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风化裂隙智能识别和三维重构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645602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0481025.7

    申请日:2023-04-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窟风化裂隙智能识别和三维重构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将通过近景摄影获取的影像图像基于运动恢复结构技术生成密集三维点云数据;利用动态聚类算法对其进行聚类,基于聚类结果对每个风化裂隙面所在的平面进行分割,并基于此识别损伤区域的风化裂隙;通过平面拟合算法表征风化裂隙几何特征参数;统计风化裂隙几何特征参数并得到其概率分布模型;将密集三维点云数据利用几何拓扑信息封装形成三维实体模型,并基于各风化裂隙几何特征参数的统计结果和概率分布模型在封装形成的三维实体模型中分区构建得到矩形的风化裂隙网络。本发明能够真实反映损伤区中风化裂隙的几何形貌、尺度、数量和空间分布特征。

    石窟风化裂隙智能识别和三维重构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64560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481025.7

    申请日:2023-04-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窟风化裂隙智能识别和三维重构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将通过近景摄影获取的影像图像基于运动恢复结构技术生成密集三维点云数据;利用动态聚类算法对其进行聚类,基于聚类结果对每个风化裂隙面所在的平面进行分割,并基于此识别损伤区域的风化裂隙;通过平面拟合算法表征风化裂隙几何特征参数;统计风化裂隙几何特征参数并得到其概率分布模型;将密集三维点云数据利用几何拓扑信息封装形成三维实体模型,并基于各风化裂隙几何特征参数的统计结果和概率分布模型在封装形成的三维实体模型中分区构建得到矩形的风化裂隙网络。本发明能够真实反映损伤区中风化裂隙的几何形貌、尺度、数量和空间分布特征。

    岩体损伤状态测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127239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211457096.5

    申请日:2022-1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岩体损伤状态测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将被测岩体划分为若干个面积相等一级子单元;分别对每块一级子单元的岩体进行热激励,获取不同加热时间下的各一级子单元的温度云图;对各一级子单元的温度云图进行划分,共划分为m个二级子单元;获取每个二级子单元内的温度参数,温度参数包括平均温度 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和温度变i化率B ;获取每个二级子单元内的裂隙参数,裂隙参数包括裂隙条数oi、裂隙迹长li、裂隙隙宽di、裂隙深度hi和裂隙面积ψi;基于温度参数和裂隙参数采用灰色关联度法获得岩体损伤指数iS。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测评方法,可实现岩体损(56)对比文件高祥;吴贤振;尹丽冰;刘建伟;刘祥鑫.基于灰色关联度的砂岩加载过程中AIRT演化特征研究.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5,第6卷(第2期),第67-68页.Zhijun Wu等.Investigation of thermal-induced damage in fractured rock mass bycoupled FEM-DEM method.ComputationalGeosciences.2020,(第第24期期),第1833-1843页.杨更社;申艳军;贾海梁;魏尧;张慧梅;刘慧.冻融环境下岩体损伤力学特性多尺度研究及进展.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7,第37卷(第03期),第545-563页.徐赔;陈有亮;王苏然;李晓鹏;杨振坤.单裂隙岩石高温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分析.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6,第27卷(第02期),第216-222页.

    水硬性石灰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2470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88935.7

    申请日:2023-07-19

    Inventor: 陈卫昌 李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古建筑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硬性石灰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将石灰石和硅藻土粉碎,得到混合粉料;混合物料成球:将混合粉料加水制成球形颗粒,风干;将风干后的球形颗粒在1000℃~1100℃下焙烧1‑32h,得到球形干料;通过将球形干料消解得到消解料;将消解料破碎、过筛后得到包含水硬性成分和气硬性成分的水硬性石灰。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可以使生成材料中的水硬组分和气硬组分比例产生有规律的变化,从而生产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石灰,可以满足文物修复的要求,形成的混合胶凝材料的高孔隙率和低强度使得石灰恰好处于气硬性石灰和水泥使用的中间区域,适用于古建筑的加固和新建筑的修建。

    应变控制式注浆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425004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254971.4

    申请日:2020-04-0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应变控制式注浆器,由压力室、壳体、压力室上端盖、输料管、出料口、止回阀、排气阀、活塞、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显示器、步进电机驱动器、控制器及24V直流电源等组成,解决了注浆过程参数可控、压力可调等问题。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输入的不同指令,控制贯通式丝杆步进电机的不同速率,带动活塞完成不同速率的运作,实现不同体量的灌浆,在本发明中采用交直两用,若安装的蓄电池电量充满,可在无电源场地持续工作6小时。

    一种快速测量劣化后石质文物宏观工程参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83915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439123.7

    申请日:2020-12-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测量劣化后石质文物宏观工程参数的方法,包括:确定石质文物石材种类和采集地;获取相同的新鲜岩石样品;制备实验样品;对实验样品进行分级劣化处理;测量细观参数并建立其与劣化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测量宏观工程参数并建立其与劣化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细观参数与宏观工程参数的相关关系并汇总形成数据对应关系表;当实际劣化发生时,取样岩石小样品,测量其细观参数值,然后根据所建立的数据对应关系表反算取样位置石材宏观工程参数。本发明通过预先的大量实验和分析并且建立数据对应关系表,可以科学地快速评价劣化后的宏观工程性质,为修复和重建过程中的方案制定提供支持,取样少,对文物损害小,应用广泛。

    一种用于石窟岩体裂隙的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35531B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711164661.8

    申请日:2017-1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石窟岩体裂隙的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步骤是:a.将水硬性蛎灰、石英砂、偏高岭土以质量比4:5:1混合;b.在混合物中加入占总质量5%的膨胀剂AEA在搅拌器中搅拌均匀;c.再将这种混和好的粉状物以0.37的水灰比搅拌20分钟后备用。本发明加固材料浆液的初凝时间约为275min,终凝时间约为9小时,浆液固化后的收缩率小于0.08%,平均孔隙率为43.95%,50天后的抗压强度不低于24MPa,抗折强度不低于5.5MPa,经18次冻融循环后抗压强度为25.94MPa。为解决石窟寺裂隙注浆问题提供了更多选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