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4144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533494.X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淮阴工学院
IPC: C07D239/91 , C07D239/88 , C07D409/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化工中间体合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光催化三组分串联反应合成喹唑啉酮及其衍生物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靛红酸酐、醛类化合物以及甲酸铵或伯胺,溶于有机溶剂中,在光催化剂、光照、溶剂、添加剂的共同作用下,“一锅法”多组分串联反应合成喹唑啉酮衍生物。本发明以廉价易得的靛红酸酐、醛、醋酸铵或胺为原料,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产物的选择性和产率都较高,且无金属催化反应,避免了贵金属和有毒试剂的使用,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该方法为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提供了一条廉价、绿色的途径,符合绿色化学发展理念。
-
公开(公告)号:CN114797899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210552610.7
申请日:2022-05-21
Applicant: 淮阴工学院
IPC: B01J27/04 , C02F1/30 , C02F101/22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nS2量子点/Sn3O4纳米片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首先通过液相剥离法将Sn3O4纳米花剥离成Sn3O4纳米片的分散液,然后配制SnS2前驱液,接着将Sn3O4纳米片的分散液滴加至SnS2前驱液中,通过原位水热生长法获得SnS2量子点/Sn3O4纳米片复合结构材料,并将其用作在可见光下去除水体中的有害MO染料和有毒有害的重金属Cr(VI)离子的光催化剂。本发明将SnS2量子点生长在Sn3O4纳米片上,可以实现SnS2量子点在Sn3O4纳米片表面均匀负载,形成紧密的接触界面提升光生电荷的分离,减少SnS2量子点的团聚,增加复合结构的比表面积和活性位点;同时还能利用两者间的协同效应,提(56)对比文件Gandharve Kumar et al..Enhanced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in Chromium(VI) Reduction and Dye Degradation usingSn3O4/SnS2 Nanocomposite and MechanismInsight《.Research Square》.2021,第1-47页.廖润华;王静;陈忠艳;任婉璐;杜洁;李月明;王竹梅.锡基氧化物在光催化应用中的研究进展.中国陶瓷.2020,(第02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479789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52610.7
申请日:2022-05-21
Applicant: 淮阴工学院
IPC: B01J27/04 , C02F1/30 , C02F101/22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nS2量子点/Sn3O4纳米片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首先通过液相剥离法将Sn3O4纳米花剥离成Sn3O4纳米片的分散液,然后配制SnS2前驱液,接着将Sn3O4纳米片的分散液滴加至SnS2前驱液中,通过原位水热生长法获得SnS2量子点/Sn3O4纳米片复合结构材料,并将其用作在可见光下去除水体中的有害MO染料和有毒有害的重金属Cr(VI)离子的光催化剂。本发明将SnS2量子点生长在Sn3O4纳米片上,可以实现SnS2量子点在Sn3O4纳米片表面均匀负载,形成紧密的接触界面提升光生电荷的分离,减少SnS2量子点的团聚,增加复合结构的比表面积和活性位点;同时还能利用两者间的协同效应,提升光吸收性能,从而大大提升SnS2量子点/Sn3O4纳米片复合结构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具有很大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876501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110111768.6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淮阴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吩噻嗪‑噻咯稠杂环的有机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有机染料以吩噻嗪为电子给体单元,氰基丙烯酸为电子受体,以噻咯稠杂环为共轭桥连,化学结构式为噻咯稠杂环电子云密度高,能够有效拓宽染料的吸收光谱,赋予染料优异的光捕获性能。同时其双侧己基链和中心硅辛基链促使染料形成三维空间立体构型,能够在电池二氧化钛表明形成有效的保护层,抑制界面电子复合。以其作为敏化剂制备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开路电压(Voc)为859mV,短路光电流密度(Jsc)为13.6mAcm‑2,填充因子(FF)为0.693,光电转换效率为8.10%。
-
公开(公告)号:CN114259997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532717.7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淮阴工学院
