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3630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95804.5
申请日:2024-02-22
申请人: 深圳市综合交通与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PC分类号: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19/14
摘要: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非均质地层隧道开挖面的破坏模式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基于隧道的埋深数据和直径数据,构造隧道开挖面的破坏机构;将所述破坏机构,转换为初始网格;基于所述初始网格,构建隧道运动单元上限分析力学模型;将所述初始网格和预设的约束条件,输入至所述隧道运动单元上限分析力学模型,得到临界荷载系数和滑移线网破坏形态;基于所述临界荷载系数和滑移线网破坏形态,提取当前隧道开挖面的破坏模式。以此方式,降低了计算误差,为隧道开挖面围岩稳定性定量分析提供了明确的数据支撑,便于辅助工程实施方案制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788809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50579.2
申请日:2022-11-18
申请人: 深圳市综合交通与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能源隧道的增强换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围岩内热管与热交换管耦合传热的能源隧道增强换热结构,包括热管、热交换管和热泵,所述热管的一端埋入围岩内,所述热管的另一端埋入隧道初衬内,所述热交换管与热管垂直,所述热交换管埋设于隧道初衬与防水板之间,所述热泵安装于隧道中央,所述热交换管的首、尾与热泵的前端之间分别连接有分水管和集水管;围岩内的地温能通过所述热管源源不断地传入隧道初衬及其四周围岩;传入隧道初衬及其四周围岩的地温能再由隧道初衬与防水板之间的热交换管通过首尾连接的分水管和集水管传至热泵,经热泵提升后,得到较高质量的热能,提高了地温能的收集面积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74841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29352.7
申请日:2022-11-30
IPC分类号: E01D15/133 , E01D18/00 , E01D21/00
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市政管线迁改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管线的临时迁改跨河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跨河结构包括贝雷梁,贝雷梁包括贝雷片和支撑架,至少两片贝雷片并行间隔设置;贝雷片的端部、顶板和底部分别可拆卸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将贝雷片连接成一体;分配梁,分配梁垂直于贝雷片的平面;分配梁包括第一梁体;第一梁体伸入贝雷片的空腔内,分别可拆卸设置于贝雷片的两端底部;第一梁体沿其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组贝雷梁,相邻贝雷梁留有用于放置管线的空区;第一梁体将贝雷梁连接成一体。该跨河结构,结构简单,组装简便,施工工期短,工程造价低,解决市政跨河管线拆除重建过程中管线不能正常保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71808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501493.1
申请日:2022-05-09
IPC分类号: E02D17/0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坑混凝土内支撑后连接装配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主要有两个步骤:一是通过钢筋植筋的方式,将后施做的基坑混凝土内支撑的加强钢筋锚入先行施做的冠梁结构中,进行预连接;二是通过钢板和螺栓将后施做的基坑混凝土内支撑与先行施做冠梁结构进行装配连接。当受基坑周边环境条件、施工顺序影响,存在围护结构冠梁等结构等需先期施工,施工基坑混凝土结构内支撑存在后施工时,本发明在几乎不增加额外工序和工程量的前提下,利用已施工的冠梁结构达到设计内支撑连接需求,对原施工结构保护好,施工简便,保证基坑支护质量,优化施工工序,可在基坑内支撑工程中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98308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116748.7
申请日:2023-02-15
IPC分类号: G06F30/23 , G06F30/10 , G06T17/20 , G06F111/10
摘要: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块石骨架的土石混合体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包括:S1:生成初始形状的大粒径块石;S2:调整初始形状的块石轮廓,生成不规则形状的块石;S3:按照设定的块石级配将生成的块石在给定区域中随机投放,并建立块石间的接触形成块石骨架;S4:生成小粒径块石填充在大粒径块石的骨架缝隙,建立土石混合体边坡模型;S5:划分有限差分网格,并依据材料参数分组;S6:根据有限差分强度折减法对土石混合体边坡模型进行分析,生成边坡稳定性分析报告。构建含有块石骨架的土石混合体边坡模型,突破现有土石混合体边坡模型中块石间不接触的设置,更符合实际问题;得到稳定性分析报告,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5752044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44428.6
