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866430A
公开(公告)日:2006-11-22
申请号:CN200610082560.1
申请日:2006-05-17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G9/058 , H01G9/04 , H01G13/00 , C09J127/12 , C09J127/16 , C09J179/08 , C09J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016 , H01G9/058 , H01G11/28 , H01G11/66 , H01G11/86 , Y02E60/13 , Y02T10/7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增强可极化电极层与底涂层之间的粘合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用于在集电器上形成底涂层的第一步骤和用于在所述底涂层上形成可极化电极层的第二步骤。第一步骤通过以用于底涂层的涂布液涂布所述集电器而进行,所述用于底涂层的涂布液包含导电性颗粒、第一粘合剂和第一溶剂。第二步骤通过以用于可极化电极层的涂布液涂布所述底涂层而进行,所述用于可极化电极层的涂布液包含多孔颗粒、第二粘合剂和第二溶剂。第一溶剂能够溶解或分散所述第一粘合剂和第二粘合剂。第二溶剂能够溶解或分散所述第一粘合剂和第二粘合剂。底涂层与可极化电极层之间界面的融合增强了两层之间的粘合。
-
公开(公告)号:CN1866430B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610082560.1
申请日:2006-05-17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G9/058 , H01G9/04 , H01G13/00 , C09J127/12 , C09J127/16 , C09J179/08 , C09J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016 , H01G9/058 , H01G11/28 , H01G11/66 , H01G11/86 , Y02E60/13 , Y02T10/7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增强可极化电极层与底涂层之间的粘合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用于在集电器上形成底涂层的第一步骤和用于在所述底涂层上形成可极化电极层的第二步骤。第一步骤通过以用于底涂层的涂布液涂布所述集电器而进行,所述用于底涂层的涂布液包含导电性颗粒、第一粘合剂和第一溶剂。第二步骤通过以用于可极化电极层的涂布液涂布所述底涂层而进行,所述用于可极化电极层的涂布液包含多孔颗粒、第二粘合剂和第二溶剂。第一溶剂能够溶解或分散所述第一粘合剂和第二粘合剂。第二溶剂能够溶解或分散所述第一粘合剂和第二粘合剂。底涂层与可极化电极层之间界面的融合增强了两层之间的粘合。
-
公开(公告)号:CN202616051U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120277539.3
申请日:2011-07-28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75 , H01M2/0207 , H01M2/0262 , H01M2/0267 , H01M2/0287 , H01M2/06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化学装置。在具备装入封装体(1B)内的元件本体(1A)的电化学装置中,封装体(1B)的周边区域,具备在薄膜的厚度方向(Z轴方向)上具有弹性力的单个或多个弹性结构(R1、R2)。各个弹性结构(R1、R2)具备沿着薄膜外缘弯折的封装体(1B)的第1区域和与第1区域相对的封装体(1B)的第2区域。沿着该第1区域的薄膜外缘的方向的两个端部(R11、R13(R21、R23))与第2区域接触,并且,在所述两个端部(R11、R13(R21、R23))之间,所述第1区域和第2区域之间存在间隙(最大值2R)。
-
公开(公告)号:CN202042374U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1120113003.8
申请日:2011-04-14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0 , H01G11/74 , H01G11/82 , H01M2/32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 H05K3/305 , H05K3/3426 , H05K3/3463 , H05K2201/10015 , H05K2201/10037 , Y02E60/13 , Y02P70/613 , Y10T29/490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化学器件,电化学器件的引线(3)具有含有Al的引线主体(3A)、和设置于引线主体(3A)的前端部且弯曲的金属薄膜(3a),该金属薄膜(3a)具有含有Ni的薄膜主体(3a1)、和覆盖弯曲的薄膜主体(3a1)的至少外侧表面且含有Sn的镀层(3a2)。弯曲的薄膜主体(3a1)的内侧表面的特定区域和引线主体(3A)的表面在规定区域不隔着镀层(3a2)地焊接在一起。
-
公开(公告)号:CN101471452A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810189123.9
申请日:2008-12-29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1 , H01M10/052 , H01M10/0587 , Y10T29/49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容量的卷绕型电化学装置。卷绕型电化学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在集电体的两面上形成有活性物质层的带状的正极和负极以夹着带状的隔离物的方式而被卷绕的卷绕体,正极的卷绕体中心侧端部的两面隔着隔离物而分别与负极邻接,负极的卷绕体中心侧端部的两面隔着隔离物而分别与正极邻接。
