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2320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747233.3
申请日:2023-12-18
申请人: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纳米吸能材料灌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待填充球的位置调整装置、灌装设备及灌装方法,包括弧形坑位,所述弧形坑位的弧形面上设置有若干的悬浮喷嘴和若干的调姿滚轮;所述悬浮喷嘴连接有气体发生机构,实现将待填充球吹至悬浮状态,使待填充球带有单向阀的一端旋转至最底端;所述调姿滚轮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用于驱动调姿滚轮旋转实现将待填充球带有单向阀的一端需旋转至最底端后将待填充球旋转180°,实现将单向阀调整至最顶端,无需人工调整待填充球的位置,进一步是实现了纳米材料灌装的全自动化,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调姿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842130B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610333494.4
申请日:2016-05-18
申请人: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陈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牛顿基液流体纳米颗粒团聚超声监测装置及方法,包括样品池和超声波直探头,样品池内设置有用于放置纳米溶液的流体输送槽,流体输送槽内设置有反射板,超声波直探头用于发出超声波脉冲到流体输送槽内的反射板上,并接收反射板反射回的反射波,超声波直探头经过超声脉冲发射接收仪连接至数据采集处理系统,通过超声脉冲发射接收仪发送至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对其进行数据处理。利用本方法可得到纳米溶液内部粒子团簇的平均半径和粒子簇团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等特性参数,实时监测纳米溶液分形结构中随机行走途径的分形维数和不同粒径的颗粒在全部纳米颗粒中所占的权重,准确测量固‑液两相流中颗粒相的声衰减系数,实现快速在线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053596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333181.9
申请日:2016-05-18
申请人: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陈曦
IPC分类号: G01N29/032
CPC分类号: G01N29/032 , G01N2291/015 , G01N2291/02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流体传热传质监测装置及方法,通过记录测量点处非牛顿流体为基液的纳米流体超声衰减幅值和测量探头与反射板之间的距离;重复调节探头与测量点的位置关系至测量完毕,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将声波频率信号获得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增量和纳米流体扩散系数,监测装置包括样品池和超声脉冲发射接收仪,样品池内设置有用于放置纳米流体的流体输送槽,流体输送槽内设置有反射镜,超声波直探头用于发出超声波脉冲到流体输送槽内的反射镜上,并接收反射镜反射回的反射波,超声脉冲发射接收仪连接至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本方法可对流动状态下纳米流体导热系数增量和扩散系数进行实时高精度监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60494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88539.9
申请日:2023-11-24
申请人: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分类号: E01F13/00 , F16F15/04 , C08G18/76 , C08G18/66 , C08G18/42 , C08G18/10 , C08G18/32 , C08G18/48 , C08G18/12 , C08G18/5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缓冲吸能模块及其封装方法和阻车器,包括缓冲吸能本体,缓冲吸能本体内设置有热固性弹性封装模块、热固性弹性连接体和多个纳米吸能模块,纳米吸能模块通过热固性弹性连接体相连,热固性弹性封装模块包覆纳米吸能模块和热固性弹性连接体。本发明采用CPU弹性体或聚脲弹性体制备热固性弹性连接体,浇注过程中稳定性高,不易变形融化,同时采用压力浇注,降低因产生气泡而影响热固性弹性连接体的结构强度;通过采用热固性弹性连接体将纳米吸能模块进行连接后,采用CPU弹性体或聚脲弹性体的浇注料进行加压浇注,制备的缓冲吸能模块,具有良好的吸能减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10834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334196.3
申请日:2023-10-13
申请人: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本发明属于安全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纳米吸能安全防护摩擦板,包括:固定钢构,所述固定钢构具有固定部和第一连接部;缓冲吸能模块,所述缓冲吸能模块包括弹性体外套,所述弹性体外套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钢构的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体外套内设置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对称面与弹性体外套的对称面重合,所述第一腔体内填充有纳米吸能模块,所述纳米吸能模块由聚氨酯弹性体封装的纳米吸能材料构成,所述纳米吸能材料为非浸润性液体与纳米多孔材料混合制备而成。本发明通过将第一腔体内部设置纳米缓冲模块以及孔隙,实现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缓冲效果,以增加摩擦板的缓冲吸能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65753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37698.7
