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42404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0150194.3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风机用吸力桶及施工方法,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内设有伸缩件,伸缩件底端与机械臂的首端连接,机械臂的末端设置有土体检测件和挖斗,挖斗具有多个挖齿,所述挖齿内部安装有挖土状态检测件,伸缩件顶端与转盘固定连接,转盘与固定在支架内部的转动驱动件连接,所述支架伸通过桶体的预留孔伸出至桶体外部,支架与桶体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本发明的吸力桶施工时能够避免桶体无法沉贯到设定深度或桶体倾斜的现象,提高了基础的整体稳定型和抗倾覆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94240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50194.3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风机用吸力桶及施工方法,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内设有伸缩件,伸缩件底端与机械臂的首端连接,机械臂的末端设置有土体检测件和挖斗,挖斗具有多个挖齿,所述挖齿内部安装有挖土状态检测件,伸缩件顶端与转盘固定连接,转盘与固定在支架内部的转动驱动件连接,所述支架伸通过桶体的预留孔伸出至桶体外部,支架与桶体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本发明的吸力桶施工时能够避免桶体无法沉贯到设定深度或桶体倾斜的现象,提高了基础的整体稳定型和抗倾覆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13381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554198.1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浙江华东工程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40/279 , G06F40/216 , G06F30/13 , G06F1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模型的BIM推导规则自动结构化方法及系统,它包括:定义推导规则协议,包括条件规则、推导对象和计算规则,其中推导对象包括实体对象和推导属性,并根据推导规则协议输入实例,从输入实例文本中识别模型单元的标准实体名称、标准属性,将条件和计算规则转换成规定的协议格式,最后,合并以上结果,得到最后的推导规则协议。本发明技术方案可实现将规范中的推导规则进行自动识别和解析,最终输出计算机能理解的格式数据,以提高模型审查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75881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22842.7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7/18 , E02D17/02 , G06F111/08
Abstract: 一种坑底隆起变形允许值确定方法,属于基坑开挖工程施工安全评估与灾害防治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基坑开挖模型,计算该基坑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步骤2、在PLAXIS 2D有限元计算软件中,建立基坑开挖数学模型,计算监测点隆起变形值d,并筛选出隆起变形值最大的点作为特征点;步骤3、最终依据某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限值下的失效概率,确定相同失效概率下的坑底隆起变形允许值。本发明将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和坑底隆起变形值结合起来,考虑不同地区规范以及不同工程确定不同情况下的坑底隆起变形允许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751725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1910992281.6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青岛地质勘查院 , 青岛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GIS融合技术的深基坑灾害发生追溯方法,具体步骤包括构建GIS+BIM灾害追溯平台;在GIS+BIM灾害追溯平台中设置地质资料模块、设计资料模块、施工资料模块和监理资料模块,每个模块中均具有能够被GIS+BIM灾害追溯平台调用的信息,在GIS+BIM灾害追溯平台中设置分析模型模块,通过GIS+BIM平台对地质资料模块、设计资料模块、施工资料模块和监理资料模块的信息进行调用,进而通过仿真计算追溯灾害原因,并将追溯的结果和分析结论形成深基坑灾害追溯报告,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能够快速、准确、高效地排查深基坑灾害发生的原因。
-
公开(公告)号:CN113107539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110509079.0
申请日:2021-05-11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管棚加固区最优厚度计算方法,涉及安全风险评估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确定浆液最小扩散半径和管棚加固区最小厚度;步骤2、设计多个管棚支护方案,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步骤3、以拱顶最大变形量作为承载力极限状态评判标准,与设计允许最大变形量进行对比,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方案;步骤4、以拱顶最大横纵变形比作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评判标准,选出最优方案,其对应管棚加固区厚度为最优管棚加固区厚度,进而计算得到相应的浆液扩散半径。本发明将管棚加固区厚度和浆液扩散半径相关联,考虑隧道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来确定管棚加固区最优厚度,进而求得浆液扩散半径。
-
公开(公告)号:CN113107540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110509089.4
申请日:2021-05-11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管棚支护最优加固粘聚力计算方法,涉及安全风险评估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由注浆钢管面积比和注浆量系数确定管棚支护加固粘聚力增强系数;步骤2、在有限元软件中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输入相应粘聚力增强系数所对应的土体参数进行有限元计算;步骤3、以有限元计算模型拱顶最大变形量作为评判标准,与设计允许的最大变形量进行对比,求出对应的安全系数;步骤4、根据安全性、经济性原则得到最优粘聚力增强系数,进而得到最优加固粘聚力。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管棚支护最优加固粘聚力计算方法,该方法从控制变形的角度出发,确定合理的管棚支护加固岩土体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435771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480644.1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库岸边坡岩土体强度参数最大弱化系数确定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弱化后的黏聚力值ci和内摩擦角值并输入数学模型,计算安全系数并取最小值,重复上述计算,得到弱化系数对应的最小安全系数Fij;改变黏聚力弱化系数,重复上述步骤,绘制边坡最小安全系数等值线图;计算弱化后的黏聚力值cck和内摩擦角值计算失效概率Pfk;绘制弱化系数组合值与失效概率之间的变化曲线,并取最大弱化系数。本发明根据给定条件确定库岸边坡岩土体强度参数最大弱化系数,增加了对边坡的安全性考虑,也验证了岩土体强度参数弱化系数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能够广泛应用在库岸边坡的稳定性评价与灾害防治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353216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010100835.X
申请日:2020-02-19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边坡倾倒变形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地貌类型贡献率的边坡倾倒变形分析方法。分别统计不同地形发生倾倒变形体的数量贡献率、面积贡献率、体积贡献率、平均厚度贡献率,然后计算综合贡献率,采用等距法将不同地貌类型对边坡变形贡献率程度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根据所处高、中、低等级,确定不同地貌对边坡倾倒变形体贡献率大小。本发明选取地貌类型作为影响因素,研究计算对边坡变形的贡献率。选取地形地貌因素引起边坡变形体的发生样本数量、面积、体积和发育厚度作为影响因素中的影响因子,通过这三个影响因子作为评判地貌类型对边坡变形的贡献率,能够为边坡变形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3239435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509063.X
申请日:2021-05-11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8 , G06F111/08 , G06F113/08
Abstract: 一种水库最优放水速度确定的新方法,涉及安全风险评估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水库大坝数学模型,在最高水位相同条件下,设计不同的放水速度;步骤2、获取某一放水速度下不同时步对应的浸润线位置;步骤3、在不同时步对应的浸润线位置下,获取水库大坝的失效样本,计算对应的失效概率;步骤4、重复步骤3获得多个失效概率的最大值;步骤5、改变放水速度,获取放水速度与水库大坝最大失效概率之间的关系曲线,根据期望失效概率得到水库最优放水速度。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库最优放水速度确定的新方法,通过该方法可评估最优放水速度,有利于大坝的安全稳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