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81146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278673.5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海南省电力学校(海南省电力技工学校) ,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千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提出了一种虚拟电厂下的分布式资源自组织聚合与协同控制方法,通过自组织聚合实现各个适应性主体间的相互协作,驱动整体朝节能降耗,提升虚拟电厂整体运行效率的方向演化,最终实现对海量分布式能源资源的动态耦合与协同控制;本方法能够通过主体的自组织聚合,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与协同控制,降低整体调控成本,显著提升虚拟电厂的运行效率;同时提出了虚拟电厂的多层级自组织聚合方法,为揭示系统的涌现机理提供了底层机制;且本方法提出了适应性主体自组织聚合的实现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求解适应性主体组合的最优联合行为及收益,加速自组织聚合的收敛过程,提升整体决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381146B
公开(公告)日:2024-05-21
申请号:CN202011278673.5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海南省电力学校(海南省电力技工学校) ,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千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7/01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提出了一种虚拟电厂下的分布式资源自组织聚合与协同控制方法,通过自组织聚合实现各个适应性主体间的相互协作,驱动整体朝节能降耗,提升虚拟电厂整体运行效率的方向演化,最终实现对海量分布式能源资源的动态耦合与协同控制;本方法能够通过主体的自组织聚合,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与协同控制,降低整体调控成本,显著提升虚拟电厂的运行效率;同时提出了虚拟电厂的多层级自组织聚合方法,为揭示系统的涌现机理提供了底层机制;且本方法提出了适应性主体自组织聚合的实现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求解适应性主体组合的最优联合行为及收益,加速自组织聚合的收敛过程,提升整体决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969596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764337.5
申请日:2020-08-02
Applicant: 上海千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力控制系统技术领域的一种电器级负荷频率控制系统的负荷自适应校正响应方法,主要通过校正三个关键的系统频率响应参数来实现频率控制偏差的感知,面对频率恢复过程中的源荷等不确定性影响,能够通过具备电器级控制功能的智能插座感知频率控制偏差,从而进行频率响应参数的自适应校正,最终实现秒级的电器级负荷自适应校正响应,本发明方法能够在插座级别上感知并完成自适应校正响应,能够提升负荷频率控制的精度,能够应对不确定性给负荷频率控制带来的影响,具备较强的鲁棒性,能够适用于一般性的频率控制场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6131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29700.8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漂浮式风电的海岛多能互补系统运行稳定域构建方法,包括S1:采用CPF方法,从基本工作状态出发,求取功率变化方向的稳定域边界点,并将其映射到所求节的二维功率平面,得到边界点;S2:在边界点的基础上,沿着两个功率变化方向的差值方向,求取降维稳定域边界点;多次重复S2,直至求取到所需的稳定域边界。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含漂浮式风机的海岛多能互补系统运行稳定域构建方法,可在海岛多能互补系统能量管理系统中应用,用于指导系统运行策略制定等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518695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380830.6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上塔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力系统技术领域的一种计及需求响应不确定性的节点负荷准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节点负荷准线计算模型;对模型转化与求解;基于节点负荷准线开展DR;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计及需求响应不确定性的节点负荷准线方法,为各节点可调负荷发布各自的负荷准线,以作为各节点负荷参与DR的引导目标;计及可调负荷响应的不确定性,建立鲁棒安全的节点负荷准线计算模型;基于所提模型计算得到的节点负荷准线开展大规模DR,能够提高系统运行经济性的同时,有效保证电网的潮流安全性,即当可调负荷响应DR在事先上报的范围内时,电网不存在线路功率越限。
-
公开(公告)号:CN11778802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0288985.1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上塔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IPC: G06Q30/0201 , G06Q50/06 , G06Q10/0631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向虚拟电厂调节价值的能位与能移定义及表征方法。包括能位和能移,分别表征电能量和电力调节且分别用EL和ES表示;其中能位表示从一段时间来看,平均每个时段实际转换并产生的电能,对应电力普通商品的属性;能移表示任意市场成员在各个时段功率值相对于其EL产生的变化量,也即所谓的电力调节,对应电力需实时平衡的特殊属性。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面向虚拟电厂调节价值的能位与能移定义及表征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35327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155579.4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上塔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电力输配协同的准线型需求响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求解输电网的系统级负荷准线;步骤二,求解输电网节点负荷准线;步骤三,求解配电网节点负荷准线;所述步骤一中,“可调节”平衡“不可调节”原则即:不可调节资源引起的功率波动可以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预测最大出力与刚性负荷的叠加来量化,基于此制定缓解功率波动的DR负荷的系统级理想负荷曲线形状;本发明为不同位置的主动配电网、灵活性负荷参与大规模需求响应明确了各自的引导目标,实现输配协同下的需求响应,基于该方法开展需求响应,有利于在减缓阻塞的情况下同时提升输、配电网的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形成输、配电网共赢局面。
-
公开(公告)号:CN11654277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293080.3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上塔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IPC: G06Q40/04 , G06Q30/0201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能移和能位的虚拟电厂市场交易机制。包括以下步骤:做出基本假设:网络损耗与线路阻塞暂不考虑,也即可忽略价格的空间变化进而便于分析新机制的特征;事故和不确定性备用暂不考虑,此时EL和ES的定价可不受备用需求的影响;不考虑新能源弃电,即新能源按照最大出力能力全额消纳;市场成员建模:建立传统可控机组、新能源发电、VPP、刚性负荷的提供或消耗EL与ES的模型;出清模型:考虑EL和ES的市场出清以及对应的经济调度模型和常规模型根本区别在于将功率向量拆分为EL部分和ES部分,并进行具体讨论。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基于能移和能位的虚拟电厂市场交易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601065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369118.2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C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市场机制外部效应分析方法,属于电力市场机制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可从动态的发展的视角分析市场外部潜在的可调度或可集成资源对于市场主体行为和系统的外部效应和影响,进而分析电力市场机制的优缺点、潜在风险和收益。本大明能够实现市场机制激励相容性的定量评估,能够客观、准确地分析市场机制的优缺点,能够通过多维度的系统级指标与个体级指标的关系反映市场机制的潜在风险和收益,相比于现有相对静态市场机制分析方法,本文方法能够从动态的发展的角度分析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429619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1910819987.2
申请日:2019-08-31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力系统领域的一种超大规模电网的需求侧频率紧急控制的容灾反应方法,包括步骤:S1:智能网关基于获得的系统参数和实时监测的频率曲线预测频率跌落的最低点;S2:若智能网关监测到频率低于频率正常时的下界值,则智能网关估算有功缺额范围以及频率最低点下界;S3:基于有功缺额和频率最低点下界的估计值,计算保守响应量PC,切除负荷;S4:智能网关继续监测切除负荷后的系统频率,若频率持续2s超过系统额定频率,则立即恢复误切除的负荷。本发明能够通过动用最少的需求侧负荷资源避免频率接触低频危险阈值,即使在误动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频率大幅超过额定值,机制自身的容灾能力极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