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3902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074720.2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 河南省科学院碳基复合材料研究院
IPC: C04B35/83 , C04B35/64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体改性C/C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碳化物超高温陶瓷‑SiC梯度及均匀改性C/C复合材料的快速制备方法。本发明将SPS技术与基体改性C/C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相结合达到快速制备的目的。本方法对纤维损伤低,所制备材料内部陶瓷相与基体结合紧密,铺设粉料可以充分渗入基体,避免了样品外部堆积粉料的结块浪费现象,同时可以通过控制基体上下铺设的粉料总量、SPS压力和反应温度协同控制粉料渗入深度以制备梯度及均匀改性C/C复合材料,可控性强。本方法制备周期短,可在1‑2小时内制备出改性C/C复合材料,适用于碳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大规模及低成本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910039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442481.1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河南省科学院碳基复合材料研究院
IPC: C01B32/9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快速制备超长SiC纳米线的方法,一、原料预处理:将硅源与碳源混合均匀然后,湿化处理得到具有湿度混合粉体;二、超长SiC纳米线制备:将湿度的混合粉体放置于碳载体容器内,然后焦耳加热得到超长SiC纳米线。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设备简单、能耗低、制备周期短,原材料廉价易得、工艺简单、烧结温度低,所得SiC纳米线直径<300nm,长径比远高于100:1。本发明有利于推动超长SiC纳米线在复合材料、光电子器件、电磁屏蔽以及高温防护材料等多功能领域的应用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995451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53669.2
申请日:2025-02-12
Applicant: 河南省科学院碳基复合材料研究院
IPC: C04B35/563 , C04B35/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微米碳化硼颗粒的焦耳加热快速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混合;2)样品装载与真空处理;3)加热反应与样品制备。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利用焦耳加热技术的特点,通过快速升温并对原材料硼源和碳源均匀加热,实现亚微米碳化硼颗粒的制备。选用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作为碳源,增加与硼源的接触面积,同时通过球磨将两者混合均匀,保证硼源和碳源之间充分接触、反应。此外,焦耳加热技术的升温速度快、样品加热区温度均匀的优势,保障亚微米碳化硼颗粒的快速制备。本发明所提供的亚微米碳化硼颗粒的制备方法耗时短、能耗低,可实现亚微米碳化硼颗粒的快速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910039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442480.7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河南省科学院碳基复合材料研究院
IPC: C01B32/97 , C01B32/9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快速制备小直径纳米级SiC短纤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硅粉和无定型碳混合均匀然后置于碳载体容器内;然后将盛有粉体的碳载体放置于样品架上,抽真空然后充入保护气体;随后调节电压加热至目标温度,保温一段时间,随后待其冷却,得到所述的小直径纳米级SiC短纤维。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原材料廉价易得,在极短时间内实现小直径、表面光滑的SiC短纤维的制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仅大幅缩短了制备时间,降低了能耗和设备成本。所得到的小直径纳米级SiC短纤维表面光滑,直径小于500nm,具有显著的尺寸均匀性,有望应用于高性能复合材料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079999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442479.4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河南省科学院碳基复合材料研究院
IPC: C01B32/97 , C01B32/9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快速制备纳米级短支晶SiC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硅源与碳源混合得到混合粉体,将其装入带有电极的容器中,并置于焦耳加热炉的样品架上;通过开启真空泵达到一定真空度后,利用焦耳热对坯料进行分步加热,最终冷却至室温,获得纳米级短支晶SiC。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通过焦耳热的快速升温与降温特性,显著缩短了SiC的形核和生长时间,能在数秒至数十秒内完成相应过程,相较于传统电炉加热大大提高了效率。通过调整热循环次数,能够精确控制短支晶SiC的长径比,且产物直径为纳米级。该工艺不仅简便、成本低廉,还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656893B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510061485.X
申请日:2015-02-06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物理空间的远程交互式操控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3D交互识别模块、2D交互识别模块、物理世界场景采集模块、总处理器、物理信息融合模块和视频显示模块;该方法可以远程的通过2D与3D交互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对信息物理融合场景下的物理信息对象进行实时的人机交互控制,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成本低廉,操作沉浸感强并且操作可以达到实时高效,对于未来的物理信息融合场景下人机交互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044931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810033507.5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并联臂结构3D打印机机械辅助调平结构及调平方法,是在自动调平不够精确的情况下进行辅助调平,通过调整螺钉调整螺母,弹簧和支架等结构件以及专用的角件的配合,微调并联臂结构3D打印机三轴的起点位置使其与打印面平行,从而提高并联臂结构3D打印机调平精度,并能够有效避免微小形变引起的打印底面不平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7241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61484.2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本征高导热聚硅氧烷及其制备方法和高分子材料,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征高导热聚硅氧烷的制备方法,包括将4,4‑二羟基联苯、6‑溴‑1‑己烯与碱性催化剂溶于第一有机溶剂中,进行脱溴化氢反应,得到第一化合物;将所述第一化合物、乙烯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硅氢加成催化剂和二甲基甲基氢(硅氧烷与聚硅氧烷),进行硅氧加成反应,得到本征高导热聚硅氧烷。本发明制备的本征高导热聚硅氧烷中柔性主链有较大的自由体积和分子量,赋予其较好的柔弹性;刚性联苯基团侧链的堆叠以及分子间的π‑π堆叠抑制了分子链的随机取向,促进层状结构有序域的形成,提高其导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656893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061485.X
申请日:2015-02-06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物理空间的远程交互式操控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3D交互识别模块、2D交互识别模块、物理世界场景采集模块、总处理器、物理信息融合模块和视频显示模块;该方法可以远程的通过2D与3D交互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对信息物理融合场景下的物理信息对象进行实时的人机交互控制,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成本低廉,操作沉浸感强并且操作可以达到实时高效,对于未来的物理信息融合场景下人机交互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044931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1810033507.5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并联臂结构3D打印机机械辅助调平结构及调平方法,是在自动调平不够精确的情况下进行辅助调平,通过调整螺钉调整螺母,弹簧和支架等结构件以及专用的角件的配合,微调并联臂结构3D打印机三轴的起点位置使其与打印面平行,从而提高并联臂结构3D打印机调平精度,并能够有效避免微小形变引起的打印底面不平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