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1099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84554.3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体心四方结构第二相的多主元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多主元合金的化学成分按原子百分比通式为AlaCrbCocNid,其中14≤a≤16,24<b≤26,c=17,42<d≤44,且a+b+c+d=100。优点是:采用四组元Al、Cr、Co、Ni,通过合金配料和熔炼,采用独特温度区间的高温热处理和大变形量室温轧制获得多主元合金。制备的多主元合金包含L12结构的基体和体心四方结构(BCT)第二相的双相组织,并且块状的BCT第二相尺寸粗大。该多主元合金同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塑性并且制备流程简单,安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973655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924311.7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工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时效脆性无取向硅钢常化板及其生产方法,钢中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0.005%、Si:2.5%~3.6%、Mn:0.2%~0.8%、Al:0.5%~1.2%、N≤0.003%、Sn:0.04%~0.06%、Sb:0.0075%~0.1%,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传统无取向硅钢常化板相比,本发明所制备的常化卷再经过长时间保存后仍能够保持较高的冷变形能力,抑制了硅钢冷轧边裂、断带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957118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32074.7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22C33/04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14 , C22C38/00 , C22C38/60 , B21B1/22 , C21D8/02 , C21D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高牌号无取向硅钢轧制边裂和断带发生率的方法,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化学成分包括C:0.010%~0.030%、Si:2.0%~3.4%、Al:0.5%~1.1%、Mn:0.1%~0.6%、P:0.008%~0.012%、S:0.0005%~0.0010%、N:0.0005%~0.0030%、Sn:0.04%~0.06%、(Sb:0.0050%~0.0075%,选择性加入)、Ti≤0.004%,余量为Fe及杂质;生产工艺流程包括炼铁、炼钢、连铸、热轧、常化、冷轧及退火工序,其中可控制常化后自然时效时间≤72小时。本发明通过在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中加入Sb(锑)元素和/或控制常化后自然时效时间,有效减少了冷轧时带钢发生边裂和断带的概率,提高了冷轧成材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25979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78821.0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D8/12 , C22C38/02 , C22C38/12 , C22C33/04 , C21D1/26 , C21D1/30 , B21B3/02 , H01F1/147 , H01F4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段增塑制备大尺寸高硅钢薄带的方法,高硅钢薄带的成分为:Si4.5%~7.5%,B 0.005%~0.05%,Nb 0.005%~0.5%,C 0.001%~0.003%,N 0.001%~0.003%,S 0.0005%~0.002%,P 0.002%~0.01%,余量为铁和杂质;制备过程包括冶炼、锻造、热轧、分段增塑处理、去应力退火、冷轧及再结晶退火;在不影响累积最大轧制变形量的同时,分段式提升高硅钢的轧制塑性,获得更好的韧化增塑效果;避免有序结构恢复,改善高硅钢加工性能,在不切边的情况下完成高硅钢冷轧薄带的制备并提高成材率,最终获得塑性与综合磁性能良好的大尺寸高硅钢薄带。
-
公开(公告)号:CN11782889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31878.5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热轧带钢凸度命中率的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对粗轧前的工艺进行数据实测和仿真分析;根据S1得到的基础数据,完成机理模型的构建;确定每条产线粗轧前,每条生产工艺窗口和连铸坯的相关参数;通过S2计算出的机理模型,结合S1和S3获取的相关参数,对工艺窗口内的连铸、粗轧数据进行批量计算;将连铸工艺、粗轧工艺和钢种成分的实时数据与机理模型计算数据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训练精轧机架入口的中间坯凸度的预测模型;将精轧机架入口的中间坯凸度的预测值,作为热轧二级模型输入值进行生产。本发明用于热轧带钢生产线中,优化了现有二级模型的凸度设定与自学习模型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提升热轧带钢的凸度命中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1099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83707.2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弥散sigma相增强的多主元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化学成分按原子百分比通式为AlaNibCocCrd,其中a=15,47≤b<49,18<c≤19,18<d≤19,且a+b+c+d=100。优点是:采用四组元Al、Ni、Co、Cr的配比,通过合金配料和熔炼,均匀化处理、冷轧变形、再结晶热处理和时效热处理得到一种含弥散sigma相增强的多主元合金,该合金用NiCoCr基体中添加Al元素,得到了FCC基体+少量体积分数BCC相的双相组织。
-
公开(公告)号:CN11846092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70417.5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低韧脆转变温度的高硅钢薄带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高硅钢热轧板化学成分设计,所述高硅钢热轧板的化学成分,以重量百分比计,其组成包括:Si:4.5%~7.0%,B:0.003%~0.04%,Nb:0.004%~0.48%,Mn:0.05%~0.17%,C:0.002%~0.015%,N:0.002%~0.01%,S:0.002%~0.01%,P:0.002%~001%,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有效解决高硅钢由于具有较高的韧脆转变温度,导致轧制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纹,极大的影响钢材成材率的问题,从而有效提升高硅钢的加工性能和表面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57103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57727.4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21D8/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取向硅钢Goss织构调控方法,包括炼钢、连铸、热轧、常化、冷轧、一次再结晶退火、二次再结晶退火;其中冷轧每道次压下率为30%~40%;一次再结晶退火板温控制在800~830℃,时间3~6min;二次再结晶退火板温控制在900~1150℃,时间0.25~4h。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控制冷轧工艺以及一次再结晶退火工艺,调控一次再结晶退火后一次再结晶组织中Goss种子的比例以及Goss种子周围晶粒的取向环境,使Goss晶粒在二次再结晶退火二次再结晶过程中迅速长大,进而获取高锋锐Goss织构的取向硅钢成品,以提高取向硅钢的磁性能,其中0.20mm厚度规格取向硅钢磁感应强度B800可达1.85‑1.95T,0.18mm厚度规格取向硅钢磁感应强度B800可达1.92‑1.98T。
-
公开(公告)号:CN11941099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84336.X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镍硅铝相增强的多组元Fe‑Si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多组元Fe‑Si合金的化学成分按原子百分比通式为Fe18.8Si3Co28.2Cr28.2Ni18.8Al2.9B0.1。制备:金熔炼及固溶处理:在氩气保护下在熔炼炉中将金属原料加热至熔化进行合金化,再在氩气保护下,将母合金锭加热至完全熔化状态,并吸铸成型;在氩气保护环境下,将吸铸好的合金锭放入马弗炉内保温进行固溶处理,再进行热变形和冷变形,热处理。优点是:合金具有优异的塑性和良好的强度。可以在晶界处弥散分布着硼化物或含硼团簇强化基体,晶粒尺寸也可以通过控制硼化物或含硼团簇的析出和回熔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888802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56016.4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基合金中铜镍元素赋存状态及力学性能的模拟方法,包括步骤:初始铁单晶模型扩胞后,铜和镍原子随机替换铁原子,铜和镍原子之和占总原子数的比例少于20%,生成Fe‑Cu‑Ni合金模型,选取势函数,设置模型条件,将Fe‑Cu‑Ni合金模型在等温等压系综NPT下弛豫1~5ns,交换温度为400~1200K,时间步长为1~10fs,单位时间步长交换次数设置为1~20,进行拉伸模拟,在原子尺度上研究铁基合金中铜和镍元素的赋存状态及其对拉伸性能的影响的模拟方法,此方法可以研究不同退火模拟温度和时间下,铜和镍元素的赋存状态,通过拉伸模拟来研究力学性能,为揭示铁基合金中铜和镍元素赋存状态及其对力学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