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养护用加劲盖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320693U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323318891.9

    申请日:2023-12-06

    Abstract: 一种桥梁养护用加劲盖,其套设于垫石顶部,该加劲盖包括:套设于垫石侧壁的环状侧板,其一侧设有用于注入高强砂浆的压浆嘴;设于垫石顶部、与环状侧板端部焊接为一体的盖板,其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冒气口;设于环状侧板远离盖板的一端的密封环,其与垫石、环状侧板、盖板形成用于容纳高强砂浆的环状间隙。该加劲盖套设于垫石顶部,与支座通过胶粘实现固定连接,在更换时,仅需通过对胶粘部位进行加热等方式,即可实现支座与桥梁上下部分的分离,从而快速完成支座的更换,且在更换过程中,不会对桥梁、垫石等产生损伤。

    一种桥梁用梁体横向纠偏复位施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7733800U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21887321.4

    申请日:2022-07-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梁用梁体横向纠偏复位施工结构,包括待纠偏的一联梁体和多个盖梁和横向纠偏复位装置,横向纠偏复位装置包括多个顶升滑移机构和顶升顶推滑移机构,顶升顶推滑移机构包括支撑板、固定反力架和滑动反力架,滑动反力架包括第二滑动板和反力支撑架,固定反力架与反力支撑架之间安装有顶推千斤顶,第二滑动板与梁体之间安装有第二顶升千斤顶,安装在任意一个梁体下方的多个顶推千斤顶的顶推方向均与任意一个梁体的偏转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横向纠偏复位装置,且横向纠偏复位装置包括多个顶升滑移机构和多个顶升顶推滑移机构,利用横向纠偏复位装置能够实现对产生横向滑移的一联梁体进行纠偏复位。

    一种钢混组合结构预制桥面板快速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2575256U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20574995.1

    申请日:2024-03-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混组合结构预制桥面板快速连接结构,包括多个沿桥梁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预制桥面板,预制桥面板的纵向端部设置有倒L形桥面板侧钢板,倒L形桥面板侧钢板的水平板搭接在台阶口上、竖直板内侧面与纵向钢筋焊接,倒L形桥面板侧钢板的竖直板底部低于预制桥面板底部,相邻两个倒L形桥面板侧钢板的水平板顶部焊接有侧钢板覆盖钢板,相邻两个倒L形桥面板侧钢板的竖直板下部通过多个高强螺栓连接,相邻两个预制桥面板通过侧钢板接缝层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工厂预制好的桥面板端部安装倒L形桥面板侧钢板,施工现场相邻两块桥面板采用上焊下栓的连接方式,中部空隙采用聚合物砂浆的方式连接牢固,能够加快施工进度,质量易于控制。

    一种钢混组合悬臂浇筑混凝土桥面板支撑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2332506U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21157948.3

    申请日:2024-05-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混组合悬臂浇筑混凝土桥面板支撑结构,包括:用于支撑混凝土浇筑的桥面板的外部支撑组件和内部支撑组件,外部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箱梁顶部的钢梁钢顶板和与钢梁钢顶板连接的底模钢板,钢梁钢顶板的两侧设置底模钢板,底模钢板的两侧悬臂端均连接有侧模钢板,底模钢板的纵向两端均连接有端模,钢梁钢顶板和底模钢板顺桥向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加劲肋;内部支撑组件包括多个顺桥向设置的受拉钢筋,受拉钢筋的一端与底模钢板的一侧悬臂端连接,受拉钢筋的另一端与底模钢板的另一侧悬臂端连接,受拉钢筋的两端均通过连接钢筋与对应侧的侧模钢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简化桥面板的施工步骤,并缩短施工周期。

    一种用于大跨径连续箱梁的体外预应力钢束锚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410589U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20338211.0

    申请日:2023-0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大跨径连续箱梁的体外预应力钢束锚固装置,包括设置在箱梁内的支撑组件和设置在支撑组件上用于固定体外预应力钢束的锚固组件,支撑组件通过连接组件与箱梁连接;连接组件包括上连接钢板、下连接钢板和侧连接钢板;支撑组件包括多个相互垂直布设的横向加劲板与纵向加劲板,锚固组件包括锚具和密封筒。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组件,不仅增大箱梁了的整体受力性能,还便于安装锚固组件,实现对多根体外预应力钢束的固定,从而将多根体外预应力钢束的锚固力同时传递给箱梁的顶板、腹板和底板,优化了箱梁的局部受力性能,使得大跨径箱梁与多根体外体外预应力钢束的锚固更加紧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