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3065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748372.6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青岛哈尔滨工程大学创新发展中心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水下大型平台声学就位系统及就位方法,涉及海洋测绘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复杂海态条件下的水下大型平台就位作业过程中平台位置获取精确度不高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将多个合作声信标安装在大型平台表面,以消除平台遮挡产生的声学测量盲区,将复杂海态时变特性影响的声速误差和合作声信标与水下大型平台的安装姿态误差作为未知量与水下大型平台待就位点的位置进行联合求解,消除了声学就位系统误差影响,实现了平台就位点三维位置的精确测量,比现有声学就位方法更稳健、精确度更高。本发明主要用于水下大型平台就位点位置和水下大型平台设备安装对接位置的精确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311583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40813.8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青岛哈尔滨工程大学创新发展中心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立体基线声学测量系统及其对水下用户的速度测量方法,涉及海洋测量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传统长基线系统深度方向运动参数不可观测,以及运动基准存在径向速度测元误差会传递到水下用户测速结果中的问题。本发明在传统海底长基线系统中增加水面基准,建立了联合水面基准和海底基准的立体基线测量系统,在几何结构上增加了垂向基线尺度,提升了水下用户深度方向运动参数的观测性,结合水面基准运动补偿模型,降低了动基准的径向速度测元误差,实现了对水下用户的全海深三维高精度运动速度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31158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740813.8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青岛哈尔滨工程大学创新发展中心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立体基线声学测量系统及其对水下用户的速度测量方法,涉及海洋测量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传统长基线系统深度方向运动参数不可观测,以及运动基准存在径向速度测元误差会传递到水下用户测速结果中的问题。本发明在传统海底长基线系统中增加水面基准,建立了联合水面基准和海底基准的立体基线测量系统,在几何结构上增加了垂向基线尺度,提升了水下用户深度方向运动参数的观测性,结合水面基准运动补偿模型,降低了动基准的径向速度测元误差,实现了对水下用户的全海深三维高精度运动速度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330650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48372.6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青岛哈尔滨工程大学创新发展中心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水下大型平台声学就位系统及就位方法,涉及海洋测绘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复杂海态条件下的水下大型平台就位作业过程中平台位置获取精确度不高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将多个合作声信标安装在大型平台表面,以消除平台遮挡产生的声学测量盲区,将复杂海态时变特性影响的声速误差和合作声信标与水下大型平台的安装姿态误差作为未知量与水下大型平台待就位点的位置进行联合求解,消除了声学就位系统误差影响,实现了平台就位点三维位置的精确测量,比现有声学就位方法更稳健、精确度更高。本发明主要用于水下大型平台就位点位置和水下大型平台设备安装对接位置的精确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311556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732355.3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青岛哈尔滨工程大学创新发展中心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基于广义似然比的主动声纳时延估计方法,涉及海洋信息获取与处理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传统时延估计方法只利用了信号在时域上的一维信息,导致时延估计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分别计算主动声纳设备所接收的数据在被约束和未被约束条件下的似然函数,根据两种条件下的似然函数最大值构建真实广义似然比;利用拷贝相关器对预设理想广义似然比与真实广义似然比进行处理,获得各时刻下的预设理想广义似然比与真实广义似然比之间的相关度;利用最大值搜索方法搜索最大相关度,利用该最大相关度以及与该最大相关度相邻的两个相关度构建曲线方程,求解该曲线方程的最大值作为主动声纳设备发出声波的传播时延。