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310722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110185601.0

    申请日:2011-06-29

    发明人: 加味清

    IPC分类号: B60C11/03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能够抑制噪声性能和操纵稳定性的降低,并且提高泥地性能。胎面部(2)被锯齿形周向沟(3)和横沟(4)划分为多个花纹块(5)。锯齿形周向沟(3)形成由倾斜沟部(8)在轮胎轴向的最内纵沟部(6)和轮胎轴向的最外纵沟部(7)之间连接的矩形波状。锯齿形周向沟(3)的锯齿摆幅(K)是胎面一半宽度(TW/2)的4~15%的范围。对于一条锯齿形周向沟(3),在其两侧相交的横沟(4)的条数的共计条数(n),在接地面(F)内为8~12条,而且上述横沟(4)的沟宽度(WY)是横沟(4、4)间的间距长度(Py)的8~25%。

    充气轮胎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21117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0980100662.3

    申请日:2009-04-22

    发明人: 桥本佳昌

    IPC分类号: B60C11/00 B60C11/12

    摘要: 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提高基于细槽的冰上性能的改善效果的充气轮胎。本发明的充气轮胎,是在胎面部具备由槽区划的多个陆部、在这些陆部的接地面上分别设置有多根细槽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细槽的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倾斜角度设定得与所述陆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央区域相比在其两侧的端部区域相对较大。

    农艺车辆的轮胎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31685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0780043544.4

    申请日:2007-11-16

    IPC分类号: B60C11/0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农艺车辆的轮胎(312),该轮胎使用一种具有在宽度方向上有展平的接触面的胎面设计,并且多个弯曲的凸棱(410,420)交替地从轮胎一侧壁(442,452)延伸至该侧壁(442,452)相对边的侧壁附近的位置。各凸棱(410,420)弯曲以致位于轮胎宽度中间位置的一中央截面位于延伸至各个相对的侧壁的凸棱的相邻截面的周长的表面。这种方式中,各凸棱外形似“香蕉”形状,其在轴线方向上延伸穿过轮胎的宽度。总体来说,凸棱之间的沟槽(470,472)在轮胎宽度方向上沿轴向伸展,沟槽宽度为凸棱圆周上的平均宽度的大约20%~30%数值范围之内并慢慢变窄。这样的表面形状使得凸棱有更大的面积与路面接触来提高操作性能和更长的行走寿命,并且使容纳淤泥和脏物的沟槽更窄小。

    充气轮胎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10727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110188322.X

    申请日:2011-07-04

    发明人: 宫崎哲二

    IPC分类号: B60C11/1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花纹噪音性能和耐偏磨损性优异的充气轮胎。在胎面部(10)的由主横槽(14)分划的地面接触部(花纹块)(16)上设置细槽(24),其槽宽度小于主横槽(14)且在轮胎宽度方向(B)上延伸。在细槽(24)对向的槽侧面中的一侧槽侧面(24A)上设置有突条(26),所述突条(26)向另一侧槽侧面(24B)突出且在该细槽(24)的深度方向(Z)延伸。在细槽(24)的长度方向(X)上隔开间隔而互相平行地设置有多个突条(26),且突条(26)在该深度方向(Z)上的延伸长度(L1、L2)至少设定为两种。

    充气轮胎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962294B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610143957.7

    申请日:2006-11-07

    发明人: 大桥稔之

    IPC分类号: B60C11/13 B60C11/11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能够提高所谓果子露状态的雪上路面的行驶性能,而且不容易产生跳舞磨损等偏磨损。充气轮胎具备胎面花纹,所述胎面花纹具有在多个块(1b)之间形成的横槽(2b),该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所述横槽(2b)具备槽宽(GW)向胎面端侧扩大且延伸的表面侧槽部(11)和以大致一定的槽宽(GW)延伸的底面侧槽部(12)。

    越野轮胎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181863B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0710188116.2

    申请日:2007-11-09

    发明人: 居石诚

    IPC分类号: B60C11/113

    摘要: 一种越野轮胎,其包括配置有花纹块(10、11)的胎面部分(2),花纹块(10、11)周围形成海区(8)。海区(8)在其底部(14)配置有凹部(13),其中,凹部(13)沿轮胎的周向设置并且每个凹部(13)在轮胎的轴向上延伸,并且每个凹部(13)的深度(d)在朝其中心(13a)的方向上逐渐增加,因此提高了缓冲能力。

