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55958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045732.0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浙江浙能航天氢能技术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兰溪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IPC: B01J23/80 , B01J35/33 , C25B3/07 , C25B3/26 , C25B11/065 , C25B11/054 , C25B11/09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电还原催化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锌钴双原子二氧化碳电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步骤为:将大环钴分子、锌盐、含氮原料和导电碳材料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混合物浆料,搅拌后加热挥发溶剂,得到黑色固体;将所得的黑色固体研磨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煅烧,得到所述锌钴双原子二氧化碳电还原催化剂。本发明制得的锌钴双原子催化剂在水溶液体系中可以实现CO2到甲醇的高效电化学转化,成本低廉、环境友好,对二氧化碳电还原技术的规模化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45595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45732.0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浙江浙能航天氢能技术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兰溪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IPC: B01J23/80 , B01J35/33 , C25B3/07 , C25B3/26 , C25B11/065 , C25B11/054 , C25B11/09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电还原催化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锌钴双原子二氧化碳电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步骤为:将大环钴分子、锌盐、含氮原料和导电碳材料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混合物浆料,搅拌后加热挥发溶剂,得到黑色固体;将所得的黑色固体研磨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煅烧,得到所述锌钴双原子二氧化碳电还原催化剂。本发明制得的锌钴双原子催化剂在水溶液体系中可以实现CO2到甲醇的高效电化学转化,成本低廉、环境友好,对二氧化碳电还原技术的规模化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57452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23334.1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浙江浙能兰溪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航天氢能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醇合成气在线分析及反馈调节气体比例系统及方法,与传统甲醇工艺合成的气相色谱分析合成气组分相比,工艺方案使用拉曼光谱分析技术代替气相色谱,能够实现在线检测快速分析绿色甲醇合成气中的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气体含量,检测时间从十几分钟缩短至十几秒,工艺方法利用压缩机、调节阀等多种方式调节气体浓度,并通过合成气缓冲罐顺序取气的设置,在进入合成塔反应前一步设置了调节装置,缩短了合成气组分浓度的调节反馈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26570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70724.5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电催化领域,提供硫化铟锌包覆的铈基双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方法为:将Ce(IV)‑MOF分散于DMF和甲醇中,加含羟基的有机配体,室温超声得改性MOF,分散在水和甘油中,加锌盐和铟盐搅拌,再加硫代乙酰胺搅拌,加热得到产物硫化铟锌包覆的铈基双层复合材料。本发明利用超声辅助的MOF配体交换技术,很好地保持了MOF正八面体框架结构;ZnIn2S4原位生长复合ZnIn2S4材料,优化复合合成温度和溶液体系,获得了ZnIn2S4双层包覆结构,提高了ZnIn2S4的产率和分散性。制得的ZnIn2S4/MOF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电催化制氢的反应效率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7629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68822.3
申请日:2025-03-27
Applicant: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IPC: C12P13/02 , A61K31/661 , A61P39/06 , A61P25/00 , C12P7/6481 , C12N9/02 , C12N15/70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缩醛磷脂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酰胺类缩醛磷脂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如下步骤:(1)将化合物1和化合物2在HEPES缓冲液中反应,得到化合物3;(2)将化合物3利用磷脂酶D在乙酸乙酯相和水相中、Ca2+离子的辅助下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4;(3)来源于粘细菌的CarF蛋白的表达和纯化;(4)将化合物4和CarF蛋白在Tris‑HCl缓冲液中、NADH和过氧化氢酶的辅助下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5。