申请日:2022-11-18
申请人: 东南大学 , 深圳市综合交通与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F28D15/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重力热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提高换热效率的重力热管,包括管壳、第一端盖、第二端盖、绝热套管、伸缩支撑固定结构和工作介质,所述管壳、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为一体成型结构的热管,所述热管内填充有工作介质,所述管壳的外部套设有绝热套管,所述管壳的外壁垂直相连有若干伸缩支撑固定结构;所述第一端盖插入围岩内,所述第二端盖埋入初衬内;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充分利用热管尺寸和形状可变的特点改变其近隧道端的形状,不仅使形状有利于热管的排布,而且增大换热面积,减小了热传导的距离,二者都有利于增加换热效率;可调整长度且可移动的绝热套管使冷凝段、蒸发段和绝热段长度及其比例在施工前处于随时可调整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5063970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460415.1
申请日:2022-04-24
申请人: 长安大学 , 深圳市综合交通与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与互通出入口小净距路段行车风险评价方法,先通过获取待评价小净距路段的道路参数;然后将所述道路参数分别输入到第一评价模型和第二评价模型中得到对应的第一评价结果和第二评价结果,所述第一评价模型是以交通冲突率为指标的评价模型,所述第二评价模型是以心率增长率为指标的评价模型;最后根据所述第一评价结果和第二评价结果在风险等级表中确定待评价小净距路段的风险等级,实现了快速简捷地评价隧道与互通出入口小净距路段行车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7649643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311341489.4
申请日:2023-10-13
IPC分类号: G06V20/54 , G06V10/22 , G06V10/40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8 , G08G1/01 , G08G1/095 , G08B5/38 , H04N23/9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指示牌的交通预警方法及交通指示牌,本发明将机器识别技术引入交通指示牌,使得交通指示牌能够实时采集路口处不同角度的图像,并可实时识别出图像中的行人和/或非机动车,从而生成行人和/或非机动车在路口处的多视角融合图像;如此,交通指示牌则可根据多视角融合图像,来判断行人和/或非机动车是否存在交通安全风险,并在判断出存在安全风险时,主动点亮交通指示牌上的警示灯,来警示行人和/或非机动车;由此,本发明基于交通指示牌实现了主动式安全预警功能,能够大幅提高交通预警效果,适用于在交通预警领域的大规模应用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7612246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311321290.5
申请日:2023-10-12
IPC分类号: G06V40/20 , G06V20/40 , G06V20/52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6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人拖拽劫持行为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视频监控技术领域。所述方法是先根据由摄像头实时采集的现场视频数据,定位出现在公共场所区域内的各个行人,得到行人定位结果,然后通过姿态估计处理分别得到各个行人的姿态估计结果,最后针对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阈值的各对行人,若发现对应的其中一人的姿态估计结果为拖拽姿态且另一人的姿态估计结果为反抗姿态,则判定在对应的两行人之间存在行人拖拽劫持行为,并触发进行对应的报警动作,如此可实现对行人拖拽劫持行为进行自动检测并触发报警的目的,进而可利于报警平台据此更块地追踪嫌疑人。
-
公开(公告)号:CN11764964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341489.4
申请日:2023-10-13
IPC分类号: G06V20/54 , G06V10/22 , G06V10/40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8 , G08G1/01 , G08G1/095 , G08B5/38 , H04N23/9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指示牌的交通预警方法及交通指示牌,本发明将机器识别技术引入交通指示牌,使得交通指示牌能够实时采集路口处不同角度的图像,并可实时识别出图像中的行人和/或非机动车,从而生成行人和/或非机动车在路口处的多视角融合图像;如此,交通指示牌则可根据多视角融合图像,来判断行人和/或非机动车是否存在交通安全风险,并在判断出存在安全风险时,主动点亮交通指示牌上的警示灯,来警示行人和/或非机动车;由此,本发明基于交通指示牌实现了主动式安全预警功能,能够大幅提高交通预警效果,适用于在交通预警领域的大规模应用与推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