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23168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111195453.0
申请日:2021-10-14
IPC: G09B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边坡填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边坡模型填筑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边坡模型地层数据和第一阈值,发送根据第一信息控制所述边坡模型填筑装置内的加压板移动到指定位置,并调整好加压角度开始加压的命令;获取加压板板面的第一位移信息;计算所述边坡模型的压实控制系数得到所述边坡模型的压实控制系数;将所述所述边坡模型的压实控制系数与所述第一阈值进行对比,若所述压实控制系数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则发送控制所述边坡模型填筑装置移动到未压实区域进行加压的命令,本发明通过设置填筑装置大大提高了边坡模型土体的压实度和压实一致性,也提高了边坡模型试验研究的效率和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823168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195453.0
申请日:2021-10-14
IPC: G09B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边坡填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边坡模型填筑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边坡模型地层数据和第一阈值,发送根据第一信息控制所述边坡模型填筑装置内的加压板移动到指定位置,并调整好加压角度开始加压的命令;获取加压板板面的第一位移信息;计算所述边坡模型的压实控制系数得到所述边坡模型的压实控制系数;将所述所述边坡模型的压实控制系数与所述第一阈值进行对比,若所述压实控制系数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则发送控制所述边坡模型填筑装置移动到未压实区域进行加压的命令,本发明通过设置填筑装置大大提高了边坡模型土体的压实度和压实一致性,也提高了边坡模型试验研究的效率和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211773952U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22345703.9
申请日:2019-12-24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桩承式路堤全断面变形测量透明土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模型槽、若干模型桩、桩帽和弹簧。所述模型槽整体为一个矩形箱体,由两个矩形槽体组成,在下部槽体中注水,上部槽体填充透明材料。桩体安置在上部模型槽,与底部模型槽的弹簧连接,通过在底部模型槽放水,模拟高速铁路桩承式路堤自重作用下的全断面变形沉降。所述模型槽安置在光学平台上,可通过观测线性激光发射器在透明土中形成的激光平面获得桩体和土体沉降的三维数据。该装置与实际相符合、操作方便、效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95640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846499.7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7/13 , G06N3/006 , G06N3/08 , E02D17/20 , E02D5/22 , E02D5/7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滑桩支护体系布设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边坡稳定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将边坡数据信息进行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后的边坡数据信息发送至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抗滑桩的布设位置预测,确定抗滑桩的布设位置信息;将边坡数据信息和抗滑桩的布设位置信息进行锚索角度计算和锚索受力计算,得到锚索的受力信息和锚索的设置角度信息;将锚索的受力信息进行最小长度计算,得到锚索的最小长度信息;提示工作人员按照所述抗滑桩的布设位置信息、锚索的设置角度信息和锚索的最小长度信息布设抗滑桩和锚索。本发明通过对抗滑桩位置预测,进而确定锚索的最小长度,进而减少工程成本,提高布设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4986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0910883.9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边坡损伤演化评价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边坡局部稳定性技术领域,包括构建边坡裂缝的断裂韧性判断模型,根据所述断裂韧性判断模型确定地震波加速度的临界值,所述地震波加速度包括水平加速度和纵向加速度;接收地震波,获取地震波的水平加速度和纵向加速度;判断所述地震波加速度是否超过地震波加速度的临界值:若超过,则计算裂缝的扩展长度;根据所述扩展长度评价裂缝扩展后的稳定性。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并未考虑后缘裂缝的扩展,易造成计算误差和边坡的稳定性误判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01945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211449881.6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N2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方形桩低应变质量检测方法,其包括:(1)选择测点;(2)安装加速度传感器;(3)低应变测试系统调试;(4)激振及采样;(5)低应变测试信号处理及检验;(6)低应变测试信号分析和缺陷识别,若无缺陷反射峰,则判断桩身为完整,低应变检测结束;若有缺陷反射峰,则判断桩身可能存在缺陷,进入下一步;(7)得到桩身缺陷类型和位置。本发明能较佳地进行方形桩低应变质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90194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49881.6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N2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方形桩低应变质量检测方法,其包括:(1)选择测点;(2)安装加速度传感器;(3)低应变测试系统调试;(4)激振及采样;(5)低应变测试信号处理及检验;(6)低应变测试信号分析和缺陷识别,若无缺陷反射峰,则判断桩身为完整,低应变检测结束;若有缺陷反射峰,则判断桩身可能存在缺陷,进入下一步;(7)得到桩身缺陷类型和位置。本发明能较佳地进行方形桩低应变质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82490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78153.6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现浇大直径管桩装备的智能施工方法,属于岩土工程桩基装备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PCC桩基施工智能化程度较低的技术问题。它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前准备,对作业场地进行处理以及桩位确定;S2、设备安装与调试,安装智能现浇大直径管桩装备,将各模块与智能管桩设计平台相连接,通过I PCC桩智能控制系统进行自动导航与定位;S3、钻进过程,通过i PCC桩智能控制系统控制双层套管护壁模块、环形旋挖模块同步下压钻进施工指定深度;S4、混凝土浇筑过程,环形旋挖模块提升,通过i PCC桩智能控制系统控制混凝土浇筑模块浇筑混凝土,振动拔管成桩;S5、通过智能管桩设计平台对成桩质量进行实时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00034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916029.8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透明的多功能岩土体动力荷载系统及试验方法,该系统包括剪切箱、加载系统、成像系统、真空饱和系统和台面。所述剪切箱设置在台面上,包括若干透明叠环,其内部放有透明岩土体,还集成了真空饱和功能,并且叠环的限位措施摒弃了传统的限位杆,避免了叠环与限位杆碰撞引起的干扰。所述加载系统包括水平加载系统和竖直加载系统,用于给剪切箱施加水平和竖直荷载。所述成像系统包括激光发射器和相机,通过成像系统获取岩土体内部各部位在地震、交通、冲击等动力荷载下的变形破坏信息,实现了岩土体内部的变形破坏可视化,弥补了现有动力荷载系统只能获取岩土体外部表面变形特征的局限。
-
公开(公告)号:CN11805854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93222.3
申请日:2024-02-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溧阳智慧城市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降温头盔,涉及安全防护用品领域,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与佩戴者接触的内衬层,内衬层与外壳之间设置有缓冲层;外壳内设置有导热组件,导热组件包括冷凝板和若干蒸发杆,若干蒸发杆均匀间隔嵌设在内衬层,且若干蒸发杆分别与冷凝板连接,冷凝板嵌设于缓冲层,冷凝板上设置有降温组件,外壳的表面设置供能组件,供能组件与降温组件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在内衬里若干个蒸发杆,可以通过蒸发杆将盔体内部热量搬运至冷凝板处,再利用半导体制冷片吸热面降低冷凝板温度,利用半导体制冷片散热面热量吹出头盔,再不接触头部的情况下实现盔体内部降温,无需吹冷风,提高佩戴舒适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