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03763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10555078.X
申请日:2014-10-17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IPC分类号: C07D263/10 , C07D263/52 , C07D263/56 , C07D277/64 , C07D209/14 , C07F7/10 , C07D233/24 , C07D235/14 , C07D233/64 , C07D277/10 , C07D239/06 , C07D265/08 , C07D243/04 , C07D267/06 , C07D281/02 , C07D471/04 , C07F15/04 , C07F19/00 , C07F15/00 , C08F4/70 , C08F8/04 , C08F110/02 , C08F110/06 , C08F110/08 , C08F110/14 , C08F132/04 , C08F210/02 , C08F216/04 , C08F220/64 , C08F220/68 , C08F216/20 , C08F220/54 , C08F220/16 , C08F226/02 , C10M107/02 , C10M107/04 , C10M107/06 , C10M107/08 , C10M107/10 , C10M107/24 , C10M107/26 , C10M107/28 , C10M107/42 , C10M107/46 , C10M107/48 , C10M107/50
摘要: 本发明涉及新型聚烯烃油催化剂及其应用,公开了一类新型聚烯烃催化剂及其制备。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催化体系,该催化体系包含一类新型:铁、钴、镍、钯、铂配合物。在该催化体系的作用下,只需要温和的条件即可以由简单烯烃,例如乙烯,高效地获得油状高支化烷烃混合物。该烷烃混合物可以用于加工助剂和高性能润滑油的基础油。本发明还提供了催化剂的制法以及油状烯烃聚合物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功能化聚烯烃油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7342C
公开(公告)日:2005-02-02
申请号:CN01810036.8
申请日:2001-05-17
申请人: 弗·哈夫曼-拉罗切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7D241/08 , C07D267/10 , C07D243/08 , C07D265/10 , C07D267/22 , C07D267/06 , C07D409/12 , C07D417/12 , C07D403/12 , C07D413/12 , C07D409/06 , C07D413/06 , C07D401/12 , A61K31/395 , A61K31/495 , A61K31/55 , A61P1/06 , A61P11/06 , A61P13/06 , A61P21/02
CPC分类号: C07D207/27 , C07D211/76 , C07D223/10 , C07D225/02 , C07D239/10 , C07D241/08 , C07D243/04 , C07D243/08 , C07D265/10 , C07D267/06 , C07D267/10 , C07D267/22 , C07D279/06 , C07D401/06 , C07D401/12 , C07D403/06 , C07D403/12 , C07D405/06 , C07D405/12 , C07D405/14 , C07D409/06 , C07D409/12 , C07D409/14 , C07D411/12 , C07D413/06 , C07D413/12 , C07D413/14 , C07D417/06 , C07D417/12 , C07D417/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通常是M2/M3毒蕈碱受体拮抗剂的通式(I)化合物,其中X、Y或Z当中有一个独立地为-S-、-O-、-CH2-或>N-R4,其它的为-CH2-;p是0-3并包括0和3的整数;m是0-3并包括0和3的整数;n是1-6并包括1和6的整数;R3是(C1-6)-烷基、(C1-6)-链烯基、(C1-6)-炔基或环烷基;且R1、R2和R3是氢或特定的取代基。这些化合物可用于治疗与平滑肌障碍有关的疾病。
-
公开(公告)号:CN11714304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889430.2
申请日:2023-07-19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IPC分类号: C07D267/06 , C08G69/10
摘要: 一种7元环N‑羧酸酐及其合成方法和其在高效合成γ‑聚谷氨酸中的应用。本发明属于聚氨基酸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制备γ‑聚谷氨酸的方法过程冗长操作繁琐、成本过高以及聚合物分子量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全新结构的7元环N‑羧酸酐(NCA)及其合成方法,通过此7元环NCA的开环聚合制备了带有苄基保护的γ‑聚谷氨酸,继而通过脱保护得到γ‑聚谷氨酸。聚合方法条件温和简单,通过调控引发剂和单体的比例即可控制中间体的分子量,而且分子量分布较窄,且由于整体合成路线较短,提纯简易,可以大大降低规模化生产的技术难度和成本。此外,在合成聚氨基酸时有效避免副反应的发生,适用范围更广,更加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04945346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348520.6
申请日:2015-06-19
申请人: 山东师范大学
IPC分类号: C07D267/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湾位嵌氧、氮杂七元环3,4:9,10-苝四羧酸正丁酯及其合成方法,将1-氨基-12-羟基-3,4:9,10-苝四羧酸正丁酯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醛类物质,于温度为60-80℃搅拌反应10-60小时,反应完成后,除去有机溶剂,经分离提纯即得产物。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步骤简单,产率较高,在5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430609A
公开(公告)日:2003-07-16
申请号:CN01810036.8
申请日:2001-05-17
申请人: 弗·哈夫曼-拉罗切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7D241/08 , C07D267/10 , C07D243/08 , C07D265/10 , C07D267/22 , C07D267/06 , C07D409/12 , C07D417/12 , C07D403/12 , C07D413/12 , C07D409/06 , C07D413/06 , C07D401/12 , A61K31/395 , A61K31/495 , A61K31/55 , A61P1/06 , A61P11/06 , A61P13/06 , A61P21/02
