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79048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1074437.X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B60W20/40 , B60W40/06 , B60W40/105 , B60W40/12 , B60W5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合动力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模式切换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包括:获取车辆的前后轮距、每个时刻车辆的瞬时车速以及前后轮的振动信号值;得到每个时刻前轮对应的振动系数;根据每个时刻前轮对应的振动系数以及对应的前后轮响应时延从所有时刻中筛选出车辆驶入坑洼路段时刻以及车辆驶出坑洼路段时刻;根据车辆驶入坑洼路段时刻以及车辆驶出坑洼路段时刻自动切换动力模式。本发明通过分析车辆的减震弹簧在制动时刻与驶入驶出坑洼路段的实时振动信号特征差异以及车辆驶入及驶出坑洼路段的可能时刻进而自动切换车辆的动力模式以适应坑洼凹凸路段,提高了车辆动力模式切换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5805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671311.4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G01N5/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毛细吸水实验装置及毛细吸水实验方法,所述毛细吸水实验装置包括:水箱、水平布置在所述水箱内的托板、相对所述水箱固定的支架、压板、调节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压板、所述调节机构以及所述固定机构均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压板水平布置在所述托板上方,所述调节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压板上下移动以改变所述压板的高度位置,所述固定机构能够将所述压板固定在目标高度位置。进一步还包括自动补水机构,所述自动补水机构通过浮子和传动结构让密封活塞与液面联动,使密封活塞的行程由液面的升降量决定,能够实现自动补水和补水量的自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10561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873276.X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导热系数气凝胶浆料改性珊瑚砂混凝土,由包括以下物料的原料制备得到:水泥、水、珊瑚砂、硅灰、膨胀剂、减水剂、聚丙烯纤维和气凝胶浆料。本发明通过将气凝胶浆料加入到珊瑚砂混凝土中,在保证珊瑚砂混凝土机械力学性能同时,进一步增强珊瑚砂混凝土的热性能,解决珊瑚砂混凝土在高温高湿地区作为建筑围护结构材料使用的绝热性能差问题,在降低建筑能耗的同时也为客户提供更加舒适的室内物理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798498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08787.9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nventor: 王德莉 , 刘超 , 姚继涛 , 王艳 , 张晓燕 , 韦玮 , 胡玉坤 , 李晨莹 , 张梦 , 王圆点 , 刘嘉佑 , 杨雯 , 李霁 , 吴炳增 , 李玥 , 牛亚茹 , 张星雨 , 姚婷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仿生混合动力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仿生动力学系统的混合动力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采集仿生混合动力系统的运行数据,对仿生混合动力系统的运行规律进行分析,考虑不同的需求下,仿生混合动力系统的仿生动力控制特性,自适应构建电动机功率‑做功效率曲线、发动机功率‑燃油效率曲线;基于功率调节前后的动力源的提供的动力变化以及动力分配规则自适应构建粒子群算法中的适应度函数,结合粒子群算法完成混合动力仿生系统的功率分配优化。本发明旨在将仿生动力学与混合动力学相结合,提升粒子群算法的寻优能力,进而提高混合动力仿生控制的效率与能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8498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408787.9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nventor: 王德莉 , 刘超 , 姚继涛 , 王艳 , 张晓燕 , 韦玮 , 胡玉坤 , 李晨莹 , 张梦 , 王圆点 , 刘嘉佑 , 杨雯 , 李霁 , 吴炳增 , 李玥 , 牛亚茹 , 张星雨 , 姚婷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仿生混合动力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仿生动力学系统的混合动力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采集仿生混合动力系统的运行数据,对仿生混合动力系统的运行规律进行分析,考虑不同的需求下,仿生混合动力系统的仿生动力控制特性,自适应构建电动机功率‑做功效率曲线、发动机功率‑燃油效率曲线;基于功率调节前后的动力源的提供的动力变化以及动力分配规则自适应构建粒子群算法中的适应度函数,结合粒子群算法完成混合动力仿生系统的功率分配优化。本发明旨在将仿生动力学与混合动力学相结合,提升粒子群算法的寻优能力,进而提高混合动力仿生控制的效率与能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79048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74437.X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B60W20/40 , B60W40/06 , B60W40/105 , B60W40/12 , B60W5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合动力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模式切换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包括:获取车辆的前后轮距、每个时刻车辆的瞬时车速以及前后轮的振动信号值;得到每个时刻前轮对应的振动系数;根据每个时刻前轮对应的振动系数以及对应的前后轮响应时延从所有时刻中筛选出车辆驶入坑洼路段时刻以及车辆驶出坑洼路段时刻;根据车辆驶入坑洼路段时刻以及车辆驶出坑洼路段时刻自动切换动力模式。本发明通过分析车辆的减震弹簧在制动时刻与驶入驶出坑洼路段的实时振动信号特征差异以及车辆驶入及驶出坑洼路段的可能时刻进而自动切换车辆的动力模式以适应坑洼凹凸路段,提高了车辆动力模式切换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220336748U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21897910.5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能够上翻和翻转的窗结构,所述窗结构包括窗户、翻转框、上翻框和固定框,所述窗户安装于所述翻转框,所述翻转框的中部与所述上翻框的中部可旋转连接,所述上翻框的顶部与所述固定框的顶部可旋转连接。本申请提供的窗结构解决了传统翻转窗无法安装纱窗的问题。另外,本申请提供的窗结构既具有传统翻转窗便于清洁的优点还具有传统上翻窗开启状态下能避免雨水大量侵入室内的优点,而且当将上翻框和翻转框调整到呈一定夹角的位置时,阳光主要从翻转框和上翻框夹角进入室内,所以在通风的同时能达到较好的遮阳效果,并且,可以通过改变翻转框和上翻框的夹角来满足不同的遮阳需求。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