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性能钢管混凝土斜拉桥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6917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71976.X

    申请日:2023-1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高性能钢管混凝土斜拉桥及施工方法,该斜拉桥包括桩基、承台、主梁、桥塔和斜拉索,承台固定于桩基上,桥塔固定于承台上,主梁采用超高性能钢管混凝土桁架式主梁或者箱形主梁,桥塔采用矩形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箱形结构,桥塔和主梁通过多根斜拉索连接。本发明采用钢管‑UHPC作为主梁及桥塔的主要组成材料,能充分发挥UHPC和钢材性能,应用其强重比较大的特性,减轻结构自重,提高结构耐久性;同时由UHPC制作的预制装配节段重量较轻,可以增大预制节段长度,降低吊装设备要求,降低节段数量,缩短工期,提高施工效率。同时UHPC材料耐久性能较好,在蒸养后徐变变形小,可以显著改善结构耐久性能。

    一种适用于大跨径桁梁桥的超高性能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734462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572017.X

    申请日:2023-1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大跨径桁梁桥的超高性能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包括若干个首尾连接的桁架节段,桁架节段包括矩形钢管桁架和填充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由超高性能混凝土浇筑成型,矩形钢管桁架包括弦杆和腹杆,弦杆采用超高性能钢管混凝土杆件,内力较大的腹杆采用超高性能钢管混凝土杆件,内力较小的腹杆采用空钢管。本发明可以充分发挥钢材和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强度,降低桁架杆件截面尺寸,避免厚钢板应用带来的缺陷,实现上部结构轻量化,突破现有钢桁梁桥跨径限制。

    一种具备两道抗震防线的装配式钢板剪力墙体系

    公开(公告)号:CN111255117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010115842.7

    申请日:2020-02-2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两道抗震防线的装配式钢板剪力墙体系,涉及结构工程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两个双肢拼合帽型冷弯薄壁型钢柱或两个带伸出端焊接闭口冷弯薄壁型钢柱与两个冷弯薄壁型钢梁连接形成矩形框架,采用若干自攻螺钉将内嵌钢板固定在该矩形框架内,在该矩形框的两侧均安装呈X型的斜拉钢带组或预制带装饰钢筋砂浆板。本发明发明结构抗侧刚度大,提供两道抗震防线,具有极强的地震耗能性能和优良的抗震性能,采用自攻螺钉或螺栓连接,预制装配式施工,便捷快速,在多层钢结构建筑抗震和工业化装配式结构领域中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基于人机协同的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智能建模与优化一体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4953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099939.8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人机协同的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智能建模与优化一体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的结构体系、跨度和分孔方案,并绘制初始条件图;初始条件图包括桥梁初始条件平面图和桥梁初始条件立面图;2)基于初始条件图,构建钢‑混凝土组合梁桥初始智能模型;3)对钢‑混凝土组合梁桥初始智能模型进行优化,得到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智能模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人机协同的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智能建模与优化一体化框架,可以一体化实现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的智能建模与优化,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可推广到不同类型的桥梁设计中。

    一种用于山地城市交通与广场共建的多层钢混框架桥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6973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0826868.1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山地城市交通与广场共建的多层钢混框架桥及其施工方法,框架桥包括若干支护桩体系(1)、若干可适应空间变形的支承结构(2)、若干顶层装配式钢混组合梁(3)、若干中层装配式钢混组合梁(4)、若干钢管框架柱(5)、若干梁柱节点区(6)、若干钢筋混凝土灌注桩(7)、若干防落梁(8);施工方法步骤包括现场分层吊装定位并安装顶层纵向分配钢梁(34)和中层顶层纵向分配钢梁(44),安装完成后顶部设顶层现浇钢筋混凝土面板(33)和中层顶层现浇钢筋混凝土面板(43)。本发明采用钢混组合梁,可快速施工,节省建设工期,钢混之间的抗剪连接可保证钢混组合梁体系整体受力。

    一种海上风电结构的多级耗能区段

    公开(公告)号:CN117926935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147684.1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结构的多级耗能区段,属于工程耗能减震技术领域,包括筒体部分、耗能支撑、耗能支座主体、甲板以及塔架,所述耗能支座主体包括与所述筒体部分连接的支座盖板、两对相对并平行间隔设置的锚板、连接相邻两块所述锚板的角部连接件以及耗能减震单元,所述耗能减震单元包括盒式结构、设置于所述盒式结构顶表面的特氟龙板、装配于所述盒式结构内的钢管、套设于所述钢管上的碟簧组、安装于所述盒式结构与锚板之间的BRB组件、固定于所述盒式结构底部的支座以及连接所述支座与甲板的下支座板。本申请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风电结构过渡段因耗能能力不足发生结构损坏的问题,具有稳定性强、自恢复能力良好、可实现多级耗能的优点。

    具有损伤时序的震后可维护海上风电结构转接段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20837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447630.7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损伤时序的震后可维护海上风电结构转接段及应用,属于风电结构抗震技术领域。该转接段包括连接于风电结构的风电塔筒和风电桩基之间的转接筒、一端连接于风电塔筒另一端连接转接筒的耗能支撑力臂和套设于转接筒上的耗能壳体。本申请相较于现有技术来说,能够实现风电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可控可调,并提高结构的抗震耗能能力,提高结构的防灾韧性;转接段在日常运行中以及小震作用下,仅粘弹性材料发挥作用,减少风、浪、地震对结构造成的动力响应,以保证风电结构不发生破坏;中震、大震以及极端环境作用下自复位耗能装置发生破坏,粘滞链条阻尼器与混合耗能阻尼器的主杆能提供临时抗力,为震后救援与维护争取时间。

    一种串列多风机尾流平均风速和湍流度指数叠加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14896904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0503701.1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列多风机尾流平均风速和湍流度指数叠加模型,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平均风速和湍流度的计算:通过SOWFA进行串列多风机尾流的高精度数值模拟,获取没有风机影响时,风场在轮毂高度的平均来流风速和湍流度;采用Ishihara‑Qian单风机尾流模型计算出第i台风机的单风机尾流平均风速和单风机湍流度;计算提取前一台风机后的,当前风机所处位置处,风轮直径范围内的风机的工作风速和工作湍流度;再根据指数叠加模型计算第二台风机之后的第i台风机的尾流实际平均风速和实际湍流度。本发明可以计算出多风机尾流区域的平均风速和湍流强度,计算结果可为风场布局优化,提升风场的发电效率和降低风机疲劳荷载提供参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