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驱动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844969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180016838.4

    申请日:2011-04-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405 B60K2001/003 H02K7/006 H02K9/19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实现能够抑制外壳大型化和制造成本增大,并且对转子支承轴承和旋转电机适当地供给润滑冷却液。旋转电机重复壁部(71)具备供给流路(52),该供给流路(52)供润滑冷却液流通,并且形成有向支承旋转电机(11)的转子(11a)的转子支承轴承(9)供给润滑冷却液的供给部亦即第一供给部(31),第一供给部(31)具备节流部,该节流部具有比润滑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上游侧的流路截面积小的流路截面积,供给流路(52)在比第一供给部(31)更靠上方的位置具备向旋转电机(11)供给润滑冷却液的供给部亦即第二供给部(32)。

    车辆用驱动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844969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180016838.4

    申请日:2011-04-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405 B60K2001/003 H02K7/006 H02K9/19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实现能够抑制外壳大型化和制造成本增大,并且对转子支承轴承和旋转电机适当地供给润滑冷却液。旋转电机重复壁部(71)具备供给流路(52),该供给流路(52)供润滑冷却液流通,并且形成有向支承旋转电机(11)的转子(11a)的转子支承轴承(9)供给润滑冷却液的供给部亦即第一供给部(31),第一供给部(31)具备节流部,该节流部具有比润滑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上游侧的流路截面积小的流路截面积,供给流路(52)在比第一供给部(31)更靠上方的位置具备向旋转电机(11)供给润滑冷却液的供给部亦即第二供给部(32)。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