基酸突变为A、G、V、L、I、P、F、Y、W、S、T、C、M、N、Q、D、E、K、R、H中的一种。本发明的醇脱氢酶突变体及应用底物投料量提高;实现底物的高转化率(>99%);具有良好的产物ee值(>98%),并确定了来自枯草芽孢杆菌老黄酶(属于烯酮还原酶)YqjM具有最佳的催化活性,表现出良好的工业应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672523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0504282.3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12P7/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农药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酶法合成高粱素的方法。一种酶法合成高粱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强心酚三烯在甲基转移酶与甜菜碱的作用下,生成甲基强心酚三烯;b、甲基强心酚三烯在细胞色素P450酶作用下,生成二氢高粱素;c、二氢高粱素自身氧化为高粱素。本发明针对高粱素植物提取方法局限,开发了其酶法制备工艺。相对于传统路线,改工艺具有路线短、反应条件温和、环保等优点,这不仅显著的降低了高粱素生产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其工业生产中安全及绿色指数。
-
公开(公告)号:CN117925756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76699.3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纯度柑橘黄酮糖苷的制备方法,采用环糊精糖基转移酶催化柑橘黄酮与糊精之间的糖基转移过程,之后采用糖化酶选择性降解多糖基柑橘黄酮至单糖基柑橘黄酮,随后采用β‑糖苷酶选择性降解反应液中未转化的柑橘黄酮原料,最后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溶液中的单糖基柑橘黄酮。通过该方法制备得到的柑橘黄酮糖苷如葡萄糖基橙皮苷和葡萄糖基柚皮苷,具有较高的纯度,纯度可以达到9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445712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210176560.7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酶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酶催化甲基腰果酚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合成出甲基转移酶的原始基因,对其进行优化、重组,将重组的表达载体转移到菌株中进行表达,对表达菌株进行培养,然后破碎,得到含重组甲基转移酶菌体破碎液。向反应器中加入腰果酚、甜菜碱、重组甲基转移酶菌体破碎液、磷酸盐缓冲液,调节pH值、温度,反应后得到甲基腰果酚;本发明提供的酶催化甲基腰果酚的制备方法,制备出了一定转化率的甲基腰果酚,不使用易燃易爆物质硫酸二甲酯和碘甲烷,环境友好,对于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058406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210580959.1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硝基苄基酯酶突变体、编码基因,及其在酶催化dl‑薄荷酯手性拆分制备l‑薄荷醇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①本发明酯酶突变体无需添加助溶剂,酶催化活性维持较高水平;②在无助溶剂体系下,突变体酶催化的立体选择性较野生型和F314E突变型显著提高,将该突变体酶通过大肠杆菌过量表达后用于催化反应,并以10~200g/L的dl‑乙酸薄荷酯为底物,进行水解拆分制备l‑薄荷醇,结果表明l‑乙酸薄荷酯底物转化率>93%,产物l‑薄荷醇的eep值>98%,表现出良好的工业应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57476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144165.5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工业大学 , 浙江渚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P1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药物合成领域,公开了一种一锅酶法制备L‑5‑MTHF的方法。本发明提供方法通过往叶酸中加入二氢叶酸还原酶、四氢叶酸甲基转移酶,使叶酸在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的催化下,发生不对称加氢反应,得到中间体化合物L‑四氢叶酸,后经四氢叶酸甲基转移酶(DmdA)催化得到具有光学纯的L‑5‑MTHF。本发明一锅酶法可以避免中间产物分离的步骤,同时,产生的中间体现时转化为产物L‑5‑MTHF,即产即用,避免了产物抑制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制备L‑5‑MTHF具有高产率,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444702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110656803.2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奥锐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烯酮还原酶突变体及其在不对称加氢制备布瓦西坦中间体的应用。所述突变体是通过对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的野生型烯酮还原酶进行突变改造后得到的突变体。该烯酮还原酶突变体在不对称还原4‑丙基‑2(5H)‑呋喃酮(化合物II)制备目标产物布瓦西坦中间体(R)‑4‑正丙基二氢呋喃‑2(5H)‑酮(化合物I)中表现出显著性的优点。将该突变体酶通过大肠杆菌过量表达后用于催化反应,并以化合物II为底物,在NAD(P)+/NAD(P)H辅酶循环系统辅助下,进行不对称C=C加氢还原反应,制备布瓦西坦中间体(化合物I),其底物转化率>99%,布瓦西坦中间体产物的ee值>99%,表现出良好的工业应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151111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0554119.3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肉葡萄球菌及其在固态发酵制作酱曲中的应用。所述肉葡萄球菌菌株分离自传统固态发酵过程的酱曲样品,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620,保藏日期为2021年1月13日。该肉葡萄球菌与米曲霉混合固态发酵制备酱曲时,对米曲霉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小,而扫描电镜观察到其能直接吸附在米曲霉菌丝上,说明其能与米曲霉发生直接相互作用的细菌菌株。混合制曲48小时时,酱曲的蛋白酶活较米曲霉单独制曲时提高了40%,表现出良好的工业应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703158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230270.6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转糖基活性和提升L‑抗坏血酸葡萄糖苷产物L‑抗坏血酸‑2‑α‑葡萄糖苷(2‑O‑α‑D‑glucopyranosyl‑L‑ascorbic acid,AA‑2G)纯度的蔗糖磷酸化酶突变体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对SEQ ID.1所示氨基酸序列第134位脯氨酸、第341位亮氨酸和第343位亮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单点突变或多点组合突变,使得蔗糖磷酸化酶突变体比酶活提升1~2倍,合成AA‑2G浓度可达205 g/L,合成L‑抗坏血酸糖苷产物中AA‑2G占比达92~99%,这些突变体具有更好的工业应用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