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1247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457555.2
申请日:2024-04-16
申请人: 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储能科研院
IPC分类号: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28 , G06V10/56 , G06N3/0464 , G06V10/25 , G06N3/08
摘要: 本发明属于开关合闸判断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开关合闸状态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开关本体侧安装用于指示开关动触头位置信息的辅助特征装置,辅助特征装置包括预制在动侧支撑上的观察孔和设置在动触头末端的位置指示板;位置指示板具有颜色特征;获取开关实时图像,提取关键特征区域,进行预处理后,得到关键特征区域二值图像;将关键特征区域二值图像输入训练好的多层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识别判断,输出开关是否合闸到位的结果。将关键特征区域二值图像输入训练好的多层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识别判断,能够减少模型输入特征维度和大小,减少算法模型识别过程中的计算量;且本发明提出的多层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在实际应用时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711667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53809.6
申请日:2023-08-21
申请人: 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储能科研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质量触头导向装置及工作方法,属于高压电器技术领域,装置包括动触头、动侧支座、静侧支座、导向单元及运动单元;所述动侧支座与静侧支座同轴安装固定在高压电器上,动侧支座靠近静侧支座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动侧触指,静侧支座靠近动侧支座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静侧触指;所述动触头位于动侧支座的内部,动触头与动侧支座通过导向单元进行连接;所述运动单元穿过动侧支座与动触头进行连接,带动动触头进行伸缩运动。本装置结构简单,导向精度高,触头合分闸操作平稳,提高了电接触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3626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1092554.4
申请日:2023-08-28
申请人: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储能科研院 , 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力型电接触结构及相序转换开关,属于开关设备领域,包括动触头和支座,支座安装有多个单片触指形成触指座,即动触头通过多个单片触指与支座实现电接触连接;为了保证每个触指与动触头均具有一致的接触压力,采用每个单片触指与支座独立相连的方式;每个单片触指单独安装,能够根据产品通流大小确定触指数量,易于调整,避免了将所有触指或多片触指整体设计,降低了设计、制造以及装配的难度;采用本自力型电接触结构,实现了大电流的作业环境下的灵活高效装配与拆卸;本结构原理简单,通用性和可靠性强,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21247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457553.3
申请日:2024-04-16
申请人: 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储能科研院
摘要: 本发明属于高压开关设备智能监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开关分合闸状态识别方法,将分闸和合闸识别的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可精确判断出开关是合闸到位、分闸到位,或是处于中间状态,一次判断识别就能整体判断开关的准确状态。在合闸识别时,设计了开关本体侧辅助特征装置,包括具有颜色特征的位置指示板和在动侧支撑上开的观察孔,方便后期图像处理时进行计算和识别。在分闸识别时,以动触头边缘作为关键特征,建立标准图像边缘曲线数据矩阵,构建包络区域并对实时图像进行边缘数据矩阵占比计算,进而判断开关是否分闸到位。解决了现有开关状态识别方法存在的阈值范围确定困难及机器学习模型适应性不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5941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94115.7
申请日:2023-08-28
申请人: 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储能科研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调节功能传动机构和方法,属于开关设备领域,包括传动轴上套设的至少三个支撑座,其中,支撑座采用外轮廓为球面的调节环,与支座的圆柱孔形成配合,使其具有自调节功能;工作时,三相开关的支撑点由于制造公差积累的原因,可能不在同一平面上,会导致转轴和支撑座产生侧向力;因此,本机构中采用了球面与圆柱面接触配合的方式,能够使得调节环外轮廓与圆柱孔之间在一定的空间内转动,从而缓解不同支撑点之间由于高度差产生的侧向力,避免了传动轴和支撑座之间产生单侧磨损,进而提高了运动机械的使用寿命;本机构的结构和原理简单,便于拆装,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88527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123174.7
申请日:2024-08-15
申请人: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储能科研院
