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55958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045732.0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浙江浙能航天氢能技术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兰溪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IPC: B01J23/80 , B01J35/33 , C25B3/07 , C25B3/26 , C25B11/065 , C25B11/054 , C25B11/09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电还原催化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锌钴双原子二氧化碳电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步骤为:将大环钴分子、锌盐、含氮原料和导电碳材料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混合物浆料,搅拌后加热挥发溶剂,得到黑色固体;将所得的黑色固体研磨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煅烧,得到所述锌钴双原子二氧化碳电还原催化剂。本发明制得的锌钴双原子催化剂在水溶液体系中可以实现CO2到甲醇的高效电化学转化,成本低廉、环境友好,对二氧化碳电还原技术的规模化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45595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45732.0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浙江浙能航天氢能技术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兰溪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IPC: B01J23/80 , B01J35/33 , C25B3/07 , C25B3/26 , C25B11/065 , C25B11/054 , C25B11/09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电还原催化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锌钴双原子二氧化碳电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步骤为:将大环钴分子、锌盐、含氮原料和导电碳材料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混合物浆料,搅拌后加热挥发溶剂,得到黑色固体;将所得的黑色固体研磨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煅烧,得到所述锌钴双原子二氧化碳电还原催化剂。本发明制得的锌钴双原子催化剂在水溶液体系中可以实现CO2到甲醇的高效电化学转化,成本低廉、环境友好,对二氧化碳电还原技术的规模化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76133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90830.4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 ,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IPC: G01N35/02 , G01N35/04 , G01N35/00 , G01N33/00 , G01N25/00 , G01N21/65 , G01N21/3504 , G01N30/02 , G01N27/62 , G01N11/00 , G01N9/00 , G16C6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污染物与CO2协同吸收材料高通量设计系统、装置及方法,涉及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领域,包括吸收剂全自动高通量制备模块、吸收剂全自动动力学/热力学实验模块、气/液相表征模块、计算机集成控制系统,主要装置包括高精度六维中控机械臂、取料转运装置、加热搅拌制液装置、基础参数表征装置、吸收性能测试装置、解吸性能测试装置、稳定性能测试装置、废液收集装置。本发明通过数据驱动机器人科学家高通量合成吸收剂方法,实现材料理性设计和快速开发,可减小人力成本,提高实验效率,大大缩短吸收材料研发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950596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74426.8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绿色燃料制备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生物质气化、燃烧耦合制备绿色燃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空气分离出N2,剩余气体一部分作为气化剂,另一部分作为燃烧气;(2)将生物质在气化剂条件下通过蒸汽进行化学链气化,得到H2和CO2;(3)将生物质在载氧体和燃烧气条件下进行化学链燃烧,得到CO2;(4)利用生物质化学链燃烧得到的电能电解部分所得CO2,得到CO;(5)将N2和H2合成制备绿色NH3产品;将H2、CO2和CO合成制备绿色甲醇产品。本发明运用生物质燃料化学链发电与生物质化学链气化耦合技术,生物质中的碳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制备得到绿色NH3和甲醇产品,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81205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78496.9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催化降解耦合制氢的煤焦化废水资源化处理工艺,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将煤焦化废水与经过初步生化处理后的其他废水混合,进行加碱絮凝处理、两级膜过滤处理、反渗透浓水电解处理以及碱液回用处理,与传统芬顿氧化、电化学氧化、树脂或活性炭吸附等方法相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分离成本低,有效实现了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和电解制氢气,实现了煤焦化废水的资源化利用与全量化处理,高盐有机废水处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75621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892456.7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IPC: C25B11/091 , C25B1/04 , C25D9/04 , C25D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渡金属掺杂镍羟基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海水电解制氢领域,方法包括:(1)构建三电极体系,以导电基底作为工作电极,混合金属盐溶液作为电解液,利用恒电压法进行电沉积,取出负载有预催化剂的导电基底;其中混合金属盐溶液包括第一金属盐镍盐、第二金属盐铁盐和第三金属盐,第三金属盐为钴盐、铬盐、锰盐、钼盐中的至少一种;(2)构建三电极体系,以负载有预催化剂的导电基底为工作电极,碱溶液作为电解液,利用恒电流法使预催化剂原位转化形成过渡金属掺杂镍羟基氧化物催化剂;该催化剂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和稳定性高,可以在高电流密度下长时间稳定运行,在海水电解制氢系统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26570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70724.5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电催化领域,提供硫化铟锌包覆的铈基双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方法为:将Ce(IV)‑MOF分散于DMF和甲醇中,加含羟基的有机配体,室温超声得改性MOF,分散在水和甘油中,加锌盐和铟盐搅拌,再加硫代乙酰胺搅拌,加热得到产物硫化铟锌包覆的铈基双层复合材料。本发明利用超声辅助的MOF配体交换技术,很好地保持了MOF正八面体框架结构;ZnIn2S4原位生长复合ZnIn2S4材料,优化复合合成温度和溶液体系,获得了ZnIn2S4双层包覆结构,提高了ZnIn2S4的产率和分散性。制得的ZnIn2S4/MOF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电催化制氢的反应效率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8013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447471.0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IPC: C07C5/48 , C07C11/04 , B01J23/755 , B01J23/847 , B01J35/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乙烯制备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下以二氧化碳为氧化剂,通过光催化将乙烷转化为乙烯的工艺中乙烷的转化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二氧化碳联合氧气光热催化乙烷脱氢制乙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二氧化碳、氧气和乙烷混合得到反应气,反应气在催化剂及光照下进行乙烷氧化脱氢反应得到乙烯;所述催化剂为Ni基水滑石衍生的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该方法的选择性好,乙烯的产量高,采用光照作为反应条件,消耗的化石燃料少。
-
公开(公告)号:CN11987629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68822.3
申请日:2025-03-27
Applicant: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IPC: C12P13/02 , A61K31/661 , A61P39/06 , A61P25/00 , C12P7/6481 , C12N9/02 , C12N15/70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缩醛磷脂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酰胺类缩醛磷脂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如下步骤:(1)将化合物1和化合物2在HEPES缓冲液中反应,得到化合物3;(2)将化合物3利用磷脂酶D在乙酸乙酯相和水相中、Ca2+离子的辅助下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4;(3)来源于粘细菌的CarF蛋白的表达和纯化;(4)将化合物4和CarF蛋白在Tris‑HCl缓冲液中、NADH和过氧化氢酶的辅助下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5。本发明通过采用纯化后的重组粘细菌CarF蛋白以及化学合成CarF蛋白反应的底物,最终合成了一种酰胺类缩醛磷脂,能够显示出与天然缩醛磷脂的相近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04095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547511.5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IPC: C25B11/091 , C25B3/07 , C25B3/26 , C25B11/0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CO2电化学还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滑石衍生的铟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首先将In基水滑石进行高温焙烧得到氧化铟的复合金属氧化物,然后进行原位电化学还原处理,最终获得富含缺陷结构、活性组分高度分散的In基催化剂,并将其用于电催化CO2还原转化制甲酸/甲酸盐,水滑石衍生的In基催化剂在常温环境中具有较高的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的反应活性,相较于现有的In2O3材料,其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并且铟基水滑石前体制备简单,可实现批量制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