IPC: B01J20/26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铷/铯特效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以环氧树脂凝胶为载体,氨基改性杂多酸盐为吸附有效成分。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氨基硅烷溶于95%的乙醇溶剂中搅拌得到透明溶液,在该溶液中加入杂多酸盐进行机械搅拌1~4 h后进行过滤得到氨基改性杂多酸盐;(2)将环氧树脂加入到非活性稀释剂中搅拌得到粘稠的溶液,在该溶液中加入步骤(1)制备的氨基改性杂多酸盐继续搅拌,再加入多元胺类交联剂搅拌,静置得到本发明的高强度铷/铯特效吸附剂。本发明的高强度铷/铯特效吸附剂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耐酸、碱、盐的性能,铷、铯的选择性高、吸附量大,适用于盐湖卤水中规模化动态提取铷、铯。
-
公开(公告)号:CN110078632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1910307976.6
申请日:2019-04-17
Applicant: 淮阴工学院
IPC: C07C217/48 , C07C49/84 , C07C45/64 , C12P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达泊西汀中间体的生物合成方法及其中间体,该方法由化合物(2)和化合物(3)作为起始原料,经相转移催化取代反应制得化合物(4),化合物(4)经生物酶转化反应最终制得达泊西汀中间体化合物(1),其反应式如下所示:;本发明的达泊西汀中间体的生物合成方法具有合成路线新颖,简单易行,成本较低,合成产率高,收率高,产品纯度好、产品质量较好、原料廉价易得以及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同时所合成的达泊西汀中间体为达泊西汀制备提供了新的中间体原料。
-
公开(公告)号:CN110183464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910470582.2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淮阴工学院
IPC: C07D495/0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癌化合物艾斯替尼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该化合物艾斯替尼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结构式如下式I所示:本发明全新的化合物艾斯替尼为一种有效的、高度选择性的Aurora‑A激酶抑制剂,不作用于Aurora‑B激酶,从而有效选择性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达到抗癌效果;此外,本发明的还提出一种全新的化合物艾斯替尼的合成方法,该合成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收率高,产品质量好,适合大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2876501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111768.6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淮阴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吩噻嗪‑噻咯稠杂环的有机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有机染料以吩噻嗪为电子给体单元,氰基丙烯酸为电子受体,以噻咯稠杂环为共轭桥连,化学结构式为噻咯稠杂环电子云密度高,能够有效拓宽染料的吸收光谱,赋予染料优异的光捕获性能。同时其双侧己基链和中心硅辛基链促使染料形成三维空间立体构型,能够在电池二氧化钛表明形成有效的保护层,抑制界面电子复合。以其作为敏化剂制备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开路电压(Voc)为859mV,短路光电流密度(Jsc)为13.6mAcm‑2,填充因子(FF)为0.693,光电转换效率为8.10%。
-
公开(公告)号:CN112645887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521464.9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淮阴工学院
IPC: C07D239/91 , C07D409/04 , C07D239/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喹唑啉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式I所示的邻氨基苯甲腈类化合物与式II所示的醛溶于溶剂中,在催化剂、配体以及碱的共同作用下,加热反应生成式Ⅲ所示的喹唑啉‑4(3H)‑酮衍生物,反应结束后,分离得喹唑啉‑4(3H)‑酮衍生物粗产物,粗产物经提纯得到喹唑啉‑4(3H)‑酮衍生物纯品;本发明以从容易获得的邻氨基苯甲腈和醛为起始原料,在氯化铜和碳酸铯的共同作用下,邻氨基苯甲腈原位水解生成邻氨基苯甲酰胺,继而和醛反应,“一锅法”得到喹唑啉酮衍生物,反应以水为溶剂,绿色环保,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376076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290762.1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淮阴工学院
IPC: C25B3/29 , C25B3/09 , C25B3/07 , C07C29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氧化偶氮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干燥的两口鸡心瓶中依次加入硝基苯类化合物和电解质;S2.竖向瓶口的橡胶塞穿过一根铂丝作导线A和另一根银丝或铂丝作导线B;S3.将S2的导线A端部连接一片石墨毡,此石墨毡作为电解反应阳极;将S2的导线B端部连接一片石墨毡,此石墨毡作为电解反应阴极,两片石墨毡之间设有特佛龙薄膜,再用特氟龙线将两片石墨毡系紧。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具有方法新颖、原料廉价易得,不需要使用强碱、还原剂,环境污染小、成本低,突破的传统合成氧化偶氮苯的方法原料污染大、成本高以及危险性高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