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容的灌封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281279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810023837.6

    申请日:2018-01-10

    Inventor: 项文增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2/103 H01G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容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电容的灌封装置,包括罐体和设置在罐体顶部的罐盖,罐盖上开设有出气口,罐体的内底上设有多个夹持座,出气口处设有单向出气阀,罐体内部还设有主动轮和多个从动轮,从动轮位于主动轮周向并由主动轮带动进行转动,从动轮上均偏心连接有偏心杆,偏心杆上设有用于给电容灌封的注胶管,注胶管位于夹持座的侧向,偏心杆上固设有向出气口排风的扇叶。本发明对电容均匀地涂覆灌封胶并减少涂覆灌封胶过程中产生的气泡。

    一种具有防爆功能的节约型电容器

    公开(公告)号:CN107256798A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710618604.6

    申请日:2017-07-26

    Inventor: 周玮 胡永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2/08 H01G2/10 H01G2/103 H01G2/106

    Abstract: 一种具有防爆功能的节约型电容器,包括电容器芯子和电容器外壳,所述电容器芯子侧壁上引出两个引脚,引脚穿过电容器外壳顶部并向上延伸,所述电容器芯子和电容器外壳内侧壁之间通过若干支撑块固定连接;所述电容器外壳顶部中间处固定连接有浇灌管,浇灌管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电容器芯子底部和电容器外壳内底部之间敷设有导热铝膜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内部设置有支撑块,可以有效降低树脂的浇入量,节约了树脂的使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使用效果也不会受到影响;导热铝膜层可以将电容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出,避免了电容器内部温度过高情况的发生,提高了使用寿命,同时也降低了发生爆炸的可能性。

    带双工艺孔的电容器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847502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1238304.7

    申请日:2016-1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2/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双工艺孔的电容器结构,包括电容器壳体,在电容器壳体的顶部盖板上设置两个套管,其特征是:在所述电容器壳体上设置两个工艺孔。所述两个工艺孔设置在两个套管之间,或者设置在电容器壳体的侧部的窄面上。本发明采用双工艺孔可以缩短制造周期,提高产品性能。

    一种电力电容器注油孔与油封盖的密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28755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389021.6

    申请日:2016-06-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2/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电容器注油孔与油封盖的密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利用油封盖上形成的油封凸台与注油孔进行过盈配合;第二步,在注油孔周边设置加强筋,然后在油封盖的倒角尾部设置一条倒角凸台;第三步,将电容器壳体与注油孔冲孔的反方向折弯、焊接,并在真空浸渍后敲击时,利用油封凸台来密闭浸渍剂向外飞溅。本发明对浸渍剂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且油封盖与注油孔之间的冲击和成型呈反向的行进原则,使得注油孔无变形,不会产生浸渍剂飞溅的安全隐患。

    粘合剂、电极及其制造方法、具有该电极的超级电容器

    公开(公告)号:CN101845281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010129903.1

    申请日:2010-03-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2/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粘合剂、电极及其制造方法、具有该电极的超级电容器。所述粘合剂包含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四氟乙烯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制造电极的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制得的电极,其中,所述方法采用所述粘合剂制造所述电极;本发明进一步公开采用所述电极作为正极和/或负极的超级电容器。本发明的粘合剂能够在电极材料颗粒之间形成网络结构,并与铝箔金属之间具有良好的粘附特性,利用所述粘合剂制得的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学特性和结构强度;基于所述电极所组装电容器具有良好的储能特性和稳定特性,在工业、交通、电子、军事等领域广泛应用。

    电容结构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471660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380030678.8

    申请日:2013-06-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2/103 H01G4/30 H01G4/3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容结构,其包括:第一和第二元件,至少一个元件包括多个电介质电容层,该电介质电容层的每一层都被配置在不同极性的电极之间,其中第一和第二元件被布置成由应力减小层(18)分隔的叠层,所述应力减小层(18)具有带有开口网孔的支撑结构,在该开口网孔中空气起到了降低开裂穿过该应力减小层的传递的作用。

    用于电化学元件的保护器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55686B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0880115688.0

    申请日:2008-11-13

    Inventor: 浅井崇宏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护器,其不会从电化学元件松动,由此消除了尺寸的离差,并且防止自身容易脱落。保护器(200)与铝复合膜(90)一起覆盖电气化学元件(100)的外周,所述电化学元件用铝复合膜(90)包覆。保护器(200)具有用于容纳铝复合膜(90)的那些褶皱(92)的凹槽(210和220),所述褶皱在电化学元件(100)的拐角处形成。当保护器(200)安装在电化学元件(100)上时,铝复合膜(90)的褶皱(92)进入凹槽(210和220)中,即,褶皱(92)放入凹槽(210和220)中,使得保护器(200)可以以较高的附着力安装在电化学元件(100)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