申请日:2023-05-31
申请人: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分类号: E01F13/12
摘要: 本发明属于安全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矿用纳米吸能阻车网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横向拉绳;纵向拉绳,所述纵向拉绳设置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用于容纳纳米吸能模块,所述纵向拉绳的第一容纳腔壁与所述横向拉绳进行编织从而形成网状结构;纳米吸能模块,通过对纳米吸能球约束固定形成所述纳米吸能模块。通过对纳米吸能球约束固定形成纳米吸能模块,使得所述纳米吸能球的相对位置固定,其次对纳米吸能球进行约束固定,确保纳米吸能球受到撞击后其体积压缩,实现纳米吸能球吸能效果的最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83568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610721.X
申请日:2023-11-28
申请人: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碳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磁波吸收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磁性碳纳米复合材料,空心碳球中含有无序碳,在交变的电场中产生微电流,无序碳作为电阻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产生传导损耗;其次,空心碳球上的孔洞内壁嵌合磁性粒子,在材料中引入磁损耗,提高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空心碳球形成的中空结构,既可以降低材料的介电常数及与空气之间的带隙降低,有利于阻抗匹配,同时还可增强吸收剂之间的物理接触,有利于电子传递/跳跃,从而增强吸波性能。本发明公开的制备方法,通过对工艺的控制,能够制备具有开口且电磁波吸收功能优异的磁性碳纳米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668081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62296.2
申请日:2023-06-05
申请人: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车器的纳米吸能球分布方法及纳米吸能阻车器,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目标车辆,获取阻车器的设计参数;获取不同直径纳米吸能球所能承受的压强值;基于阻车器的设计参数和不同直径纳米吸能球所能承受的压强值计算所要布置的不同直径纳米吸能球的个数;基于获取的所要布置的不同直径纳米吸能球的个数,将对应的纳米吸能球填埋在组车器的撞击面上。使得纳米吸能球的选取分配与目标车辆的适配性更高,能够充分发挥米吸能球的缓冲减震效果,提高了阻车器整体的缓冲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842130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333494.4
申请日:2016-05-18
申请人: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陈曦
CPC分类号: G01N15/00 , G01N15/02 , G01N2015/0038 , G01N2015/005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牛顿基液流体纳米颗粒团聚超声监测装置及方法,包括样品池和超声波直探头,样品池内设置有用于放置纳米溶液的流体输送槽,流体输送槽内设置有反射板,超声波直探头用于发出超声波脉冲到流体输送槽内的反射板上,并接收反射板反射回的反射波,超声波直探头经过超声脉冲发射接收仪连接至数据采集处理系统,通过超声脉冲发射接收仪发送至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对其进行数据处理。利用本方法可得到纳米溶液内部粒子团簇的平均半径和粒子簇团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等特性参数,实时监测纳米溶液分形结构中随机行走途径的分形维数和不同粒径的颗粒在全部纳米颗粒中所占的权重,准确测量固?液两相流中颗粒相的声衰减系数,实现快速在线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12754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330683.2
申请日:2023-10-13
申请人: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安全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纳米吸能安全防护装置,耗能箱体,耗能箱体上设置用于容纳导向轮的凹槽以及用于安装缓冲吸能组件的安装孔;导向轮,所述导向轮通过立柱转动安装于耗能箱体的凹槽内且突出于耗能箱体的防护面,立柱的两端与耗能箱体的安装孔之间安装缓冲吸能组件。本发明通过在立柱的两端与耗能箱体之间安装缓冲吸能组件,当立柱受到冲击时,缓冲吸能组件对冲击能量进行吸收,避免立柱因受到瞬时冲击时其两端与耗能箱体之间产生移位,从而防止导向轮与耗能箱体接触摩擦而影响其转动,有效保证整个安全防护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安全防护装置存在的结构稳定性差易变形、安全效果更差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