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49771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010319605.2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优异塑性的980MPa级冷轧Q&P钢及其制造方法,成分:C:0.18‑0.21%,Si:1.4‑1.6%,Mn:1.8‑2.1%,Nb:0.04‑0.06%,Al:0.02‑0.05%,P≤0.01%、S≤0.01%,余量为Fe。与现有发明对比,本发明未添加贵金属元素Al、Ni、Mo等,Mn含量相对较低,主要利用Mn元素在奥氏体中富集稳定奥氏体,材料塑性明显提高,强塑积可达到25GPa%;采用的是两相区退火,退火温度较低,采用近似一步法淬火配分处理可以在现有连退生产线上实施;另一方面,通过热轧卷退火处理,提高合金元素Mn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无需对设备进行改造与投入。
-
公开(公告)号:CN103938070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142907.1
申请日:2014-04-10
Applicant: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其为600MPa级低屈强比冷轧双相钢钢板,成分按照质量百分数为:C:0.05%~0.09%、Si:0.2~0.5%、Mn:1.4%~1.8%、Als:0.020%~0.060%、Cr≤0.4%、P≤0.02%、S≤0.01%,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冶炼;连铸;热轧;酸洗冷轧;连续退火得到成品。在C‑Mn系的基础上,降低C含量,降低合金元素含量,以提高材料的焊接性能;由于设计中Si含量较低,同时连退生产过程采用高氢退火,因此所生产的双相钢表面质量较好;在此基础上,适量添加Cr,可以改善马氏体的分布状态,有利于塑性的发挥,同时降低双相钢的屈强比,可以适当降低连退生产速度,进而改善钢板的板形。
-
公开(公告)号:CN103938101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410142921.1
申请日:2014-04-10
Applicant: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其为500MPa级冷轧双相钢钢板,成分按照质量百分数为:C:0.03%~0.08%、Si:0.2~0.4%、Mn:1.0%~1.7%、Als:0.020%~0.060%、Cr≤0.4%、P≤0.01%、S≤0.01%,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冶炼;锻造和热轧;酸洗冷轧;连续退火;得到成品。在C?Mn系的基础上,降低C含量,降低合金元素含量,且其抗拉强度高,焊接性能好,屈强比低,强韧化匹配好,冲压性能良好,初始加工硬化率高等特点;由于设计中Si含量较低,同时连退生产过程采用高氢退火,因此所生产的双相钢表面质量较好;同时Si的适量加入,可以减少使用合金元素,大大提高双相钢的综合力学性能,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938101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42921.1
申请日:2014-04-10
Applicant: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其为500MPa级冷轧双相钢钢板,成分按照质量百分数为:C:0.03%~0.08%、Si:0.2~0.4%、Mn:1.0%~1.7%、Als:0.020%~0.060%、Cr≤0.4%、P≤0.01%、S≤0.01%,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冶炼;锻造和热轧;酸洗冷轧;连续退火;得到成品。在C-Mn系的基础上,降低C含量,降低合金元素含量,且其抗拉强度高,焊接性能好,屈强比低,强韧化匹配好,冲压性能良好,初始加工硬化率高等特点;由于设计中Si含量较低,同时连退生产过程采用高氢退火,因此所生产的双相钢表面质量较好;同时Si的适量加入,可以减少使用合金元素,大大提高双相钢的综合力学性能,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394658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319628.3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14 , C22C38/12 , C22C38/06 , C22C38/04 , C22C38/02 , C22C33/04 , C21D8/02 , C21D1/26 , C21D1/18 , C23G3/02 , C23G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常规连续退火生产线的980MPa级冷轧Q&P钢及其制造方法,成分为:C:0.16-0.20%,Si:0.6-1.0%,Mn:1.8-2.0%,Nb:0.05-0.07%,Ti:0.02-0.03%,Al:0.40-0.60,P≤0.02%、S≤0.01%,余量为Fe。采用是两相区退火,加热至810-850℃进行两相区退火,缓冷至720-760℃,然后以≥25/s的冷却速率冷却至260-300℃进行淬火,然后加热至340-380℃进行配分,最后冷却至室温,退火温度较低,可以在现有常规连退生产线上实施;本发明满足汽车用钢强塑性高,冷成形性能好,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等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839329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210277421.X
申请日:2012-08-06
Applicant: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拉强度450MPa级汽车用冷轧双相钢钢板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双相钢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数为:C:0.03-0.06%、Si:0.2-0.3%、Mn:1.4-1.6%、Cr:0.1~0.3%、Ti:0.003~0.020%,Als:0.020-0.060%、P≤0.01%、S≤0.01%,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生产的汽车用高强度冷轧双相钢板,屈服强度为200MPa~250MPa,抗拉强度为440MPa~500MPa,延伸率为26%~32%。
-
公开(公告)号:CN102876967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210284401.5
申请日:2012-08-06
Applicant: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拉强度600MPa级汽车用热镀锌双相钢钢板及其制备方法,钢板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数为:C:0.08%~0.13%、Si:≤0.04%、Mn:1.4%~1.8% 、Als:0.80%~1.3%、Mo:0.10%~0.30%、P≤0.015%、S≤0.01%,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生产的汽车用高强度热镀锌双相钢板,屈服强度为300MPa~400MPa,抗拉强度为640MPa~690MPa, 延伸率为20%~25%。
-
公开(公告)号:CN103509996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439991.9
申请日:2013-09-25
Applicant: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拉强度400MPa级高强度碳锰结构钢及其制造方法,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碳:0.10~0.20%、硅≤0.30%、锰≤0.40%、铝:0.010~0.030%、磷≤0.02%、硫≤0.01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元素。再配合转炉冶炼、连铸、热轧等工艺流程的控制,得到的冷轧高强度碳锰结构钢板,屈服强度为250MPa~280MPa,抗拉强度为≥400MPa,延伸率≥32%。通过增加碳的含量,代替昂贵的金属,降低生产成本,再通过工艺,使碳与Fe形成细小弥散的碳化物,均匀分布于铁素体中,得到的冷轧碳锰结构钢板具有高强度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226250B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110156740.0
申请日:2011-06-13
Applicant: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屈服强度700MPa的热轧钢板,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4%-0.08%、Si 0.15%-0.3%、Mn 1.20%-1.90%、Al 0.020%-0.060%、P≤0.015%、S≤0.0009%、Nb 0.06%-0.08%、Ti 0.09%-0.12%,B 0.0008%-0.005%,O≤0.002%,N≤0.004%。其制备方法为:加热温度1240℃~1260℃,粗轧温度1230℃~1100℃,精轧入口温度1080℃~1040℃,终轧温度820℃~860℃,精轧总压下率≥85%;精轧后层流冷却,冷却速度≥60℃/s;卷取温度在控制在550~600℃。
-
公开(公告)号:CN103088261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51871.1
申请日:2013-02-17
Applicant: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拉强度600MPa级高强度冷轧钢板,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成分的含量为:C:0.07~0.10%;Si:0.15~0.20%;Mn:1.00%~1.40%;P:≤0.030%;S:≤0.030%;Al:0.025%~0.075%;Ti:0.020~0.050%;Nb:0.030~0.060%;N:≤0.005%。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低合金高强度钢的化学成分,制定合适的连续退火温度制度,配合热轧、冷轧工艺,获得抗拉强度在600MPa以上、延伸率高于12%的高强度钢,同时保证良好的板形、表面质量、冲压性能和焊接性能;在具有高强度的同时也有良好的冷成形性能,并且降低生产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