-
公开(公告)号:CN101276900A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810086923.8
申请日:2008-03-28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 , H01M4/1393 , H01M4/1395 , H01M4/366 , H01M4/587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形成实现高容量化(电极的高密度化)同时能够充分确保安全性(抑制枝晶)且具有高速率放电特性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的阳极。本发明的阳极是具备集电体和形成于该集电体上的活性物质含有层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的阳极,上述活性物质含有层由配置在离所述集电体最远的一侧的最表面层和由配置于该最表面层与上述集电体之间的1个以上的层形成的下侧层构成,上述最表面层的弯曲度比上述下侧层的弯曲度小。
-
公开(公告)号:CN100396410C
公开(公告)日:2008-06-25
申请号:CN200510079832.8
申请日:2005-06-29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04 , B26D1/0006 , B26D1/225 , B26D1/245 , B26D2001/002 , B26D2001/0046 , B26D2001/0053 , B26D2007/0075 , H01M4/04 , Y10T83/04 , Y10T83/4757 , Y10T83/477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剪切装置,其特征是:安装有1个以上上刀(4)的旋转轴(2)和安装有1个以上下刀(7)的旋转轴(5),互相平行且上刀(4)的周缘部侧面(4a)与下刀(7)的周缘部侧面(7a)接触、并且配置成可以得到规定啮合深度,上刀(4)的厚度是1mm以上,上刀(4)的刀尖角度是75~88°,上刀(4)及下刀(7)的硬度是6.9×103~8.8×103N/mm2,上刀(4)的硬度与下刀(7)的硬度之差是4.9×102N/mm2以下,上刀(4)及下刀(7)的表面粗糙度是4μm以下,上刀(4)的表面粗糙度与下刀(7)的表面粗糙度之差是2μm以下。在切断片状电极时,可以充分地抑制集电体的切断屑融贴在上刀侧面,并且,可以充分地抑制在集电体的切断面上产生毛刺。
-
公开(公告)号:CN1674324A
公开(公告)日:2005-09-28
申请号:CN200510056957.9
申请日:2005-03-24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IPC: H01M4/04 , H01M4/02 , H01M4/00 , H01M6/00 , H01M10/00 , H01M10/40 , H01G4/005 , H01G4/00 , H01G9/058 , H01G9/04 , H01G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04 , H01M4/043 , H01M4/0471 , H01M4/64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极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切断在集电体上形成有活性物质含有层的电极板,得到该电极板一部分的电极素材的切断工程;和至少在电极素材的活性物质含有层的边缘部实施加热加压处理的加热加压处理工程。
-
公开(公告)号:CN101276900B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0810086923.8
申请日:2008-03-28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 , H01M4/1393 , H01M4/1395 , H01M4/366 , H01M4/587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形成实现高容量化(电极的高密度化)同时能够充分确保安全性(抑制枝晶)且具有高速率放电特性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的阳极。本发明的阳极是具备集电体和形成于该集电体上的活性物质含有层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的阳极,上述活性物质含有层由配置在离所述集电体最远的一侧的最表面层和由配置于该最表面层与上述集电体之间的1个以上的层形成的下侧层构成,上述最表面层的弯曲度比上述下侧层的弯曲度小。
-
公开(公告)号:CN101314157B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0810109812.4
申请日:2008-05-30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5C5/02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涂布装置。该液体涂布装置具有引导被涂布薄片(S)的引导辊(6)和缝模(20),缝模(20)将液体涂布于被引导辊(6)引导的被涂布薄片(S)的表面,该缝模(20)具有缝隙(23),该缝隙(23)具有沿引导辊(6)的轴方向延伸的开口(24)。缝模(20)在引导辊(6)的旋转方向(RD)上的开口(24)的后侧,还具有成为与引导辊(6)对应的凹面的前缘部(27),在引导辊(6)的旋转方向(RD)上,前缘部(27)与引导辊(6)相对的部分的长度(FA)被设定为,以引导辊(6)的轴(O)为中心的中心角(θ)为0.95~3.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