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0080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162458.5
申请日:2025-02-14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程机械的液力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融合悬链线和摆线的液力变矩器叶片参数化设计方法,本发明创新性地将悬链线和摆线应用于叶片设计中;通过使用悬链线构造叶片的骨线,以及应用摆线来设计叶片的厚度分布曲线,全面参数化了叶片形状,从而便于叶片的精确设计;此外,此方法克服了传统叶片设计在曲率连续性和灵活性方面的局限,显著拓宽了液力变矩器的性能可调范围,提高了液力变矩器的传动效率和功率密度;通过精确设计的叶片形状,减少了叶轮流道中的流动损失,延长了叶片的使用寿命,为液力变矩器高性能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47559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20038.9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17/11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程机械的液力辅助制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CST函数的缓速器弯曲叶片参数化造型方法,利用CST函数构造单元叶片骨线和单元叶片厚度分布曲线,依据循环圆设计曲线,将单元厚度分布曲线叠加于单元叶片骨线实现单元叶片吸力面压力面曲线的构造,最后将单元叶片曲线进行旋转缩放操作得到真实的弯曲叶片曲线;最终将二维叶片型线通过保角变换映射到三维空间构造出液力缓速器三维叶片实体以及液力缓速器三维叶轮模型。本发明可实现缓速器叶型快速设计、制动性能快速宽域调节、高制动功率密度设计的功能,有利于加快缓速器在制动领域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66945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932947.X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程机械的液力辅助制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主动流动控制技术的缓速器及空损抑制控制系统;缓速器包括罩轮、输入轴及同轴设在罩轮内的转子与定子,转子与输入轴固定连接;当缓速器处于充液制动工况时,定子通过上活塞的油路控制与缓速器定子罩轮进行固定连接,定子通过下活塞的油路控制与输入轴进行分离,导致转子和定子之间形成最大的滑差,为缓速器提供最大的制动力矩,实现快速制动;当缓速器处于排油空载工况时,定子通过上活塞的油路控制与缓速器定子罩轮分离,定子通过下活塞的油路控制与输入轴进行连接,实现缓速器转子和定子的同转速传动,减小缓速器内部的空气循环流动,极大程度地降低了液力缓速器的空载功率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738677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31980.9
申请日:2023-1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力传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主动流动控制型液力变矩器用导轮组件及液力变矩器;液力变矩器包括泵轮组件、涡轮组件和导轮组件;导轮组件包括导轮本体及导轮叶片切向射流油路的定位机构;导轮本体包括导轮内环壳体、导轮外环壳体以及多个导轮叶片;各个导轮叶片上开设有弧形通槽,弧形通槽的第一侧槽开口设于导轮叶片的第一侧壁并紧贴导轮外环壳体,弧形通槽的第二侧槽开口设于导轮叶片的第二侧壁并紧贴导轮内环壳体,两侧槽开口之间为弧形通槽出口并开设于导轮叶片的吸力面;导轮外环壳体中设有与各弧形通槽对应连通的第一油路,定位机构中设有第二油路,第一油路通过第二油路与外部注油机构连接。本发明有利于提高对液力变矩器内空化的抑制程度,同时有利于提升液力变矩器的性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