本发明适用于对声波的传播时延进行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1831155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732355.3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青岛哈尔滨工程大学创新发展中心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基于广义似然比的主动声纳时延估计方法,涉及海洋信息获取与处理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传统时延估计方法只利用了信号在时域上的一维信息,导致时延估计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分别计算主动声纳设备所接收的数据在被约束和未被约束条件下的似然函数,根据两种条件下的似然函数最大值构建真实广义似然比;利用拷贝相关器对预设理想广义似然比与真实广义似然比进行处理,获得各时刻下的预设理想广义似然比与真实广义似然比之间的相关度;利用最大值搜索方法搜索最大相关度,利用该最大相关度以及与该最大相关度相邻的两个相关度构建曲线方程,求解该曲线方程的最大值作为主动声纳设备发出声波的传播时延。本发明适用于对声波的传播时延进行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1590307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93910.1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程大学
Inventor: 李怀亮 , 魏佳广 , 于文太 , 李晔 , 谢维维 , 张西伟 , 张国成 , 黄山田 , 吴桐 , 刘洪昌 , 李晓琛 , 曹建 , 徐善志 , 李岳明 , 王星轲 , 冯晓伟 , 廖煜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水海底管道实时智能监测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铺管船在指定作业区域铺设水下管路,并释放无人艇、中继器与监测机器人;确保铺管船、无人艇、中继器与监测机器人之间信息连接畅通;监测机器人下水进行信息收集,将水下信息传输给无人艇;无人艇将水下信息传输给铺管船,铺管船按照接收到的信息操作;铺管船完成作业,并将监测机器人与无人艇进行回收。本发明利用监测机器人替代人工操作的遥控水下机器人、用无人艇替代多功能作业支持母船进行着泥点监测作业,解决了船舶交叉作业的问题,进一步使深水海管铺设成本降低,提升了铺设监测技术和装备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491166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46045.8
申请日:2011-12-28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6C1/54
Abstract: 一种内胀式吊桩器,设有驱动锥体、圆柱筒、筒体头、引导锥、平衡吊臂以及数个外胀块;其中,圆柱筒的两端分别与筒体头及引导锥固连,并形成一封闭式容腔;且筒体头内径与驱动锥体的上部圆柱部分配合,以实现驱动锥体在封闭式容腔中轴向移动;同时,筒体头上安装有一平衡吊臂;驱动锥体通过数个外胀块与圆柱筒上设置的数个窗口相配合。本发明可以实现快捷、方便、高效的对大型管桩起吊、移动,使管桩处于正确的工作位置,省去设计吊点位置及焊接的冗余工作,且容易对系统进行控制;增加了吊具的适应管径范围,可以实现一机多用;当管桩被提起后,由于驱动锥体为一种倒三角的形态,从理论上实现了重力自锁原理,从而保证了管桩在空中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463595B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710179742.5
申请日:2007-12-18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内外夹持式导管架调平装置,包括上部夹持机构、中部提升机构、下部夹持机构及标尺机构,中部提升机构设在上部和下部夹持机构间;上部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本体,夹持本体上设有数个供起吊用的吊耳及数个供夹持桩体的夹爪和夹持压缸,夹爪与夹持压缸活塞杆连接;中部提升机构包括一压缸及设在压缸两端的连接耳,其中一个连接耳为一端与压缸连接,另一端与上部夹持机构连接,另一个连接耳为一端与压缸连接,另一端与下部夹持机构连接;下部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本体,夹持本体上设数个卡爪体及夹紧压缸,卡爪体与夹紧压缸的活塞杆连接;标尺机构两端分别与上部和下部夹持机构固定连接;同时完成调平和夹持作业,工作效率提高,成本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463596A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710179743.X
申请日:2007-12-18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力式楔形块卡爪结构,其包括外楔形块、内楔形块以及卡爪体;内楔形块设有燕尾槽,外楔形块设有与燕尾槽对应的凸块,使内楔形块通过燕尾槽而滑动式扣合在外楔形块设有的凸块处,内楔形块顶端设有与压缸连接的连接销;卡爪体固定在外楔形块与凸块相对的另一侧壁上;可利用较小的压缸施加一个与夹持力相垂直的推动力,且通过楔形块将该推动力进行放大,并能产生自锁功能,有效提高夹紧效果和安全性能,节省能源,降低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