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64238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410264164.5
申请日:2014-06-13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F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站气载放射性流出物非能动水洗过滤系统,包括设置于地下洞室内的金属罐,金属罐内盛装有一定量的滤碘溶液,金属罐的侧壁下方设置有与安全壳连通的气体入口管,气体入口管在金属罐内与若干个支管连通,支管上密集布置文丘里管,文丘里管的顶部低于滤碘溶液的液面,金属罐顶部设置有与烟囱连通的气体出口管,气体出口管的下方设置有金属纤维过滤器,文丘里管与金属罐内壁之间设置有热交换管,热交换管与地面冷却水池连通,金属罐侧壁上还布置有注液管和排液管。本发明结合地下核电站的特点和文丘里管的工作原理,设计出一种非能动、自我调节泄压、能长期有效运行且反复使用的水洗过滤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4064232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265303.6
申请日:2014-06-13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站安全壳热管非能动冷却系统,包括充入工作溶剂的热管,热管由蒸发支管和冷凝支管通过主管连接组成,蒸发支管环绕紧贴地下洞室中安全壳的外壁,所凝支管置于通风竖井中,冷凝支管的水平位置高于蒸发支管,主管呈倾斜布置,通风竖井底部与地下廊道连通、顶部与地面上的地面烟囱连通。本发明在核电站严重事故情况下能利用工作溶剂循环吸热放热的自然物理过程导出安全壳热能并排出到大气中,不需要电力驱动,避免事故情况下电力系统供应中断,所引发的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失效。而且,通过地下岩体和热管本身的隔离作用,避免了地下核电站安全壳冷却过程中放射性的泄漏。
-
公开(公告)号:CN104064238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264164.5
申请日:2014-06-13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F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站气载放射性流出物非能动水洗过滤系统,包括设置于地下洞室内的金属罐,金属罐内盛装有一定量的滤碘溶液,金属罐的侧壁下方设置有与安全壳连通的气体入口管,气体入口管在金属罐内与若干个支管连通,支管上密集布置文丘里管,文丘里管的顶部低于滤碘溶液的液面,金属罐顶部设置有与烟囱连通的气体出口管,气体出口管的下方设置有金属纤维过滤器,文丘里管与金属罐内壁之间设置有热交换管,热交换管与地面冷却水池连通,金属罐侧壁上还布置有注液管和排液管。本发明结合地下核电站的特点和文丘里管的工作原理,设计出一种非能动、自我调节泄压、能长期有效运行且反复使用的水洗过滤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203966584U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20316524.7
申请日:2014-06-13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F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站气载放射性流出物非能动水洗过滤系统,包括设置于地下洞室内的金属罐,金属罐内盛装有一定量的滤碘溶液,金属罐的侧壁下方设置有与安全壳连通的气体入口管,气体入口管在金属罐内与若干个支管连通,支管上密集布置文丘里管,文丘里管的顶部低于滤碘溶液的液面,金属罐顶部设置有与烟囱连通的气体出口管,气体出口管的下方设置有金属纤维过滤器,文丘里管与金属罐内壁之间设置有热交换管,热交换管与地面冷却水池连通,金属罐侧壁上还布置有注液管和排液管。本实用新型结合地下核电站的特点和文丘里管的工作原理,设计出一种非能动、自我调节泄压、能长期有效运行且反复使用的水洗过滤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203966575U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20316523.2
申请日:2014-06-13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站安全壳热管非能动冷却系统,包括充入工作溶剂的热管,热管由蒸发支管和冷凝支管通过主管连接组成,蒸发支管环绕紧贴地下洞室中安全壳的外壁,所凝支管置于通风竖井中,冷凝支管的水平位置高于蒸发支管,主管呈倾斜布置,通风竖井底部与地下廊道连通、顶部与地面上的地面烟囱连通。本实用新型在核电站严重事故情况下能利用工作溶剂循环吸热放热的自然物理过程导出安全壳热能并排出到大气中,不需要电力驱动,避免事故情况下电力系统供应中断,所引发的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失效。而且,通过地下岩体和热管本身的隔离作用,避免了地下核电站安全壳冷却过程中放射性的泄漏。
-
