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节汽车列车的动力学模型建模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97300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064560.7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王硕 王文军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节汽车列车的动力学模型建模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多节汽车列车简化后的单轨平面模型,隔离出单轨平面模型中的每个车辆单元;对每个车辆单元进行受力分析,得到每个车辆单元的动力学微分方程;利用动力学微分方程确定每个车辆单元的铰接点处的铰接力,并根据动力学微分方程和铰接力获得多节汽车列车状态空间方程,以基于多节汽车列车状态空间方程获得多节汽车列车的动力学模型状态空间表达式。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汽车列车研究对商业软件的依赖,商业软件的建模过程较为复杂,且关键零部件间的连接关系较难处理,增加了动力学分析的复杂性。

    一种外置栅控式热阴极阵列电子枪

    公开(公告)号:CN10947333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1811631854.4

    申请日:2018-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置栅控式热阴极阵列电子枪,包括绝缘的阴极底座;灯丝,所述灯丝呈带状,安装在所述阴极底座一侧的表面上;多于一个热阴极发射元件,安装在所述灯丝的背离所述阴极底座的表面上;栅控结构,所述栅控结构包括绝缘的栅控结构主体和设于所述栅控结构主体的多于一个通孔,所述栅控结构主体的一侧抵接至所述阴极底座以便将所述灯丝夹持在所述栅控结构主体和所述阴极底座之间并且所述灯丝表面上的多于一个热阴极发射元件被分别插入所述多于一个通孔,本发明的外置栅控式热阴极阵列电子枪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电子枪阵列的数量,并且能够实现多组电子枪阵列的拼接,能够灵活地满足需要多电子源的辐射源器件的需求。

    机器翻译模型生成方法和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2296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369491.6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器翻译模型生成方法和装置,包括:获取训练数据;基于预存的深度神经网络利用训练数据训练得到机器翻译模型;机器翻译模型用于将待翻译文本翻译为文本译文;机器翻译模型包括存储器增强适配器层、第一存储器和第二存储器;存储器增强适配器层用于在第一存储器和/或第二存储器中检索信息并加以利用;第一存储器用于保存训练数据经反向翻译及前向计算处理后得到的源语言数据;第二存储器用于保存训练数据经反向翻译及前向计算处理后得到的目标语言数据。本发明把训练数据以模型可以接受的形式保存,执行翻译任务时从中读取信息对模型进行辅助,实现兼顾较低的算法时间复杂度和较好的模型表现的同时,适应多种翻译场景的效果。

    一种海洋牧场牡蛎海床中牡蛎生物量的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9768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480253.X

    申请日:2021-1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牧场牡蛎海床中牡蛎生物量的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牡蛎与人工鱼礁混合海床的水深栅格数据集;步骤2、获取牡蛎与人工鱼礁混合海床中牡蛎海床的水深栅格数据集;步骤3、计算牡蛎海床中牡蛎的总体积;步骤4、调查牡蛎的单位体积生物量;步骤5、计算牡蛎总生物量。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海洋牧场牡蛎海床中牡蛎生物量的监测方法,能够实现礁体密布海底生境下底拖网调查的安全与精准作业、人工鱼礁覆盖面积的快速有效识别以及牡蛎生物量的三维立体计算,从而可以科学高效的监测海洋牧场牡蛎海床中牡蛎生物量,评估海洋牧场对牡蛎海床的修复和再生效果,为海洋牧场构建和牡蛎海床的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二氧化碳可变循环水源热泵及热水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14234487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608116.X

    申请日:2021-1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二氧化碳可变循环水源热泵及热水机组,该水源热泵包括吸热组件、连通件、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第一控制件、第二控制件和放热组件,吸热组件出口与连通件第一端相连通,连通件的第二端、第三端分别与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相连通,放热组件出口与吸热组件相连通,流经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的工质实现增温增压;第一压缩机的出口端与第二压缩机的进口端之间设有第一控制件,第一压缩机的出口端与放热组件的进口端之间设有所述第二控制件,通过第一控制件和第二控制件的通断,实现第一压缩机与第二压缩机之间的串联或并联,从而实现对不同热水需求调整。热水机组包括一级用热单元、二级用热单元、换热单元及该可变循环水源热泵。

    一种活性元素掺杂的矿化胶原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59622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65583.1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活性元素掺杂矿化胶原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活性元素掺杂的矿化胶原纳米颗粒由胶原纤维和针状羟基磷灰石晶体组成;所述羟基磷灰石晶体晶格中的部分钙元素被含有所述活性元素的阳离子取代,和/或,所述羟基磷灰石晶体晶格中的部分磷酸根被含有所述活性元素的阴离子取代。天然骨中的胶原蛋白和羟基磷灰石并非简单的物理混合,而是在分子水平上由胶原蛋白组装成模板调控纳米钙磷盐的原位沉积和共组装。并且骨中的羟基磷灰石也并非完美的化学计量的磷酸钙盐,而是含有不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晶格取代。在矿化胶原中引入多种微量元素,不仅能提高成骨诱导能力,还可以实现抑制肿瘤、抗感染、免疫调节等多种其他功能。

    一种多级仿生矿化胶原基颅骨修复植入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01487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910397520.3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级仿生矿化胶原基颅骨修复植入体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植入体包括:构成框架结构的仿生致密骨,由质量比为2:1~1:4的矿化胶原和医用高分子材料加热混合后冷却成型;以及包裹所述框架结构的仿生多孔骨,由质量比为2:1~1:4的矿化胶原和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混合悬液冻干而成,且仿生多孔骨具有微米级连通孔隙,孔径分布为5~500μm,孔隙率为60~90%。本发明通过将仿生致密骨和仿生多孔骨相结合制成多级仿生矿化胶原基颅骨修复植入体,其中框架结构的仿生致密骨具有高力学强度,用于提供力学支撑;仿生多孔骨具有微米级连通孔隙,可以诱导新骨快速长入,整体上实现了从纳米尺度到微米尺度的逐级仿生。

    机器翻译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与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0309516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463549.7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器翻译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与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利用第一平行语料库,初步训练目标端到源端的翻译模型;利用训练后的目标端到源端的翻译模型,分别翻译给定单语语料库中的每一句,获取合成语料库,并将所述合成语料库与所述给定单语语料库拼接,获取第二平行语料库;利用蒙特·卡罗随机失活算法,评估利用所述训练后的目标端到源端的翻译模型所获取翻译结果的可信度;基于所述可信度,利用所述第一平行语料库与所述第二平行语料库构成的整体语料库,训练源端到目标端的翻译模型。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存在噪声干扰的情况下,依然精准的训练翻译模型,保证翻译模型的精确性。

    一种多级仿生矿化胶原基颅骨修复植入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01487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397520.3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级仿生矿化胶原基颅骨修复植入体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植入体包括:构成框架结构的仿生致密骨,由质量比为2:1~1:4的矿化胶原和医用高分子材料加热混合后冷却成型;以及包裹所述框架结构的仿生多孔骨,由质量比为2:1~1:4的矿化胶原和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混合悬液冻干而成,且仿生多孔骨具有微米级连通孔隙,孔径分布为5~500μm,孔隙率为60~90%。本发明通过将仿生致密骨和仿生多孔骨相结合制成多级仿生矿化胶原基颅骨修复植入体,其中框架结构的仿生致密骨具有高力学强度,用于提供力学支撑;仿生多孔骨具有微米级连通孔隙,可以诱导新骨快速长入,整体上实现了从纳米尺度到微米尺度的逐级仿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