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2987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26969.4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激振动自动识别的递归方法,首先对涡激振动时程信号进行相空间重构,进而采用递归图对重构相空间进行可视化呈现;然后对递归图信息进行量化分析,确定涡激振动发展过程中报警阈值,从而依据递归量化指标识别涡激振动事件。本发明由于采用递归图与改进后递归量化指标,解决了现有涡激振动事件识别结果不直观与识别时效性低的问题,递归图可以图形化展示涡激振动事件,改进后递归量化指标可以实现涡激振动事件全发展过程预警;本方法可用于桥梁涡激振动事件的实时监测报警,提升桥梁涡激振动事件识别结果的直观性与识别时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473645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833344.4
申请日:2017-09-1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C04B28/00 , E04B1/98 , B28B1/16 , C04B1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内部结构设计的高阻尼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将包括普通混凝土约束层和聚合物改性层。按照向普通混凝土约束层中引入一层或者两层聚合物改性层,形成多个约束层-自由层-约束层减振单元组合;其普通混凝土约束层包括水泥15~17份、天然河砂30~35份、碎石42~47份、水4~8份、减水剂1~2份;聚合物改性层包括聚合物乳液或聚合物改性砂浆。本发明高阻尼混凝土有较好的吸收、耗散能量作用,具有更为优异的减振、噪声吸收性能,且抗折、抗压强度等力学性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6054726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506242.7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5B19/0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0428 , G05B2219/24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物联网的移动喷淋车辆群控系统及方法,包括若干辆喷淋车辆、喷淋状态采集模块、单片机;单片机安装在每辆喷淋车辆车身上;喷淋状态采集模块通过单片机和执行模块相连,执行模块连接喷淋车辆高压喷头上的电磁阀;单片机均与远程终端相交互;单片机连接电源模块;喷淋状态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预制梁表面温度和湿度;单片机用于根据预制梁表面温度和湿度计算得到开启电磁阀的间隔时间和喷淋时长,并通过执行模块开启或关闭电磁阀。本发明能够实时采集预制梁表面温度和湿度,利于精确控制喷淋水量,保障喷淋效果,避免人为疏漏;本发明通过采用喷淋车辆,能够在梁场内移动,无需多次拆卸安装喷淋养生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05954714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316778.2
申请日:2016-05-1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5/0027 , H04L67/12 , H04W64/00 , H04W8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人员定位系统及方法,包括若干电子标签和若干参考节点,若干参考节点对应收发信息的电子标签,每个参考节点通过对应的网关连接远程通讯网络,远程通讯网络连接中心服务器,中心服务器连接远程监控电脑终端和显示屏,将传统的现场管理模式推广到远程管理模式,隧道外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远程监控电脑终端对作业人员进行考勤和追踪定位,当出现危险的时候,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远程监控电脑终端向隧道内的作业人员下达报警信息,从而使施工人员可以迅速离开危险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887614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279842.4
申请日:2016-04-2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E01C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C11/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路面预制块修补坑槽结构及其施工工艺,确定病害路段坑槽数量和大小,进行统一加工预制块,集中对坑槽进行开挖,进行统一填补修复,工期短,对于交通影响小,通过在病害路段开设坑槽,此工艺封闭时间短,所用修复材料便于存储,在常温状态下冷拌易成型,制备工艺简单,早期强度高,成型时间短,且弹性模量适中,与路面的协同性较好,坑槽内依次铺设第二界面修补剂层、土工栅格层、CAS层、第二界面修补剂层、预制块层,其中在各层之间通过界面修补剂固定,结构简单,强度高,可流水作业,修复效率高,特别适用于应急性修复如抢险救灾公路保畅等;在CAC预制块和原有路面间起到一个缓冲填补和灌封的作用,防止水从接缝中渗入。
-
公开(公告)号:CN105541194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08475.5
申请日:2015-12-0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C04B28/00 , C04B111/7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00 , C04B2111/0075 , C04B2111/72 , C04B24/36 , C04B2103/0068 , C04B2103/22 , C04B2103/12 , C04B2103/302 , C04B14/06 , C04B14/14 , C04B24/08 , C04B24/10 , C04B22/124 , C04B24/18 , C04B24/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雾封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份数计,包括超细水泥10~30份,乳化沥青100份,再生剂10~20份,渗透剂5~15份,缓凝剂3~7份,早强剂3~5份,减水剂1~3份,偶联剂2~6份,细砂20~60份,水4~18份。本发明中超细水泥通过与水及乳化沥青中的水份发生水化反应而生成具有胶结作用的水化产物,将细砂与旧路面上沥青脱落后裸露的骨料通过化学方式牢固的胶结;同时促进乳化沥青的破乳,破乳后沥青颗粒成膜并与水化产物相互交织形成互穿网络结构,对沥青起固结作用。另外,水化产物成碱性,可增强沥青与裸露骨料的物理粘附作用,通过以上物理化学两种方式的粘结作用,提高了雾封层材料与旧路面的粘附力。
-
-
-
-
公开(公告)号:CN102938068A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210017056.9
申请日:2012-01-1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结构多体系损伤识别方法,该方法的具体内容为:基于模式识别的损伤识别、基于系统识别的损伤识别、基于人工巡检的局部损伤识别及基于熵权的损伤状态的融合。本发明提出联合采用模式识别和系统辨识两种方法体系进行损伤识别,并引入熵权对识别结果进行整合,得到整体损伤信息,再结合人工巡检得到的结构局部损伤信息,对结构给予较为全面准确可靠的损伤识别结果。适用于结构健康监测损伤识别技术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