公开(公告)号:CN117314062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191380.7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长江信达软件技术(武汉)有限责任公司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十堰市城市水源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30/27 , G06F30/28 , G06N3/006 , G06F111/06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闸门联合多目标优化配水调度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S1:构建有压‑无压‑闸门一维水动力耦合模型,确定水位、流量闸门开度水动力演变过程;S2:根据约束类型采用基于可行解密度的自适应方法构造惩罚函数,得到调度目标函数,作为调度优选科学依据;S3:完成多级闸门联合多目标优化调度耦合模型构建;S4:确定模拟计算开启微服务数量与并行线程数,快速得到闸门优化调度方案集;S5:优化调度方案选择、执行、下发,根据调度过程中当前时刻闸前实时监测水位与调度方案目标水位差值,采用PI反馈算法调整闸门开度,减小调度误差。本发明具有提高准确性,实现多级闸门多目标调度方案全局优化、高效计算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31406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191380.7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长江信达软件技术(武汉)有限责任公司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十堰市城市水源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30/27 , G06F30/28 , G06N3/006 , G06F111/06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闸门联合多目标优化配水调度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S1:构建有压‑无压‑闸门一维水动力耦合模型,确定水位、流量闸门开度水动力演变过程;S2:根据约束类型采用基于可行解密度的自适应方法构造惩罚函数,得到调度目标函数,作为调度优选科学依据;S3:完成多级闸门联合多目标优化调度耦合模型构建;S4:确定模拟计算开启微服务数量与并行线程数,快速得到闸门优化调度方案集;S5:优化调度方案选择、执行、下发,根据调度过程中当前时刻闸前实时监测水位与调度方案目标水位差值,采用PI反馈算法调整闸门开度,减小调度误差。本发明具有提高准确性,实现多级闸门多目标调度方案全局优化、高效计算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63961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48445.4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平陆运河集团有限公司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潘海涛 , 姜兴良 , 王劼耘 , 陈小虎 , 高成岩 , 韦德鉴 , 袁达 , 袁和平 , 何俊辉 , 谢颖涵 , 闫强 , 黄建勇 , 李新利 , 蔡翠苏 , 吕小龙 , 汤建宏 , 魏红彤 , 王帅 , 吴志龙 , 黄道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双线船闸的导航墙,导航墙连接闸首的边墩,且包括沿远离边墩的方向依次设置的过水墙段和辅墙段,辅墙段沿靠近河床床底的方向依次设置导流部和透空部,其中,导流部能够止挡处于一线引航道的水流向另一线的引航道流动,透空部用于连通两线的引航道的水流。综上,本申请导航墙实现延长之后,能够在船闸的一线充水时,止挡该线充水产生的横流和回流向另一线传播,从而削弱横流和回流对未运行一线的引航道的影响,进而优化水流条件,保障船舶进出闸的航行安全,以及保证船舶顺利进出闸室。
-
公开(公告)号:CN11912948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635539.4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长江信达软件技术(武汉)有限责任公司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十堰市城市水源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克里金模型的洪水快速预测方法及装置,其中的方法包括:根据研究区域确定建模范围,收集相关的资料与数据;基于水动力控制方程组,采用非结构化三角单元网格,构建二维水动力模型;结合水文水位站历史监测数据与设计资料,根据上游不同的洪峰流量生成大量流量过程,构建输入样本库;基于输入样本库的数据内容,模拟计算研究区域内的洪水演进变化,统计计算得到相应的洪水指标,形成输出样本库;根据输入样本库和输出样本库,采用克里金法,建立上游洪水与重点断面洪水指标之间的映射关系,并构建洪水快速预测模型;利用洪水快速预测模型对上游洪水对重点断面的洪水指标进行预测,本发明提高了洪水预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07398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48448.8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平陆运河集团有限公司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E02C1/00 , E02C1/06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航调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船闸充泄水运行过程中引航道流速和波动的调节方法。采用一维数值仿真模型模拟长距离河段的非恒定流波动特性,通过沿水深平均的二维波动模型研究引航道及口门区的流速分布及波动特性,利用三维素流仿真计算模型研究引航道内停泊段及导航、调顺段的流速分布及波动情况,系统分析第一船闸和第二船闸引航道及区间航道内的通航水流条件,明确船闸运行对引航道内流速分布、水面比降的影响,获得船闸充泄水非恒流作用下区间航道水位波动的变化规律。结合数学建模计算分析,能够进一步的确认影响闸首输水最大流量的因素。通过建立该因素与闸首输水最大流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找出有效降低闸首输水最大流量的通航水流条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