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4811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78157.6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 重庆通力高速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隧道衬砌空洞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将声波发生装置和测振仪放置在待测物体前,且声波发生装置与待测物体之间的距离小于测振仪与待测物体之间的距离,将声波发生装置与测振仪连接并调节激励音波频率;S200、测振仪对待测物体进行网格划分、测振仪对检测时间进行设置后,声波发生装置对待测物体发出定向声波,测振仪对待测物体上的网格点进行扫描式检测并生成相对应的特征波形样本信号;S300、调节测振仪和声波发生装置的检测位置,重复步骤S100和步骤S200,直至将待测物体检测完毕;S400、根据步骤S300获得的数据,计算出待测物体的自动振动幅值、多普勒频移、谱熵和空间谱熵。
-
公开(公告)号:CN118348114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0578157.6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 重庆通力高速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隧道衬砌空洞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将声波发生装置和测振仪放置在待测物体前,且声波发生装置与待测物体之间的距离小于测振仪与待测物体之间的距离,将声波发生装置与测振仪连接并调节激励音波频率;S200、测振仪对待测物体进行网格划分、测振仪对检测时间进行设置后,声波发生装置对待测物体发出定向声波,测振仪对待测物体上的网格点进行扫描式检测并生成相对应的特征波形样本信号;S300、调节测振仪和声波发生装置的检测位置,重复步骤S100和步骤S200,直至将待测物体检测完毕;S400、根据步骤S300获得的数据,计算出待测物体的自动振动幅值、多普勒频移、谱熵和空间谱熵。
-
公开(公告)号:CN11786896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212420.X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交通大学 , 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F1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岩溶隧道突泥涌水逃生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设于隧道内的二衬台车、设于隧道拱肩的避险平台以及用于将避险平台上的工人转移至二衬台车上的转移机构,避险平台悬空于隧道内,避险平台连接有爬梯,转移机构包括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包括设于二衬台车上方的主动轮以及设于避险平台上方的从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缆索,转移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传动装置的驱动装置以及用于固定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固定装置;本发明通过设置避险平台,工人能够迅速暂时转移至避险平台上,再利用转移机构将其转移至二衬台车上,有效缓解了现有逃生方式由于水量大、速度快而无法及时转移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6728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443788.7
申请日:2024-04-13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方案属于隧道物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随钻物探装置及方法,步骤如下:S1:选取掌子面特定位置通过激光定位,运用钻杆向前钻进;S2:钻杆向前钻进后,通过发射换能器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产生声波,声波在钻孔周边地层围岩中传播,遇到不良地质体反射,最后被接收系统采集接收并储存;S3:采集的数据经过处理,可获得掌子面前方地层围岩介质声波传播速度和幅度等信息,用于评价掌子面前方地层特性……S5:达到要求探测距离深度后,拔出钻杆,取出管节。向前掘进一定距离后,重复S1步骤。解决了施工前无法对隧道的施工区域及附近的复杂不良地质分布情况进行识别和定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67288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0443788.7
申请日:2024-04-13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方案属于隧道物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随钻物探装置及方法,步骤如下:S1:选取掌子面特定位置通过激光定位,运用钻杆向前钻进;S2:钻杆向前钻进后,通过发射换能器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产生声波,声波在钻孔周边地层围岩中传播,遇到不良地质体反射,最后被接收系统采集接收并储存;S3:采集的数据经过处理,可获得掌子面前方地层围岩介质声波传播速度和幅度等信息,用于评价掌子面前方地层特性…… S5:达到要求探测距离深度后,拔出钻杆,取出管节。向前掘进一定距离后,重复S1步骤。解决了施工前无法对隧道的施工区域及附近的复杂不良地质分布情况进行识别和定位的问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