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0405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10058.X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B24D3/06 , B24D3/34 , B24D18/00 , B24D5/06 , B24D7/06 , B28B7/34 , B28B1/24 , B22F1/18 , B22F1/0655 , B22F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磨料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双层空心颗粒的多孔金属‑陶瓷复合结合剂金刚石砂轮及其制备。本发明提供的双层空心颗粒,从内到外,依次为中心空腔、陶瓷结合剂层和钎料合金层。本发明通过预制双层空心颗粒,然后将其用于多孔金属‑陶瓷复合结合剂金刚石砂轮工作层节块的制备,可实现多孔金刚石砂轮孔隙率的调整及孔隙结构的排布,在提高孔隙率、增加容屑空间的同时,保持砂轮强度,满足不同硬脆材料的高质量加工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564827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210163669.7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刚石平行砂轮表面三维形貌表征与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进行磨粒密度和出刃高度的表征,然后根据测量结果依次对磨粒的方位、出刃高度和轴向位置、周向位置进行随机化建模,包括步骤:采用复形法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表征磨粒密度;采用复形法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表征磨粒出刃高度,得到磨粒出刃高度的统计分布;进行磨粒方位的随机化建模;根据磨粒出刃高度的统计分布,进行磨粒出刃高度和轴向位置的随机化建模;进行磨粒周向位置的随机化建模;判别上述拟添加磨粒与砂轮表面已存在磨粒之间的干涉,逐个添加磨粒直至达到测量得到的磨粒密度。本发明突破了表征仪器对砂轮尺寸的限制,实现砂轮表面形貌的高精度建模。
-
公开(公告)号:CN111702653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415162.7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B24B37/00 , B24B37/11 , B24B37/27 , B24B37/34 , B24B13/00 , B24B13/005 , B24B13/01 , B24B49/12 , B24B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面光学元件行星式研磨装置及研磨方法,通过将工件盘的下端面与研磨台上端面平行设置,研磨台和工件盘能够相互不同轴转动,在工件盘上开设有多个夹具定位孔,多个夹具定位孔以工件盘驱动轴的轴线为中心圆周阵列,通过夹具夹持待加工光学元件,利用工件盘限位后使待加工光学元件的待研磨端面与研磨上端面接触,最后通过施压装置调整待加工光学元件与研磨台之间的压力,确保待加工光学元件与研磨台之间的接触稳定性,本装置结构简单,通过研磨盘和工件盘以行星式的运动方式相互转动,大大提高了平面光学元件的研磨速度,在研磨过程中通过施压装置实时保持同样的压力,保证了工件加工的平整度,提高了整个加工工艺的加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775839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011587830.0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摇篮式五轴数控机床的杯形圆弧砂轮的在位修整方法,该修整方法用于超精密磨削中,目的是解决目前杯形圆弧砂轮不易修整的难题。该修整方法包括:将修整砂轮安装在数控机床的转台上,将待修整的杯形圆弧砂轮安装在机床主轴上;通过圆弧包络修整轨迹实现修整砂轮与待修整杯形圆弧砂轮内圆弧和外圆弧间歇修整对磨;通过已标定的激光位移传感器对砂轮进行在位测量。本发明修整方法对摇篮式五轴加工机床的杯形圆弧砂轮进行在位修整,解决了杯形圆弧砂轮因圆弧易干涉难修整的问题,该修整方法降低了砂轮磨损对工件高精度要求的影响,减少补偿加工次数,实现确定性加工,提高整个工件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702653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010415162.7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B24B37/00 , B24B37/11 , B24B37/27 , B24B37/34 , B24B13/00 , B24B13/005 , B24B13/01 , B24B49/12 , B24B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面光学元件行星式研磨装置及研磨方法,通过将工件盘的下端面与研磨台上端面平行设置,研磨台和工件盘能够相互不同轴转动,在工件盘上开设有多个夹具定位孔,多个夹具定位孔以工件盘驱动轴的轴线为中心圆周阵列,通过夹具夹持待加工光学元件,利用工件盘限位后使待加工光学元件的待研磨端面与研磨上端面接触,最后通过施压装置调整待加工光学元件与研磨台之间的压力,确保待加工光学元件与研磨台之间的接触稳定性,本装置结构简单,通过研磨盘和工件盘以行星式的运动方式相互转动,大大提高了平面光学元件的研磨速度,在研磨过程中通过施压装置实时保持同样的压力,保证了工件加工的平整度,提高了整个加工工艺的加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775839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11587830.0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摇篮式五轴数控机床的杯形圆弧砂轮的在位修整方法,该修整方法用于超精密磨削中,目的是解决目前杯形圆弧砂轮不易修整的难题。