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89410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110982894.9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组件表面减反膜层的检测方法,包括步骤:S1、采集光伏组件图像信息;S2、对每张图片中的每块光伏组件的图像进行色彩空间模式的转换,计算平均亮度值#imgabs0#;S3、按照光伏组件的平均亮度值#imgabs1#分布对光伏组件进行排列,标记组件;S4、选取并测试标记组件的反射率Ri,将反射率值Ri与#imgabs2#值进行数值拟合,计算得到Ri与#imgabs3#的关系式;S5、根据每块组件的#imgabs4#计算得到对应的Ri;S6、最后计算得到减反膜失效比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方法避免了人工对每一块组件进行测试,具有非接触测量、算法简单、检测难度小、检测效率高等突出优点,非常适合在光伏电站上应用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6384792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1725974.7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F18/243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系统功率性能的评价方法和装置,包括采集并记录光伏系统的历史运行数据和实时运行数据及对应的环境因素测量数据,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标准化,之后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光伏系统各发电单元某时刻的发电功率比值随时间的衰减率并换算成年衰减率,利用回归模型统计系统年衰减率、定位异常单元、分析异常发生的时间和原因,实现对光伏系统功率性能衰减评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功率评估系统的发电性能,与天气状况无关,在任何天气状况下,均可得到较为准确的评估结果;并且无需将系统的环境条件换算至标准测试条件STC,直接利用系统发电功率,不会因换算产生误差,可得到较为准确的评估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69004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527964.7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中煤舟山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V20/17 , G06V10/26 , G06V10/22 , G06V10/44 , G06V10/8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762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 , G06T7/73 , G06T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缺陷检测和直观定位方法,涉及故障巡检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图像数据;通过光伏组件缺陷检测算法获取缺陷组件像素坐标;构建图像坐标与大地坐标转换模型,获取缺陷组件大地坐标;利用层级聚类分析算法划分相邻坐标数据簇;拼接图像数据,获得全站二维正射影像图;通过光伏组串语义分割算法标注组串并输出组串位置信息;对缺陷组件进行定位,输出缺陷组件所在组串编号;对不同类型的光伏电站的光伏组件,采用不同的模型,实现多种组件缺陷的精确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20567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77818.8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新能源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
IPC: G06T7/00 , G06T7/10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细粒度分类的光伏组件红外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解决现有技术对无人机红外图像识别容易受背景和拍摄高度干扰,识别准确率低,易混淆相似缺陷,无法区分接线盒发热与点状热斑的问题。方法包括光伏组件红外图像数据集采集并标注,建立光伏组件对检测模型,从光伏组件对图像中提取单组件单元图像,建立光伏组件缺陷细粒度分类模型,待检测图像输入检测模型,提取单组件单元图像输入分类模型得到分类结果。本发明采用先组件分割再细粒度分类红外缺陷的方法,避免环境及拍摄高度干扰,基于细粒度分类模型的方法有利于区分易混淆缺陷,提出保留组件之间相对位置信息的单组件图像提取,有利于区分接线盒发热与点状热斑。
-
公开(公告)号:CN11689690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418519.0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TCO/碳双层电极以及基于该电极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所述电极包括碳电极层和复合于碳电极层下层的TCO层;所述TCO层和碳电极层的厚度比例为1:5~1000。本发明通过在碳电极下层复合TCO层,TCO材料是一系列透明导电氧化物,其功函数可通过改变元素组分进行调节,可完全匹配钙钛矿电池结构的能级排布,高效收集载流子;同时,TCO层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可用于隔绝碳电极与空穴传输层,并可避免碳电极沉积时破坏下层的空穴传输层和钙钛矿层。
-
公开(公告)号:CN11770970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379635.2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N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博弈论和后悔理论的光伏电站综合评价方法,解决了无法对单个独立光伏电站性能进行量化评价,评价时忽略了季节变化对电站性能的影响的问题,实现了光伏电站性能的综合评价,通过博弈论将G1法主观赋权和反熵权法客观赋权进行组合优化赋权,并采用后悔理论方法计算光伏电站性能综合得分,帮助决策者规避因季节因素引起的收购风险,能够捕捉到不同季节时间点下光伏电站的性能变化,并将其纳入总体性能评价中,从而提高了光伏电站性能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能帮助决策者规避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96582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09453.9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G06F30/18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层规划的微电网拓扑设计方法,解决现有微电网拓扑连接方案存在增加电压转换器带来成本高空间多,采用有权无向图规划无法区分单向节点,采用有权有向图规划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方法包括微电网系统各个节点按照单双向形式进行分类;对于单向节点,根据峰值功率选取可挂接的双向节点,从获取的双向节点中以效率优先选取节点进行连接;对于双向节点以生成微电网最小无向图为目标,按照峰值功率大小顺序依次选定双向节点选择连接节点进行连接;根据当前微电网拓扑结构选择适配能源转换器。本发明方法有效、快速开展微电网拓扑规划,并在成本较低的基础上考虑较高效率的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8816641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1810704695.X
申请日:2018-06-30
Applicant: 浙江浙能科技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钙钛矿吸光层的涂布工艺及装置,该装置具备:涂布头、底座和至少一个传动装置;底座固定有太阳能电池的导电基底;传动装置控制底座或/和涂布头在涂布方向上移动;涂布头为弧形或圆形,且其上形成有缝隙,涂布头中钙钛矿前驱体溶液由于气体压力的作用,从缝隙流出至导电基底的基板上,借助弯月面力的作用,形成液柱,并在传动装置的动作下在导电基底上形成未经热处理的钙钛矿吸光层;传动装置的运行速度小于100m/min;钙钛矿前驱体溶液粘度小于50pa*s,气体压力小于0.6Mpa。由此,可以实现大面积涂布、成膜均一性提高、参数稳定可控、且可以直接图案化涂膜。
-
公开(公告)号:CN114725233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355155.1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L31/052 , H01L31/0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均流的太阳能光伏光热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均流的太阳能光伏光热组件包括光伏模块、光热模块和粘胶;光伏模块为多层结构;光热模块为单面吹胀式换热板;光热模块的平面侧通过粘胶与光伏模块的背板的背面侧粘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使得工质在整个组件面板得到合理的分布,使得流动均匀,工质吸热均匀,组件整体温度均匀,有利于提高光伏组件整体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504369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1910610580.9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丝网印刷碳浆料及高导流碳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碳浆料的制备:将导电碳材料按比例混合,其中导电碳材料包括石墨片、炭黑和碳纤维;再加入乙基纤维素和氧化锆作为粘结剂,放入烘箱烘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松节油透醇作为溶剂,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碳浆料;2)碳电极的制备:通过丝网印刷步骤1)中的碳浆料,经过高温烧结后,形成高导流碳电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将碳纤维加入至碳浆料中,改善了碳电极的导电性和导流性,引导更多的钙钛矿前躯体溶液均匀填充至介孔支架层间,并在碳电极层和氧化锆介孔层间形成一层独立的钙钛矿薄膜层,进而形成一种电池结构,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