    充气轮胎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09806B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680042654.4

    申请日:2006-11-14

    发明人: 小岛弘行

    IPC分类号: B60C11/01 B60C11/11

    摘要: 一种充气轮胎,在胎面(1)上具有:至少形成两根沿轮胎周方向延伸的周方向花纹槽(2),并且通过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横向花纹槽(4)区划由该周方向花纹槽(2)所区划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陆部(3)而形成的多个花纹块(5)的胎面花纹,其中,在花纹块(5)的面向周方向花纹槽(2)的缘部的中央区域,形成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具有多个台阶状的阶梯的切槽部(6),所以既维持了在一般路面上的耐不均匀磨损性能以及操纵稳定性、又提高了泥泞路面行驶性能。

    用于重型运载工具的轮胎胎面

    公开(公告)号:CN1978224B

    公开(公告)日:2010-04-21

    申请号:CN200610164212.9

    申请日:2006-12-05

    发明人: 雷诺·迪朗

    IPC分类号: B60C11/117

    摘要: 一种轮胎胎面(1)包括多个纵向和横向凹槽(2b,2c,31,32),纵向凹槽包括深度为G的主凹槽(2b,2c)和小于主凹槽深度G的深度为G’的副凹槽(31,32),通过两条纵向凹槽限定并且宽度是胎面宽度W的0.25到0.5倍的胎面中央部分(C)至少设置一条平均深度为G的纵向的主凹槽(2c),此胎面的特征在于:副凹槽(31,32)的深度G’是主凹槽(2b,2c)深度G的0.4到0.6倍;中央部分(C)的肋的横向凹槽(5c)包括最多在其一半长度上的连接桥(6c),连接桥径向外侧表面到行驶表面的距离Hc是主凹槽深度G的0.4到0.8倍;每个边缘部分(B)的肋的横向凹槽(5b)包括最多在其一半长度上的连接桥(6c),连接桥阻止所述横向凹槽闭合;其径向外侧表面到行驶表面的距离Hs最大等于0.3倍主凹槽深度G。

    充气轮胎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05976A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680055647.8

    申请日:2006-08-29

    发明人: 岸添勇

    IPC分类号: B60C11/04 B60C11/12

    摘要: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被指定了相对车辆的轮胎内外的装配方向,其特征在于:在胎面部设有:第1主槽,其在轮胎周方向上延伸;第2主槽,其在比第1主槽更靠车辆内侧的胎肩区域在轮胎周方向上延伸;第3主槽,其在比第1主槽更靠车辆外侧的胎肩区域在轮胎周方向上延伸;和多根花纹槽,它们从一方的胎肩侧向另一方的胎肩侧延伸;在第1主槽与第2主槽之间划分出的第1陆部的宽度比在第1主槽与第3主槽之间划分出的第2陆部大;在所述第1陆部设有一边相对于轮胎周方向倾斜一边连通3根花纹槽的多根倾斜槽;该倾斜槽的一端在花纹槽开口,另一端在花纹块内终止。

    充气轮胎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00825A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780027752.5

    申请日:2007-12-18

    发明人: 桥本佳昌

    IPC分类号: B60C11/03 B60C11/11 B60C11/12

    摘要: 本发明提供能够不妨碍冰上性能而改善在包括冰冻果子露状积雪路面的积雪路面上的雪上性能的充气轮胎。在中间陆部(4)沿轮胎周方向(TC)延伸设置有宽度比主槽(2)窄的1根副槽(6)。横槽(7),由从中央陆部(3)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并超过轮胎接地端(TF)地延伸的左右的第一横槽(8)、和从中间陆部(4)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并超过轮胎接地端(TF)地延伸的左右的第二横槽(9)构成,第一横槽(8)和第二横槽(9)沿轮胎周方向(TC)交替配置。胎面(1)的中央区域(1C)的槽面积比例小于胎面(1)的接地面区域(G)的槽面积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