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5734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0336792.9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奉建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重庆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方案属于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围岩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隧道开挖出渣后及时施作开挖分部的表层支护;步骤二:用钻孔应力计确定高地应力;步骤三:在测定的高地应力软岩区上方硬岩区域内,施作高预紧力锚索将作用于软岩上的表层硬岩悬吊在更深层硬岩中;步骤四:对软岩施作预应力锚杆,并用W钢带连接锚固端头形成整体。本方法在高地应力区段上,对作用在软岩上的硬岩采取高预紧力锚索悬吊在更深层硬岩中,显著降低了软岩所受的外部作用,保持软岩的物理力学参数,维持软岩岩体的完整性,控制隧道变形量,减少二衬荷载。
-
公开(公告)号:CN11501281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724665.1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 重庆奉建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为一种钻爆法钻孔设备,具体为一种岩体随钻参数实时采集钻孔系统及钻孔方法;放置于岩体钻孔中,包括钻孔装置和控制装置;钻孔装置与控制装置配合连接,钻孔装置包括钻杆总成以及与钻杆总成连接的钻机和钻头,钻杆总成包括第一钻杆和随钻传感钻杆,第一钻杆内设置有横向空腔,随钻传感钻杆沿所述横向空腔设置;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和数据获取模块,钻机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与数据获取模块通信连接;随着我国隧道建设的发展,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本发明通过优化钻孔装置实时测试前方掌子面岩石参数和岩体完整性,并确定掌子面围岩级别、快速调整和优化支护参数,提高了施工安全性与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10006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210767691.2
申请日:2022-07-01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 重庆奉建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亮度提取的隧道出入口行车视距计算方法,包括:通过获取隧道出入口的初始图像,并进行滤波处理,得到目标图像,提取目标图像的三原色分量,计算得到像素点亮度;设定计算区域,采用恒定间隔像素计算方法,获取计算区域像素的算数平均数,并筛选出目标像素;基于目标像素的像素点亮度,计算得到目标图像亮度,分别获取隧道出入口的历史亮度值和对应行车视距,通过回归模型进行回归计算,获取隧道出入口的亮度值与行车视距的相关性模型;根据目标图像判断车辆位置,并将目标图像亮度输入对应的相关性模型,获取隧道出入口的行车视距。本发明实现了对隧道出入口行车视距的测量计算,提高了隧道出入口的驾驶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0006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67691.2
申请日:2022-07-01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 重庆奉建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亮度提取的隧道出入口行车视距计算方法,包括:通过获取隧道出入口的初始图像,并进行滤波处理,得到目标图像,提取目标图像的三原色分量,计算得到像素点亮度;设定计算区域,采用恒定间隔像素计算方法,获取计算区域像素的算数平均数,并筛选出目标像素;基于目标像素的像素点亮度,计算得到目标图像亮度,分别获取隧道出入口的历史亮度值和对应行车视距,通过回归模型进行回归计算,获取隧道出入口的亮度值与行车视距的相关性模型;根据目标图像判断车辆位置,并将目标图像亮度输入对应的相关性模型,获取隧道出入口的行车视距。本发明实现了对隧道出入口行车视距的测量计算,提高了隧道出入口的驾驶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57347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36792.9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奉建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重庆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方案属于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围岩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隧道开挖出渣后及时施作开挖分部的表层支护;步骤二:用钻孔应力计确定高地应力;步骤三:在测定的高地应力软岩区上方硬岩区域内,施作高预紧力锚索将作用于软岩上的表层硬岩悬吊在更深层硬岩中;步骤四:对软岩施作预应力锚杆,并用W钢带连接锚固端头形成整体。本方法在高地应力区段上,对作用在软岩上的硬岩采取高预紧力锚索悬吊在更深层硬岩中,显著降低了软岩所受的外部作用,保持软岩的物理力学参数,维持软岩岩体的完整性,控制隧道变形量,减少二衬荷载。
-
公开(公告)号:CN115114784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210748084.1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 重庆奉建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信息论的隧道毗邻互通路段出口标志设置方法,包括:根据标志牌要素的重要程度,对若干要素进行赋值,得到综合判断矩阵,根据综合判断矩阵计算得到标志牌各要素的权重;根据信息论将标志牌上的要素进行量化,得到标志牌的有效信息量;根据隧道信息设计标志牌的最大尺寸,采用三维仿真软件对隧道和标志牌进行建模,获取若干模拟标志牌,并对若干模拟标志牌进行试验,获取对应的视认时间和调查信息;根据视认时间和调查信息,获取标志牌的最优设计样式,并进行隧道毗邻互通路段的出口标志设置。本发明能够在满足隧道尺寸的前提下对标志牌的尺寸、信息量进行有效设计,使得驾驶员能够进行有效视认,快速明确前方位置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5114784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48084.1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 重庆奉建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信息论的隧道毗邻互通路段出口标志设置方法,包括:根据标志牌要素的重要程度,对若干要素进行赋值,得到综合判断矩阵,根据综合判断矩阵计算得到标志牌各要素的权重;根据信息论将标志牌上的要素进行量化,得到标志牌的有效信息量;根据隧道信息设计标志牌的最大尺寸,采用三维仿真软件对隧道和标志牌进行建模,获取若干模拟标志牌,并对若干模拟标志牌进行试验,获取对应的视认时间和调查信息;根据视认时间和调查信息,获取标志牌的最优设计样式,并进行隧道毗邻互通路段的出口标志设置。本发明能够在满足隧道尺寸的前提下对标志牌的尺寸、信息量进行有效设计,使得驾驶员能够进行有效视认,快速明确前方位置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604613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652705.2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奉建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重庆鲁汶智慧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IPC: G01H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跨度轨道交通桥梁的振动监测系统及方法,涉及桥梁结构健康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子系统一,引桥振动监测子系统;子系统二,主桥有线传感子系统;子系统三,主桥无线传感子系统;子系统四,数据处理终端子系统。本发明通过同时采用有线与无线传感器分别监测不同的适用监测测点,丰富大跨度轨道交通桥梁的监测测点数量,提高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数据完整性,可有效实现被压缩的列车桥梁监测振动数据的特征补偿,保障无线监测数据的完整、可靠;解决了现有单一有线监测方式,造成人力与材料成本高,单一无线监测方式,对于大跨度桥梁等高自振周期、低自振频率的结构表现较差的问题。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