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1268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96916.1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下航行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复合抗旋转偏移方法,包括用于水下航行器的抗旋转偏移耦合机构和抗旋转偏移功率稳定控制策略;抗旋转偏移耦合机构包括两个发射线圈组和一个接收线圈组,接收线圈组为环形结构,由六个分段线圈串联连接构成,相邻线圈的绕向相反,第一发射线圈组和第二发射线圈组分别由两个串联的线圈构成,同一组两个发射线圈绕向相同;抗旋转偏移功率稳定控制策略通过实时采集输出功率并计算输出功率变化率并调节两个逆变器的相位角实现输出功率稳定控制,其中第一逆变器驱动第一发射线圈组,第二逆变器驱动第二发射线圈组。本发明提高了系统旋转偏移容忍度,实现了不同旋转偏移角下输出功率的稳定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5580042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414609.4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的负载位置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的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原边控制器、高频逆变器、原边耦合机构、副边耦合机构和副边无源整流器,原边耦合机构包括补偿电感、并联补偿电容、串联补偿电容和发射线圈,副边耦合机构包括接收线圈和接收线圈,该方法包括步骤:采集原边耦合机构中并联补偿电容两端电压,衰减、移相后通过乘法器与原边逆变器中功率管Q1驱动信号相乘;乘法器输出信号经放大、偏置电路后输入低通滤波器得到直流电压Vsam;将直流电压Vsam经模数转换后输入原边控制器,与预设阈值进行双阈值滞环比较,判定车端接收线圈是否位于发射线圈上。本发明能够满足高动态响应要求同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91180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0497149.5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R3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极高温度下的碳化硅器件动态特性测试平台,包括PCB基板及镀银的氧化铝陶瓷基板,氧化铝陶瓷基板上设置有金属化DC+区域、金属化AC区域、金属化栅极区域及金属化开尔文源极区域,其中,金属化DC+区域上设置有待测SiC MOSFET及待测SiC肖特基二极管,其中,待测SiC MOSFET的栅极与金属化栅极区域相连接;将待测SiC MOSFET的源极与金属化开尔文源极区域相连接,待测SiC肖特基二极管的源极及待测SiC MOSFET的电源与金属化AC区域相连接,该平台能够将SiC器件的动态特性研究扩展至更宽的温度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0654253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1911074119.2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B60L53/12 , B60L53/122 , B60L58/10 , B60L53/20 , H02J5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最优效率的联合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充电电压控制环路及充电电流控制环路调节二次侧整流器的移相角,以控制电池的充电电压及充电电流;利用二次侧ZVS相角控制环路调节二次侧整流器的功角,以控制二次侧整流器的ZVS相角;利用一次侧ZVS相角控制环路调节一次侧逆变器的移相角,以控制一次侧逆变器的ZVS相角;确定系统当前工况,再通过扰动观测法调节一次侧逆变器的ZVS相角及二次侧整流器的ZVS相角,以自动寻找充电最优效率工作点,该方法在保持稳定的充电电压及充电电流的前提下,实现逆变器及整流器的ZVS,同时能够根据当前的工况,自动寻找最优传输效率的工作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391180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497149.5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R3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极高温度下的碳化硅器件动态特性测试平台,包括PCB基板及镀银的氧化铝陶瓷基板,氧化铝陶瓷基板上设置有金属化DC+区域、金属化AC区域、金属化栅极区域及金属化开尔文源极区域,其中,金属化DC+区域上设置有待测SiC MOSFET及待测SiC肖特基二极管,其中,待测SiC MOSFET的栅极与金属化栅极区域相连接;将待测SiC MOSFET的源极与金属化开尔文源极区域相连接,待测SiC肖特基二极管的源极及待测SiC MOSFET的电源与金属化AC区域相连接,该平台能够将SiC器件的动态特性研究扩展至更宽的温度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1682752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010437291.6
申请日:2020-05-2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2M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变压器的隔离型大降压比DC‑DC转换器,输入电源的正极与第一电容的正极及第一开关管的一端相连接,第一开关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关管的一端及第三电容的正极相连接,第三电容的负极与第一电感的一端及第四开关管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与负载电阻的一端及第二电感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容的负极与第二电容的正极、第二开关管的另一端、第二电感的另一端及第五开关管的一端相连接,第二电容的负极、输入电源的负极及第三开关管的一端均接地,第三开关管的另一端与第五开关管的另一端、第四开关管的另一端及负载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接,该转换器损耗较低,同时高效率、体积小、重量轻、电压变比较大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654253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1074119.2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B60L53/12 , B60L53/122 , B60L58/10 , B60L53/20 , H02J5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最优效率的联合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充电电压控制环路及充电电流控制环路调节二次侧整流器的移相角,以控制电池的充电电压及充电电流;利用二次侧ZVS相角控制环路调节二次侧整流器的功角,以控制二次侧整流器的ZVS相角;利用一次侧ZVS相角控制环路调节一次侧逆变器的移相角,以控制一次侧逆变器的ZVS相角;确定系统当前工况,再通过扰动观测法调节一次侧逆变器的ZVS相角及二次侧整流器的ZVS相角,以自动寻找充电最优效率工作点,该方法在保持稳定的充电电压及充电电流的前提下,实现逆变器及整流器的ZVS,同时能够根据当前的工况,自动寻找最优传输效率的工作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400220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037750.0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1L25/07 , H01L23/4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温环境的宽禁带功率模块的双面倒装封装结构,包括顶部陶瓷基板、底部陶瓷基板、第一SiC MOSFET器件、第二SiC MOSFET器件、第三SiC MOSFET器件、第四SiC MOSFET器件、第五SiC MOSFET器件、第六SiC MOSFET器件、第七SiC MOSFET器件、第八SiC MOSFET器件、第一钼柱、第二钼柱、第三钼柱、第四钼柱、第五钼柱、第六钼柱、第七钼柱、第八钼柱、第一金属引出端子、第二金属引出端子、第三金属引出端子、第四金属引出端子、第五金属引出端子、第六金属引出端子及第七金属引出端子,该结构具有高集成度、低寄生参数、高散热效率、高功率密度以及便于级联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641273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10519484.6
申请日:2020-06-0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冗余接收线圈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包含依次连接的直流输入模块、高频逆变电路、原边谐振电路,两个接收线圈串联连接各自的补偿电容构成两个副边谐振电路,两个谐振电路连接整流电路后并联连接后接滤波电容,滤波电容后接负载。本发明在正常工作时,两个接收线圈都可以捕获交变磁场产生交变电压,通过整流后同时向负载供电,增大了负载电流进而增加充电效率;相比传统单接收线圈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冗余接收线圈的设计还可以减少系统漏磁,减少对环境的电磁辐射;当副边任意一接收线圈发生故障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依然能够保证接收端设备的正常工作,两接收线圈的设计保证系统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0758132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910985007.6
申请日:2019-10-1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B60L53/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最优化效率的变角移相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充电电压/充电电流环路控制副边有源整流器的充电电压/充电电流,通过ZVS相位环路控制副边有源整流器的ZVS相角,通过扰动观测方法自动寻找充电最优效率工作点,该方法能够在保持稳定的充电电压/充电电流的前提下,实现逆变器及整流器的ZVS,同时自动寻找最优传输效率的理想工作点,且可靠性较高,成本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