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94327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279003.8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中广核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电偶自适应插拔装置及方法,热电偶自适应插拔装置包括驱动单元、位移传感器、拉压力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所述驱动单元上设有用于供热电偶通过的插拔通道,所述位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驱动单元上;所述拉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驱动单元的一端上,并且分别与所述驱动单元及导管相对固定;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单元、位移传感器和拉压力传感器通讯连接。本发明通过控制器、驱动单元及传感器的相配合,实现热电偶插拔进出导管的自动化控制,无需操作人员手动插拔操作,无需较大的操作空间,在核电站内应用能够避免操作人员近距离操作所受到的辐射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1674896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595732.9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 上海中广核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IPC: B24B5/48 , B24B47/12 , B24B47/22 , B24B47/04 , B24B41/00 , B24B47/14 , B24B41/06 , B24B55/00 , B24B5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导管端塞清洁装置,包括支撑平台、设置在支撑平台上的支撑框架、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导向锥套、转动机构、通气仿形研磨组件及驱动机构;转动机构上设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用于通入气体,气体进入气流通道后驱使通气仿形研磨组件移动进入导管端塞的内孔,通气仿形研磨组件在通气膨胀后与导管端塞内孔的壁面相贴合;通气仿形研磨组件可随转动机构旋转,对导管端塞的内孔进行研磨清洁;转动机构和驱动机构的连接路径上设有驱动结构,驱动结构用于驱使转动机构相对支撑平台移动,带动通气仿形研磨组件在导管端塞内孔移动。本发明实现在水下对导管端塞内孔进行研磨清洁,使导管端塞内孔的孔径及精度达到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61837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95050.8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 上海中广核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IPC: B08B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导管端塞超声清洁装置,包括支撑平台、对中机构、超声清洁机构和驱动机构;对中机构设置在支撑平台上,用于与导管端塞对接;超声清洁机构设置在对中机构内,通过对中机构与导管端塞同轴,并且超声清洁机构的清洁针头伸出对中机构的顶部以进入导管端塞的内孔;驱动机构连接并驱动对中机构和超声清洁机构相对支撑平台旋转。本发明的水下导管端塞超声清洁装置,以对中机构辅助超声清洁机构与导管端塞的精确对中,通过超声清洁机构的设置以超声波方式对导管端塞内孔进行清洁,实现对导管端塞内孔充分的清洁;并且,超声清洁结构的清洁针头可根据不同内孔尺寸进行更换,操作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1014177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1911172108.8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封段泄漏探头腔室吹扫装置及系统,该密封段泄漏探头腔室吹扫装置包括用于产生正压气体以及负压的主机、吹吸枪以及连接主机与吹吸枪的正压管路和负压管路;吹吸枪的枪头配合连接在密封段泄漏探头所在的圆孔处,与密封段泄漏探头腔室密封连接,主机通过枪头的吹吸完成在密封段泄漏探头腔室密内的气体循环,将密封段泄漏探头腔室内的水分和/或杂质带出。通过实施本发明,相比原有的清洁工艺,该装置在清洁效果和安全防护方面有了明显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667954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596851.6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 上海中广核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IPC: G05B11/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站水下机器人控制方法、系统和机器人。机器人包括执行机构,机器人在二维空间以预设速度沿着预设轨道运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20、监测机器人的当前位置和当前速度,判断机器人是否偏离预设轨道。S30、若是,则根据当前位置和当前速度计算机器人的运动偏差量,其中,运动偏差量包括位置偏差量和速度偏差量。S40、对运动偏差量进行模糊和解模糊处理,以修正PID控制参数。S50、以运动偏差量作为PID控制器的输入信号,根据修正后的PID控制参数得到执行机构的控制量,将控制量作用于执行机构,以使机器人运动在预设轨道上。实施本发明能够提高水下机器人的输送精准度,缩短作业时间,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01417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172108.8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封段泄漏探头腔室吹扫装置及系统,该密封段泄漏探头腔室吹扫装置包括用于产生正压气体以及负压的主机、吹吸枪以及连接主机与吹吸枪的正压管路和负压管路;吹吸枪的枪头配合连接在密封段泄漏探头所在的圆孔处,与密封段泄漏探头腔室密封连接,主机通过枪头的吹吸完成在密封段泄漏探头腔室密内的气体循环,将密封段泄漏探头腔室内的水分和/或杂质带出。通过实施本发明,相比原有的清洁工艺,该装置在清洁效果和安全防护方面有了明显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220650726U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22139576.3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阳江核电有限公司 ,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堆芯中子测量系统航空接头绝缘测试辅助装置,包括转接组件和设置于转接组件端部上的插接结构;转接组件插接于航空接头上,并将航空接头的所有针脚的集中短接于转接组件内部;插接结构与测量仪器的测量表笔相匹配,测量仪器的测量表笔插接于插接结构内并伸至转接组件内,以电连接航空接头上的所有针脚;本实用新型的测试辅助装置,通过设置转接组件可以实现航空插头内部所有针脚的集中短接于转接组件内,然后通过设置供测量仪器的测量表笔插接的插接结构,电连接航空接头上的所有针脚,进而可以实现一次性全部完成航空插头所有针脚绝缘测量,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重量轻、方便操作,无需特殊培训即可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19580599U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21072498.3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 上海中广核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IPC: B01L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试验台,包括密闭的容器、设置在所述容器的顶面上的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容器的顶面上的第二开口、用于承载试验构件的模拟盘以及用于模拟不同倾角地面环境的底板;所述模拟盘设置在所述容器内并悬接在所述第二开口下方;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容器的内底面上以承载水下机器人,并且所述底板的倾斜角度可调。本实用新型的水下试验台,通过容器构造一个水下工作环境,能够装载不同液体介质,满足水下机器人在不同工作环境下的测试;设置模拟盘放置试验构件,能够针对不同工况更换对应的零件,满足水下机器人在不同工况下的测试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07217126U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20913644.9
申请日:2017-07-25
Applicant: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RIC系统的废旧中子探头储运装置,包括外壳、内筒、扣盖及提手,所述外壳一端具有第一开口,所述内筒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内筒包括收容腔及与所述收容腔相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收容腔用于收容所述RIC系统的废旧中子探头,所述扣盖盖合于所述内筒的所述第二开口处,且配接于所述外壳的内壁,用于密封所述第二开口,所述提手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外壳两侧的外壁。由于RIC系统的废旧中子探头被收容于内筒的收容腔中,并通过扣盖盖合,因此适用于对压水堆核电站RIC系统废旧中子探头的存储、运输及处理,能够有效解决和降低处理过程中存在的误照射、污染扩散等风险,同时还设置有提手,更加方便其运输。
-
公开(公告)号:CN219606668U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21280422.X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 上海中广核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降式移动平台,包括移动装置、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移动装置上并用于搭载作业机构的升降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和所述升降装置之间设有在升降过程保持所述升降装置的垂向对中性的对中组件;所述升降装置设有至少一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移动装置的至少一外侧并进行竖向支撑。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式移动平台,通过移动装置和升降装置的配合,能够实现其上搭载的作业机构到达对应的作业位置及作用高度,代替人工操作;升降装置在升降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垂向对中性及稳定性,防止发生偏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