本发明通过采用纯化后的重组粘细菌CarF蛋白以及化学合成CarF蛋白反应的底物,最终合成了一种酰胺类缩醛磷脂,能够显示出与天然缩醛磷脂的相近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064851B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610475654.9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IPC: C02F3/30 , C02F3/12 , C02F103/08 , C02F10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一种MLE‑MBR法高效处理海水养殖废水装置及方法,原水首先进入装置的缺氧区,在缺氧状态下反硝化菌将水中NO3‑‑N还原成N2、NO等气体,达到去除TN的目的;然后流入好氧区,在好氧状态下硝化菌水中的氨氮氧化成NO2‑‑N和NO3‑‑N,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最后在出水经过孔径为0.01μm的膜组件,将污泥截留在反应器内,处理后的清水排出,其中,好氧区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缺氧区,以补充反硝化作用所需有机碳源,解决现有的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方法造价较高、易造成二次污染、占地面积大、剩余污泥多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459205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673200.7
申请日:2017-08-09
Applicant: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IPC: C02F9/14 , C02F101/16
Abstract: 一种河道排污口废水处理装置和处理方法,该装置包括调节罐、厌氧罐、缺氧罐、好氧罐和澄清过滤罐;调节罐体上设置有进水口,且进水口位于河道排污口下方并用于承接污水,澄清过滤罐上设置有出水口;厌氧罐、缺氧罐、好氧罐中择其一种或者两种以上设置于调节罐和澄清过滤罐之间,通过管道与调节罐和澄清过滤罐串联连接;调节罐内设置有潜水泵和自动开关潜水泵的感应装置,好氧罐内设置有曝气装置及轻质悬浮填料、用于有机物矿化;澄清过滤罐用于将废水进行澄清过滤;调节罐、厌氧罐、缺氧罐、好氧罐和澄清过滤罐上均外置排泥管,缺氧罐、好氧罐装备有微型潜水泵。具有采用多罐体组合工艺、不会产生恶臭气体,有利于运输、拆装和污泥排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717982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10938160.3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IPC: C02F3/0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过解除微生物高盐毒性强化生化处理高盐有机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主要通过加压和投加相容性溶质进行耦合得以实现。通过解除含盐废水中微生物的盐毒性,维持原系统中非耐盐菌群的活性,从而有效提高菌群在高盐废水中降解污染物的性能。首次通过同时加入相容性溶质和反应器内加压来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相容性溶质譬如甘氨酸甜菜碱、甘油、糖醇和氨基酸等物质,吐温80也能作为渗透保护剂,这类物质能有助于细菌的渗透平衡,除了对耐盐菌,对非耐盐菌也同样有效;此外,对反应器进行加压、加压压力控制在0.1-0.5MPa,因为适度的加压有助于提高微生物的生物活性,从而有助于细菌适应较恶劣的环境,可使细菌的耐盐性能有所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07459205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710673200.7
申请日:2017-08-09
Applicant: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IPC: C02F9/14 , C02F101/16
Abstract: 一种河道排污口废水处理装置和处理方法,该装置包括调节罐、厌氧罐、缺氧罐、好氧罐和澄清过滤罐;调节罐体上设置有进水口,且进水口位于河道排污口下方并用于承接污水,澄清过滤罐上设置有出水口;厌氧罐、缺氧罐、好氧罐中择其一种或者两种以上设置于调节罐和澄清过滤罐之间,通过管道与调节罐和澄清过滤罐串联连接;调节罐内设置有潜水泵和自动开关潜水泵的感应装置,好氧罐内设置有曝气装置及轻质悬浮填料、用于有机物矿化;澄清过滤罐用于将废水进行澄清过滤;调节罐、厌氧罐、缺氧罐、好氧罐和澄清过滤罐上均外置排泥管,缺氧罐、好氧罐装备有微型潜水泵。具有采用多罐体组合工艺、不会产生恶臭气体,有利于运输、拆装和污泥排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064851A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610475654.9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IPC: C02F3/30 , C02F3/12 , C02F103/08 , C02F10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 C02F3/302 , C02F1/52 , C02F1/66 , C02F3/1273 , C02F3/34 , C02F2101/16 , C02F2103/08 , C02F2301/046 , C02F2303/06 , C02F2303/14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一种MLE‑MBR法高效处理海水养殖废水装置及方法,原水首先进入装置的缺氧区,在缺氧状态下反硝化菌将水中NO3‑‑N还原成N2、NO等气体,达到去除TN的目的;然后流入好氧区,在好氧状态下硝化菌水中的氨氮氧化成NO2‑‑N和NO3‑‑N,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最后在出水经过孔径为0.01μm的膜组件,将污泥截留在反应器内,处理后的清水排出,其中,好氧区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缺氧区,以补充反硝化作用所需有机碳源,解决现有的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方法造价较高、易造成二次污染、占地面积大、剩余污泥多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