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松排缆装置及无人值守绞车

    公开(公告)号:CN108609505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1810615765.4

    申请日:2018-06-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绞车领域,尤其是一种防松排缆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无人值守绞车。包括支撑架,其中,所述支撑架为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架,该装置还包括排缆部和防松部,排缆部和防松部均设置在支撑架上,防松部位于排缆部的上方;所述防松部包括防松电机、防松辊和压辊Ⅰ,防松辊和压辊Ⅰ位于两支撑架之间,防松辊的轴向外侧设有压辊Ⅰ,防松辊和压辊Ⅰ的两端分别与两支撑架铰接,防松辊与防松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其防止缆绳松动,使缆绳始终处于张紧状态,使缆绳能够均匀地排列,提高了绞车的排缆和收揽效果。

    一种溶解氧检测用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1714751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422703.9

    申请日:2023-10-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中氧含量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溶解氧检测用电路,利用470nm蓝光按照22度的入射角度打到钌络合物荧光剂,从而激发出650nm荧光;利用硅光二极管检测荧光的强度,进而转化脉动直流电压波形;通过三级放大、带通滤波,再通过正交锁相放大,最终通过低通滤波转化为直流电压;最后利用ADC将模拟电压值数字化,得到荧光脉宽。本发明利用锁相参照技术,可以将寿命长度转换为直流电压并进行测量,利用寿命长度与氧含量的线性关系得出氧的含量。本发明在硬件移相的基础上,独创性的采用软件移相技术,可以根据客户的使用场景进行自行调相及校准,大大方便了检测终端在生产、使用过程中的标定、校准。

    一种水上无人船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45500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000158.3

    申请日:2022-0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船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上无人船。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双体船主体,双体船主体内设有舵机和浮力舱,两个双体船主体的顶面之间安装风帆及传动仓,风帆及传动仓包括底座及风帆,底座底面设有控制舱。本发明设计通过设置双船体的结构,可以提高船体的稳定性,降低船体侧翻,并减轻航行过程可能受到的阻力,提高船体航行速度,减少能源消耗;利用风能作为动力装置,利用太阳能作为本身控制及驱动系统的能量来源,简化驱动结构,便于维管、节省电能,提高无人船的作业效率,提高流转率;简化航向调节过程,通过控制系统利用经纬度、风向、姿态等条件,智能地调节舵机、风帆角度来控制船舶行驶路线,提高航向角度的精确度。

    海床基监测系统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559479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436785.2

    申请日:2020-0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海床基监测系统,所述坐底系统和观测系统之间设有释放脱离机构,所述坐底系统包括坐底支架、导套和内护罩,所述坐底支架内侧设有导套,所述导套内部安装有碟形弹簧,所述坐底支架内侧底部设有安装板,所述内护罩通过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坐底支架内侧中部,所述内护罩内设有所述释放脱离机构。本发明利用声学释放器控制的平衡转杆的失衡特性,并配合以碟形弹簧的弹射起推作用,实现了辅助弹性推力作用的下迅速脱离释放过程,具有脱离迅速,受外界干扰小的特点。

    一种溶解氧检测用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1714751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422703.9

    申请日:2023-10-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中氧含量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溶解氧检测用电路,利用470nm蓝光按照22度的入射角度打到钌络合物荧光剂,从而激发出650nm荧光;利用硅光二极管检测荧光的强度,进而转化脉动直流电压波形;通过三级放大、带通滤波,再通过正交锁相放大,最终通过低通滤波转化为直流电压;最后利用ADC将模拟电压值数字化,得到荧光脉宽。本发明利用锁相参照技术,可以将寿命长度转换为直流电压并进行测量,利用寿命长度与氧含量的线性关系得出氧的含量。本发明在硬件移相的基础上,独创性的采用软件移相技术,可以根据客户的使用场景进行自行调相及校准,大大方便了检测终端在生产、使用过程中的标定、校准。

    海床基监测系统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559479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010436785.2