该修整方法包括:将修整砂轮安装在数控机床的转台上,将待修整的杯形圆弧砂轮安装在机床主轴上;通过圆弧包络修整轨迹实现修整砂轮与待修整杯形圆弧砂轮内圆弧和外圆弧间歇修整对磨;通过已标定的激光位移传感器对砂轮进行在位测量。本发明修整方法对摇篮式五轴加工机床的杯形圆弧砂轮进行在位修整,解决了杯形圆弧砂轮因圆弧易干涉难修整的问题,该修整方法降低了砂轮磨损对工件高精度要求的影响,减少补偿加工次数,实现确定性加工,提高整个工件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222676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0858316.X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米粉体改性活性钎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钎焊材料技术领域。其中钎料的重量份数为80–99份,微纳米粉体1–10份,微纳米粉体均匀吸附在钎料表面,用微纳米粉体改性的活性钎料制备的金刚石工具,其表面金刚石蚀坑数量、金刚石表面或周围的微裂纹数量大大减少,钎料合金层强度损失小,金刚石的力学性能提高8%以上,工具的加工性能得到提升,能够避免高温钎焊对金刚石造成的热损伤、Cu–Sn–Ti合金钎料较严重流淌导致钎料层厚度不均等问题,以提高钎焊金刚石工具的加工效率与使用寿命。本发明提供的微纳米粉体改性的活性钎料能减少高温钎焊对金刚石造成的热损伤,同时具有钎料合金层强度损失小等特点,适合于制作高性能金刚石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96818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941115.0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磨料砂轮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孔模板作为磨料间隔排布模板,在焊片上排布磨料制备得到单层毛坯工作层;在单层毛坯工作层上设置焊片,然后在焊片上排布造孔剂再次制备单层毛坯工作层,重复上述步骤制备得到多层超硬磨料砂轮毛坯通过磨料的规则排布使得砂轮工作层中的磨料分布呈规则化、有序化形式,在砂轮磨削加工过程中,磨料规则排布可以保证每个磨料具有足够的容屑空间,从而有效避免砂轮表面磨屑粘附;同时每个磨料受力较均匀,磨损也一致,从而提高砂轮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851096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0611904.2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B24D3/10 , B24D3/34 , B24D18/00 , C22C47/14 , C22C47/02 , C22C49/02 , C22C49/14 , B22F5/00 , B22F3/10 , C22C1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金属复合结合剂超硬磨料砂轮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金刚石或CBN磨料表面粘接包裹一层合金钎料后烘干得到超硬磨料体,玻璃纤维和合金钎料均匀混合得到玻璃纤维金属复合体,然后超硬磨料体、玻璃纤维金属复合体和增强体混合制备成砂轮毛坯,最后将砂轮毛坯置在真空环境、温度800℃‑950℃下保温10‑20min进行真空烧结,玻璃纤维金属复合结合剂由于合金钎料能与超硬磨料形成化学结合从而对超硬磨料具有较高的把持强度,磨削过程中超硬磨料不容易脱落,砂轮的加工性能和工件的表面精度得到提升。同时,由于玻璃纤维耐磨性差,在磨削过程中能被快速去除从而使砂轮能够持续出刃,提升砂轮的加工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20548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164289.5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T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刚石磨粒三维形貌表征与建模方法,包括步骤:步骤一:定义金刚石磨粒的几何模型,建立八面体边长和边长比与I型边边长和II型边边长之间的关系模型;步骤二:对金刚石磨粒进行测量,通过分析测量图像识别出金刚石磨粒的I型边和II型边;步骤三:通过分析测量图像得到I型边和II型边的边长,进而根据磨粒的几何模型计算得到金刚石磨粒的八面体边长和边长比;步骤四:对八面体边长和边长比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其分布形状和分布参数;步骤五:根据八面体边长和边长比的统计分布生成其随机数值,建立金刚石磨粒的十四面体几何模型。本发明解决了金刚石磨粒测量和建模精度不高的问题,突破了测量仪器对砂轮尺寸限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