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55958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045732.0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浙江浙能航天氢能技术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兰溪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IPC: B01J23/80 , B01J35/33 , C25B3/07 , C25B3/26 , C25B11/065 , C25B11/054 , C25B11/09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电还原催化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锌钴双原子二氧化碳电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步骤为:将大环钴分子、锌盐、含氮原料和导电碳材料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混合物浆料,搅拌后加热挥发溶剂,得到黑色固体;将所得的黑色固体研磨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煅烧,得到所述锌钴双原子二氧化碳电还原催化剂。本发明制得的锌钴双原子催化剂在水溶液体系中可以实现CO2到甲醇的高效电化学转化,成本低廉、环境友好,对二氧化碳电还原技术的规模化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45595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45732.0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浙江浙能航天氢能技术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兰溪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IPC: B01J23/80 , B01J35/33 , C25B3/07 , C25B3/26 , C25B11/065 , C25B11/054 , C25B11/09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电还原催化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锌钴双原子二氧化碳电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步骤为:将大环钴分子、锌盐、含氮原料和导电碳材料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混合物浆料,搅拌后加热挥发溶剂,得到黑色固体;将所得的黑色固体研磨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煅烧,得到所述锌钴双原子二氧化碳电还原催化剂。本发明制得的锌钴双原子催化剂在水溶液体系中可以实现CO2到甲醇的高效电化学转化,成本低廉、环境友好,对二氧化碳电还原技术的规模化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42553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23331.8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航天氢能技术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兰溪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IPC: B01J8/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催化剂便捷更换的甲醇合成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外壳,反应器外壳内部连接有上端密封板和下端密封板,上端密封板和下端密封板将反应器外壳内部从上往下依次分隔为气体缓冲段、合成反应段以及底部区域,反应器外壳于气体缓冲区内安装有催化剂进料管,反应器外壳于合成反应段内安装有催化剂填料管,反应器外壳于底部区域内安装有催化剂排料管。通过催化剂进料管以及催化剂排料管的设置,从而在甲醇合成反应器内形成了催化剂回路,进而便于催化剂的更换,减少了反应器外壳顶部法兰以及底部法兰拆卸的工作量,提高了催化剂更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6570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70724.5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电催化领域,提供硫化铟锌包覆的铈基双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方法为:将Ce(IV)‑MOF分散于DMF和甲醇中,加含羟基的有机配体,室温超声得改性MOF,分散在水和甘油中,加锌盐和铟盐搅拌,再加硫代乙酰胺搅拌,加热得到产物硫化铟锌包覆的铈基双层复合材料。本发明利用超声辅助的MOF配体交换技术,很好地保持了MOF正八面体框架结构;ZnIn2S4原位生长复合ZnIn2S4材料,优化复合合成温度和溶液体系,获得了ZnIn2S4双层包覆结构,提高了ZnIn2S4的产率和分散性。制得的ZnIn2S4/MOF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电催化制氢的反应效率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7629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68822.3
申请日:2025-03-27
Applicant: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IPC: C12P13/02 , A61K31/661 , A61P39/06 , A61P25/00 , C12P7/6481 , C12N9/02 , C12N15/70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缩醛磷脂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酰胺类缩醛磷脂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如下步骤:(1)将化合物1和化合物2在HEPES缓冲液中反应,得到化合物3;(2)将化合物3利用磷脂酶D在乙酸乙酯相和水相中、Ca2+离子的辅助下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4;(3)来源于粘细菌的CarF蛋白的表达和纯化;(4)将化合物4和CarF蛋白在Tris‑HCl缓冲液中、NADH和过氧化氢酶的辅助下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5。本发明通过采用纯化后的重组粘细菌CarF蛋白以及化学合成CarF蛋白反应的底物,最终合成了一种酰胺类缩醛磷脂,能够显示出与天然缩醛磷脂的相近效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