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柱中部后浇混合框架钢连接梁柱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9316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155087.X

    申请日:2024-0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柱中部后浇混合框架钢连接梁柱节点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带柱顶端钢连接件及柱底带第一连接端板的预制混凝土柱、带梁端钢连接件的预制混凝土梁,所述预制混凝土柱的中心带后浇孔洞;安装时,后浇孔洞内根据受力情况插入钢筋笼,接着位于下部的柱顶端钢连接件与位于上部的第一连接端板通过螺栓连接,然后后浇混凝土浇筑孔洞和柱顶端钢连接件内部,柱顶端钢连接件与梁端钢连接件进行螺栓连接或栓焊连接。本发明实现了预制混凝土梁、柱的高效无支撑拼装,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点采用钢管混凝土形式实现核心区的增强,通过合理设计使塑性铰产生于梁端钢连接件,可充分发挥钢结构的耗能和变形优势。

    一种肩架
    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021273U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21646989.X

    申请日:2022-06-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际铁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肩架,所述肩架包括固定桩、肩架本体、固定板和设备线夹;肩架本体包括第一肩架本体和第二肩架本体,第一肩架本体与第二肩架本体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第一肩架本体和第二肩架本体的高度相同,第一肩架本体和第二肩架本体之间设置有间隙,第一肩架本体和第二肩架本体均与固定桩固定相连;固定板设置在肩架本体的端部,固定板设置在肩架本体的上方,固定板与肩架本体垂直设置;设备线夹分别设置在固定板的两端,设备线夹与接触网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线,设备线夹与加强线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线将加强线与接触网进行连接有效的解决了供电臂阻抗与供电臂长度呈非线性变化的问题。

    一种可实现多制式供电的牵引变电所接线

    公开(公告)号:CN214590613U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20736346.3

    申请日:2021-04-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和电气化铁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实现多制式供电的牵引变电所接线,包括变压组件、保护组件、开关组件、测量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变压组件包括交流牵引回路变压装置、直流牵引回路变压整流装置和配电回路变压装置;所述保护组件包括接地漏电保护装置、钢轨电位限制装置、排流柜、避雷器;所述开关组件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所述测量组件包括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带电显示器、分流器、电压变送器;所述连接组件包含连接电缆、铜母排,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单个牵引变电所多种供电制式的功能,可以充分利用外部电源和供电设备的供电能力,大大节省工程投资。

    微孔板的自动化加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157598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1910505094.0

    申请日:2019-06-12

    Abstract: 微孔板的自动化加样装置,包括百级层流、玻璃防护罩、台板、加样头、机械手,百级层流,所述玻璃防护罩和台板构成工作区域,所述台板上设有tip头存料盘、待加样载台、微孔板载台、tip头废料框、机械手,所述加样头安装于机器手末端,tip头存料盘上设有tip头,微孔板载台上设有微孔板。本发明能实现自动化加样,降低实验操作者的劳动程度,加样速度、加样准确度较现有技术均得到极大层度的提高;对目标微孔加注特定的试剂,不易混淆;加样的环境可控性高。

    一种铜金属无铬钝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68576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47150.2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曹占芳 刘勇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铜钝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金属无铬钝化剂以及钝化方法。所述的铜金属无铬钝化剂为溶解有可溶性铝盐、增强助剂和有机聚合物的水溶液;其中,所述的有机聚合物为修饰有羧基或胺基的平均分子量M.W1500~5000的水溶性聚合物;所述的增强助剂包含天然多糖及其盐、有机铵及其盐、多元醇、醇胺、葡萄糖及其衍生物、磷酸根或磷酸氢根、钼酸根、钨酸根、硅酸根、植酸根、硼酸根、硝酸根、亚硝酸根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水溶液的pH为0.5~6.9或pH大于等于10。本发明所述的钝化体系能够实现协同,不仅能够有效规避酸性或强碱体系下的铜金属的腐蚀氧化问题,反而能够实现铜金属表面的原位钝化,达到在不改变铜金属基本特性的条件下,获得更优的钝化效果。

    航空螺旋锥齿轮接触印痕视觉测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09666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29318.3

    申请日:2024-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螺旋锥齿轮接触印痕视觉测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可以利用印痕分割模型快速完成对二维印痕彩色图像数据的提取,之后则可以预先构建好的二维与三维转换矩阵将二维印痕彩色图像的彩色信息映射到三维点云中从而获得彩色三维印痕点云数据,最终通过对彩色三维印痕点云数据进行齿面拟合、齿面轮廓点云分割、展开等等操作完成对印痕参数的自动测量,消除人工检测带来的测量结果不稳定和测量效率低的问题;同时,采集第一激光点云数据和第一彩色图像数据时,激光点云采集装置、彩色图像采集装置的工作位置与构建二维与三维转换矩阵时所处位置一致,保证了利用二维与三维转换矩阵转换出彩色三维印痕点云数据的准确性。

    一种基于增强MRI影像组学的鼻咽癌预后辅助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57945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010545739.6

    申请日:2020-06-16

    Abstract: 一种基于增强MRI影像组学的鼻咽癌预后辅助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MRI影像处理;(2)提取影像学特征;(3)影像特征的筛选;(4)影像组学评分计算公式的建立;(5)临床危险因素的筛选;(6)预后生存模型的建立:结合鼻咽癌患者影像组学评分和临床危险因素建立预后观测模型,对患者PFS进行定性和定量预测,并评估该预后生存模型的性能。本发明对患者影像检查伤害性小,对特定患者的生存时间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辅助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随访方案,并辅助医生对病人的存活和复发时间进行评估,同时,对得到的预后生存模型的性能进行了验证,保证了预后预测模型的准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