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7014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28404.5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输电线路覆冰类型监测的模拟导线覆冰密测量装置及系统,其中,模拟导线覆冰密测量装置包括模拟导线、温度监测单元、距离监测单元、称重单元、驱动单元及数据处理单元;该发明通过采用与被测线路相同型号的模拟导线,然后将模拟导线安装在被测线路所在区域内,并模拟被测量导线的状态;再通过驱动模拟导线旋转使覆冰均匀附着在模拟导线上,形成圆柱形覆冰,不但可以简化覆冰体积计算,还可提高覆冰体积的计算准确性,从而提高覆冰密度的计算准确性,进而保证提高覆冰类型的判断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53691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110630255.6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防灾减灾中心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关于重覆冰地区无避雷线输电线路击杆率的计算方法,步骤为:1)获取重覆冰地区输电线路相关参数;2)根据重覆冰地区输电线路相关参数,将重覆冰地区划分为若干子区域;3)分别计算杆塔(1)、大地和导线(2)的击距;4)确定杆塔(1)、大地和导线(2)的引雷面;5)计算每个子区域中输电线路的平均击杆率。本发明将雷电流幅值与击杆率联系了起来,在对雷电的放电特性深入研究的前提下,依托实际线路的雷击数据,通过电气几何模型原理计算击距从而获得杆塔及导线的引雷面积,这样得到的击杆率更加符合实际线路的变化情况,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在山区重覆冰地区取消避雷线情况下的输电线路的击杆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040594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165404.X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2G7/16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覆冰扭转抑制和电磁脉冲的架空线路除冰系统,涉及电网安全控制技术领域,除冰系统包括固定连接在架空线路单导体上的覆冰扭转抑制系统和电磁脉冲除冰系统;覆冰扭转抑制系统,能够抑制架空线路单导体发生覆冰扭转,促使导体表面形成如飞机机翼一般形状的更容易去除的翼形冰,该种形状的冰层由于没有完全包裹住导体,冰层自身重力和覆冰环境风激励对其脱落具有促进作用,再使用电磁脉冲除冰系统通过电磁脉冲的方式使翼形冰从架空线路上剥离。相较于加热的方式,该系统提供的方法能耗低,相较于人工等形式,该系统提供的方法效果好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669287B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011603350.9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重庆地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电气设备温度监测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变色标签的颜色变化来反映目标电气设备的温度变化,通过机器识别变色标签的颜色来自动获取所述颜色对应的温度值,并经所述温度值与预设的温度警示阈值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需要报警,从而实现对目标电气设备温度的实时自动监测,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监测精度和监测效率,有效避免电气设备因温度过高,为即时发现处理而引发的故障,提高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156282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110453324.0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海拔地区27.5kV牵引系统隧道空气间隙距离确定方法,包括:构建27.5kV牵引系统隧道‑接触网空气间隙试验系统,对铁路接触网进行空气间隙放电,并构建铁路接触网的闪络电压与空气参数关系模型,根据铁路接触网的闪络电压与空气参数关系模型确定出电压相关常数;构建27.5kV牵引系统隧道‑接触网空气间隙模型,根据电压相关常数以及27.5kV牵引系统隧道‑接触网空气间隙模型确定出高海拔地区27.5kV牵引系统隧道空气间隙距离,能够准确地确定出高海拔地区的铁路隧道中接触网的空气间隙距离,从而为铁路接触网的布置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79610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74708.1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张力的输电线路覆冰截面气动阻力系数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输电线路在无风和无覆冰状态下的端部张力Hsd和环境温度Tsd;S2.获取输电线路在覆冰后且无风状态下的端部张力H1和环境温度T1,并基于无风和无覆冰状态下的端部张力Hsd和环境温度Tsd以及在覆冰后且无风状态下的端部张力H1和环境温度T1确定出单位长度的输电线路的冰重载荷qi;S3.获取在有风状态下的风速,并在当前风速时刻获取输电线路具有覆冰时的端部张力H2和环境温度T2,并基于无风和无覆冰状态下的端部张力Hsd和环境温度Tsd以及端部张力H2和环境温度T2确定出单位长度的输电线路的综合载荷q;S4.基于综合载荷q以及冰重载荷qi确定出单位长度的输电线路所受的风载荷qw;S5.基于缝在载荷qw计算输电线路覆冰截面气动阻力系数CD。
-
公开(公告)号:CN11590669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67942.4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3/1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垭口、峡谷地形风速场的数值模拟方法,通过考虑垭口和峡谷地形环境参数以及山体表面的网格粗细情况,优化计算域的三维计算模型,对峡谷和垭口模型的风速场进行模拟,分析了风速场和地形参数的关系。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S1:将单山山体外轮廓选取余弦型曲线;在单山的基础上进行拉伸,构成山脉,设定两条山脉的距离,当山脉距离大于山体直径则构成垭口地形,反之则构成峡谷地形。S2:根据山体的三维计算模型尺寸建立足够大的长方体计算域,定义入口边界条件和湍流积分尺度,湍流模型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5640718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236591.3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 G06F30/23 , H02G7/16 , G06F111/10 , G06F113/04 , G06F113/1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梁单元的覆冰导线脱冰跳跃ANSYS数值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输电塔钢架结构和导线分裂数,选取梁单元类型;建立整体坐标系,以塔高为y轴方向,横担挂线为z轴方向,横担外挑方向为x轴方向来建立输电塔模型;S2:进行输电导线自重弧垂找形,确定输电导线在自重作用下达到平衡状态的初始位移形态;S3:确定覆冰荷载,进行覆冰自重静力计算,确定输电导线在覆冰自重下达到平衡状态的位移,即覆冰静平衡位置,导线振幅最大值与覆冰静平衡位置的差值即为跳跃高度;S4:采用改变密度方法模拟输电导线的覆冰和脱冰过程;通过改变所有单元材料密度模拟每段输电线路导线单元上均匀覆冰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42035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0554761.6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G17/00 , G01K13/024 , G01N5/02 , G01P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覆冰实时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它包括:选取八圆柱体积冰器作为测量装置并确定结构参数;在非覆冰时期,将测量装置的底座通过螺栓固定件安装在目标线路杆塔上;初次形成自然覆冰时,八圆柱体积冰器通过底部的电机带动圆柱体旋转工作,实时测量覆冰质量,并反算出大气覆冰参数并记录结果;输电线路开始进行人工融冰时,装置接收到线路融冰电流值和融冰作业启动信号,通过控制模块对八圆柱体积冰器的A1~A4圆柱体进行加热;根据实时测量的覆冰质量,计算输电线路单位长度覆冰增长重量和本次的单位融冰质量;解决了测量装置无法实时测量输电线路和大气环境的覆冰情况及融冰后的输电线路实时覆冰情况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798478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645616.X
申请日:2020-07-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前缘覆冰厚度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拍摄风力发电机叶片图像的摄像设备位置进行标定;S2.摄像设备采集标定块的图像,并确定出标定块图像的像素个数MS;S3.摄像设备采集风力发电机叶片图像,并确定叶片图像中第i个叶素所对应的覆冰边缘与第i个叶素后缘的长度Li: S4.根据长度Li计算覆冰厚度li:li=Li-lBi,通过获取风力发电机叶片的图像信息,然后进行相应的参数计算,从而能够准确得出风力发电机叶片的覆冰厚度,而且能够有效避免叶片动态旋转对于测量精度的影响,最终确保测量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