CPC分类号: C07D207/27 , C07D211/76 , C07D223/10 , C07D225/02 , C07D239/10 , C07D241/08 , C07D243/04 , C07D243/08 , C07D265/10 , C07D267/06 , C07D267/10 , C07D267/22 , C07D279/06 , C07D401/06 , C07D401/12 , C07D403/06 , C07D403/12 , C07D405/06 , C07D405/12 , C07D405/14 , C07D409/06 , C07D409/12 , C07D409/14 , C07D411/12 , C07D413/06 , C07D413/12 , C07D413/14 , C07D417/06 , C07D417/12 , C07D417/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通常是M2/M3毒蕈碱受体拮抗剂的通式(I)化合物,其中X、Y或Z当中有一个独立地为-S-、-O-、-CH2-或>N-R4,其它的为-CH2-;p是0-3并包括0和3的整数;m是0-3并包括0和3的整数;n是1-6并包括1和6的整数;R3是(C1-6)-烷基、(C1-6)-链烯基、(C1-6)-炔基或环烷基;且R1、R2和R3是氢或特定的取代基。这些化合物可用于治疗与平滑肌障碍有关的疾病。
-
公开(公告)号:CN1040793A
公开(公告)日:1990-03-28
申请号:CN89101333.4
申请日:1989-03-10
申请人: 生物研究公司
发明人: 威廉·D·福勒 , 米歇尔·飞利普·科恩 , 弗里德·R·纳德 , 莫利·高德曼
IPC分类号: C07D263/44 , C07D277/34 , C07D265/06 , C07D267/06 , C07D279/06 , C07D281/02
CPC分类号: C07D263/44 , C07D277/34 , C07K1/023 , C07K1/04
摘要: 制备具有式(I)的尿烷保护的氨基酸N-羧酸酐或氨基酸N-硫代羧酸酐的方法;式(I)中R和R′为氢、烷基、环烷基取代的环烷基、芳基或取代的芳基;R″为烷基、芳基、取代的烷基或取代的芳基;Z为氧或硫;n为0、1或2;该方法包括:使氨基酸N-羧酸酐或氨基酸N-硫代羧酸酐与卤代甲酸脂在惰性稀释剂中,在无水条件及有叔胺碱存在的条件下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2920134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110128918.4
申请日:2021-01-29
申请人: 深圳市图微安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7D267/06 , B01J31/02
摘要: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不对称催化氟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不对称催化氟化反应体系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新型不对称催化氟化反应体系包括手性碘试剂和醚合三氟化硼,应用于烯烃的催化不对称亲核氟化反应中,以反应体系中的手性碘试剂作为催化剂,醚合三氟化硼作为亲核氟试剂,对烯烃进行催化不对称亲核氟化反应,经反应后处理得到具有高度化学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的氟代化合物。与金属催化的不对称氟化反应体系相比,本发明的催化反应具有以下优势:醚合三氟化硼作为氟试剂,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手性碘催化剂制备简单,不需要复杂配体;环境友好,无重金属污染和贵金属浪费;反应的化学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好,产率和光学纯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698361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158821.4
申请日:2021-09-30
申请人: 山东建筑大学
IPC分类号: C07D267/06 , C09K11/06 , G01N21/6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氟离子的比色荧光探针化合物及其检测方法,属于分析化学技术领域。该比色荧光探针结构为在苝湾位置含有N‑H和O的七原子环的苝四羧酸酯。本发明的比色荧光探针在有机溶剂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荧光性能,在F‑离子存在下吸收峰红移,表现出明显的颜色变化和强烈的荧光猝灭;选择性好,氯离子、溴离子、碘离子、硫酸根、醋酸根、高氯酸根和磷酸二氢根对氟离子浓度的测定无明显干扰,可以作为比色和荧光探针用于氟离子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920134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28918.4
申请日:2021-01-29
申请人: 深圳市图微安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7D267/06 , B01J31/02
摘要: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不对称催化氟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不对称催化氟化反应体系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新型不对称催化氟化反应体系包括手性碘试剂和醚合三氟化硼,应用于烯烃的催化不对称亲核氟化反应中,以反应体系中的手性碘试剂作为催化剂,醚合三氟化硼作为亲核氟试剂,对烯烃进行催化不对称亲核氟化反应,经反应后处理得到具有高度化学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的氟代化合物。与金属催化的不对称氟化反应体系相比,本发明的催化反应具有以下优势:醚合三氟化硼作为氟试剂,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手性碘催化剂制备简单,不需要复杂配体;环境友好,无重金属污染和贵金属浪费;反应的化学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好,产率和光学纯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159363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174509.X
申请日:2020-10-28
申请人: 兰州大学
IPC分类号: C07D267/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制备1,3‑苯并噁嗪三氟甲基化官能化衍生物的方法。本发明涉及反应通式如(Ι)所示,所示,即;在CuCl/磷酸二苯酯的双催化系统催化下以及试剂量的Togni’s三氟甲基试剂存在下,对含脲结构的烯烃化合物1的自由基加成环化以及三氟甲基官能化的双官能化反应得到一系列目标化合物2。本发明是一种高效,简单的方法,可直接获得具有CF3取代基的,不同取代基的CF3苯并噁嗪类似物,具有优良的产率和出色的官能团耐受性。该方法成功的关键在于引入铜(I)/磷酸双催化系统,使其烯烃在形成苯并噁嗪的同时三氟甲基化,具有双功能化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