发明人: 彭煜民 , 张豪 , 赵增涛 , 陈满 , 张学峰 , 李贻凯 , 李乐卿 , 王育瑾 , 明玲玲 , 阳曦鹏 , 周宇鹏 , 黄凡旗 , 李卓奕 , 贺儒飞 , 文超 , 彭涛 , 李尧 , 刘艳 , 钟建栩 , 王文辉 , 马一鸣 , 梁子航 , 黄锦华 , 梁莉雪 , 刘强 , 孙传合 , 陈丹琪 , 胡列豪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力计算任务重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涉及电力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检测到命令列表中存在重跑命令的情况下,确定重跑命令针对的电力计算任务和电力计算任务对应的重跑时间点;获取电力计算任务在重跑时间点之后的任务数据流;将重跑命令和任务数据流存储至待重跑电力计算任务所属的电力计算任务集合对应的消息队列中;电力计算任务集合包括多个具有相同任务类型的电力计算任务;从消息队列中取出待重跑电力计算任务的重跑命令和任务数据流,将重跑命令作为命令流,将任务数据流作为数据流,基于命令流和数据流对待重跑电力计算任务进行重跑。采用本方法能够实现电力计算任务的重跑。
-
公开(公告)号:CN11875940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40355.2
申请日:2024-07-15
申请人: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储能科研院
IPC分类号: G01R31/392 , G01R31/367 , G01R31/378 , G01R31/36 , G06F18/23213 , G06F18/24 , G06N3/0464 , G06N3/044 , G06N3/0499 , G06N3/09 , G06N3/126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锂电池循环寿命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该方法可以包括获取锂电池在不同老化测试标准下的电池衰减数据;电池衰减数据包括充电过程和放电过程的电压、电流和温度数据;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充电过程的电压、电流和温度数据进行分类;对分类后的充电过程的电压、电流和温度数据进行机理特征信息和数据特征信息提取;利用神经网络对数据特征信息进行特征信息扩展,得到电池多维度数据特征信息;将电池多维度数据特征信息和机理特征信息输入至预设全连接神经网络模型,确定电池循环寿命预测结果。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锂电池循环寿命预测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00317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488025.4
申请日:2024-04-23
申请人: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储能科研院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馈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协同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抽水蓄能技术领域,系统中设置有机组协同控制器,以及与机组协同控制器分别通信连接的机组监控系统、调速器控制器和交流励磁调节器,且设置机组协同控制器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人机交互模块、第一交换机和变送器,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和人机交互模块均与第一交换机电连接,变送器分别与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电连接,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通过冗余光纤连接;其中,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分时工作;通过上述结构的双馈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协同控制系统,能够改善机组发电工况运行状态、并使水泵工况负荷可调,从而满足水力发电系统中频繁改变转速和开度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572777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1001567.0
申请日:2024-07-25
发明人: 彭煜民 , 张学峰 , 邹贵林 , 李贻凯 , 张宇筠 , 李尧 , 马一鸣 , 陈满 , 贺儒飞 , 王文辉 , 李勇琦 , 张豪 , 黄凡旗 , 高宁 , 胡玲洁 , 李祯 , 丁雪霏 , 余海翔 , 曾文龙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发电电动机能量回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该发电电动机能量回收系统包括发电机断路器、变流器并网开关、网侧变流器、能量传输开关、机侧变流器、励磁装置、灭磁开关和控制器。其中,控制器用于根据发电电动机能量回收需求,控制与控制器连接的发电机断路器、变流器并网开关、能量传输开关、灭磁开关、网侧变流器、机侧变流器和励磁装置处于与发电电动机能量回收需求对应的工作状态。该系统能够实现发电电动机的能量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5119450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210695738.9
申请日:2022-06-17
申请人: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储能科研院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仿生的人造侧线系统及其操作方法,涉及人造侧线技术领域,包括基板和感知器本体,基板一侧表面开设有限位方槽,感知器本体位于限位方槽内侧,感知器本体一侧设有与基板固定的支撑横板,感知器本体外侧设有活动密封机构,支撑横板靠近感知器本体一侧两端均设有缓冲组件。本发明结构合理,条理清晰,使得对感知器本体拆卸更加便捷,减少了拆卸检修感知器本体的麻烦,提升了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避免了现有人造侧线感知器的拆卸极为麻烦,当感知器需要进行检修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拆卸,费时费力,增大了人造侧线感知器拆卸不便的问题,同时使得感知器本体在工作时更加的稳定,延长了感知器本体的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