    申请日:2020-0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海床基监测系统,所述坐底系统和观测系统之间设有释放脱离机构,所述坐底系统包括坐底支架、导套和内护罩,所述坐底支架内侧设有导套,所述导套内部安装有碟形弹簧,所述坐底支架内侧底部设有安装板,所述内护罩通过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坐底支架内侧中部,所述内护罩内设有所述释放脱离机构。本发明利用声学释放器控制的平衡转杆的失衡特性,并配合以碟形弹簧的弹射起推作用,实现了辅助弹性推力作用的下迅速脱离释放过程,具有脱离迅速,受外界干扰小的特点。

    一种具有自毁功能的海洋漂流浮标

    公开(公告)号:CN11628000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58955.9

    申请日:2023-0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毁功能的海洋漂流浮标,包括浮标本体、自毁模块,所述浮标本体包括压盖、浮体,所述浮体为滚塑工艺一体成型,所述浮体内部安装有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浮体上方可拆卸安装有压盖,所述浮体内壁靠近压盖一端设置有感应模块,所述自毁模块包括自沉结构及自毁电路,所述自毁电路与数据采集模块相连接,所述自沉结构安装于浮体底部一侧,所述自沉结构、自毁电路、感应模块均与控制模块连接。本发明能充分保证浮标数据的安全性,浮标的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外形流畅,浮标的随波行和稳定性更好。

    锂电池组的恒温调节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49299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776715.4

    申请日:2018-07-14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锂电池组的恒温调节装置及其方法,是将锂电池组浸入导热绝缘油中,采用太阳能加热装置循环加热导热绝缘油,以半导体降温片与导热绝缘油进行间接接触式散热,以期通过调节导热绝缘油的油温来迅速、均匀地控制锂电池组的整体工作温度。恒温调节装置主要包括有用于容纳锂电池组于导热绝缘油中的浸油箱;与浸油箱循环连通的太阳能加热装置;以及,设置于浸油箱外侧的若干个半导体降温片。基于太阳能循环加热和半导体间接接触式降温的目标物是导热绝缘油,锂电池组置于导热绝缘油中,其整体升温与降温较为均匀且迅速,可较好地发挥锂电池组的电量输出,并且将锂电池组置于密封良好、安全的工作环境中。

    防松排缆装置及无人值守绞车

    公开(公告)号:CN108609505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10615765.4

    申请日:2018-06-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绞车领域,尤其是一种防松排缆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无人值守绞车。包括支撑架,其中,所述支撑架为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架,该装置还包括排缆部和防松部,排缆部和防松部均设置在支撑架上,防松部位于排缆部的上方;所述防松部包括防松电机、防松辊和压辊Ⅰ,防松辊和压辊Ⅰ位于两支撑架之间,防松辊的轴向外侧设有压辊Ⅰ,防松辊和压辊Ⅰ的两端分别与两支撑架铰接,防松辊与防松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其防止缆绳松动,使缆绳始终处于张紧状态,使缆绳能够均匀地排列,提高了绞车的排缆和收揽效果。

    锂电池组的恒温调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400998U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21118149.X

    申请日:2018-07-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述锂电池组的恒温调节装置,是将锂电池组浸入导热绝缘油中,采用太阳能加热装置循环加热导热绝缘油,以半导体降温片与导热绝缘油进行间接接触式散热,以期通过调节导热绝缘油的油温来迅速、均匀地控制锂电池组的整体工作温度。恒温调节装置主要包括有用于容纳锂电池组于导热绝缘油中的浸油箱;与浸油箱循环连通的太阳能加热装置;以及,设置于浸油箱外侧的若干个半导体降温片。基于太阳能循环加热和半导体间接接触式降温的目标物是导热绝缘油,锂电池组置于导热绝缘油中,其整体升温与降温较为均匀且迅速,可较好地发挥锂电池组的电量输出,并且将锂电池组置于密封良好、安全的工作环境中。(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