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架调平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6669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366509.1

    申请日:2024-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管架调平装置,该导管架调平装置用于对导管架进行调平,钢桩插打在导管架内,包括钢管,钢管插接在钢桩内,钢管插接在钢桩的一端侧壁设置有拉筋,钢管远离钢桩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上连接有油缸,油缸远离连接结构的一端与导管架连接,油缸收缩,拉筋与钢桩内壁抵接,钢桩远离导管架的一端与连接结构抵接,以对导管架进行调平。本发明提供的导管架调平装置,通过将钢管插接在钢桩内,油缸收缩,拉筋与钢桩内壁抵接,钢桩远离导管架的一端与连接结构抵接,以对导管架进行调平,结构简单,提高导管架的调平效率,不仅提高导管架的调平的安全性,而且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一种海床深井挖泥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6686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63986.2

    申请日:2024-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床深井挖泥方法,属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绞吸挖泥设备与排泥管线和吊装索具连接;开启绞吸挖泥设备底座的限位,将绞吸挖泥设备和排泥管线起吊至水面预设位置;下放绞吸挖泥设备至深井内,启动绞吸挖泥设备;绞吸挖泥设备与深井的泥面接触,绞碎深井中的淤泥;绞吸挖泥设备将绞碎的淤泥经排泥管线排出;按照挖泥路径完成深井中淤泥的清理,回收绞吸挖泥设备。本发明实现了海床泥面以下的深度开挖和底部平整工作,处理效率高、精度高,适应泥质类型广并且对泥质的剪切强度高,不仅可以降低对周围海洋环境的影响,还可以提高半封闭空间内部的挖泥效率,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一种水下隔水套管法兰高效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7774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776136.1

    申请日:2024-1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法兰安装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隔水套管法兰高效安装方法,活动板位于卡槽上方内侧,且与法兰就位环体顶端转动连接,弹簧片位于卡腔上方,弹簧片一端与法兰就位环体外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抵住活动板内表面,挡块分别设于卡槽两侧,且与法兰就位环体固定连接,卡块与卡扣部对齐后,下压吊装法兰使卡块进入卡扣部的卡槽内;活动板和挡板将卡块固定在卡槽内,从而将吊装法兰定位在法兰就位环上,使法兰就位环的螺孔和隔水套管小法兰的螺孔一一对应,方便螺栓的穿入与紧固;法兰就位环将隔水套管小法兰与吊装法兰对齐并固定,避免两者之间产生错动,导致螺栓无法插入对应的螺孔中将吊装法兰在隔水套管上。

    一种临界水深结构安装的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3127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72468.7

    申请日:2024-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临界水深结构安装的定位方法,属于钢圆筒振沉安装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在振动锤组顶部安装类信号塔支架;将水上定位装置安装在信号塔支架顶部,将水下定位装置安装在筒体和振动锤组上;振动锤组与筒体整体进行吊装,开启水上定位装置;水上定位装置进行数据监测;下放筒体至水面,开启水下定位装置;水上定位装置到达水面,水下定位装置完成数据监测的准备;回收水上定位装置,水下定位装置进行数据监测;振动锤组振沉筒体至目标位置,回收水下定位装置。本发明在钢圆筒安装全过程提供持续的实时监测数据,保证了从水上至水下数据的连贯性,减少钢圆筒从起吊开始至目标位置过程中的误差产生。

    一种水面下钢桩插打入泥深度精确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3622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809605.0

    申请日:2023-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面下钢桩插打入泥深度精确控制方法,属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在地面上对钢桩连接第一法兰,对基盘喇叭口顶部焊接第二法兰,在钢桩的第一法兰上连接精确就位机构,且在精确就位机构上连接浮球;将基盘喇叭口入水中;将钢桩起吊并插打钢桩;钢桩插打到位后,停止插打;入水将精确就位机构取下。本发明以机械触发的方式取代传统观测方法,完成钢桩在水面以下的入泥控制,水下精确就位装置在陆地上安装,依靠机械碰撞完成工作,后期还可取回,其体积小巧,拆卸方便,有效的弥补了传统观测方法可靠性低、受环境影响大的缺点,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减少了施工风险和项目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