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氮动力自循环发电系统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93194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980925.7

    申请日:2024-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氮动力自循环发电系统,属于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汽化器、储气罐、氮气动力发动机、压缩机及发电机,汽化器输入端用于接入液氮,汽化器输出端与储气罐输入端相连,储气罐输出端与氮气动力发动机进气端相连,氮气动力发动机排气端与压缩机吸气端相连,压缩机排气端与储气罐另一输入端相连,氮气动力发动机的机械能输出端与发电机相连,用于驱动发电机发电;本发明整个发电过程中只涉及到氮气的循环使用,完全消除了燃烧带来的污染物排放;利用液氮汽化过程中产生的高压势能直接推动活塞运动,实现了高效的能量转换;通过压缩机回收氮气动力发动机排出的氮气并加压到额定压力回送入氮气动力发动机使用,形成了一个自循环体系。

    一种无曲轴活塞式旋转缸气动马达

    公开(公告)号:CN11862238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57674.X

    申请日:2024-0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曲轴活塞式旋转缸气动马达,配气阀芯的外部活动设置有配气铜套,配气阀芯外部且位于配气铜套的两侧还设置有深沟球轴承,配气铜套外端与缸体相连,缸体一端设置有左盖板,缸体另一端设置有右盖板,缸体设置于曲面外壳内部,缸体设有若干活塞,活塞的外端设置有滚轮,滚轮与曲面外壳的弧形面滚动配合,曲面外壳一端设置有前盖板,曲面外壳另一端设置有后盖板,左盖板与输出法兰轴相连,本发明结构合理,通过采用滚轮挤压圆弧面产生旋转的动力,获得扭矩大大提高,设计独特合理,无曲轴配重块设计,具有结构紧凑、无震动、扭力输出稳定及重量轻的优点,较传统活塞板结构耗气量大幅度降低,摩擦系数底,使用寿命大大提高。

    一种环形气动机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4212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57693.8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杨天君

    Inventor: 杨天君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形气动机,包括环形气缸,所述环形气缸内设有至少两个阻气阀;环形气缸还滑动连接有气动机活塞;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环形气动机,直接采用气体作为驱动源,相比于内燃机具有较好的转化效率,对环境也更为友好。

    一种膨胀机
    4.
    发明公开
    一种膨胀机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36129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245538.2

    申请日:2024-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膨胀机,包括蜗壳、喷嘴装置、限位装置和挡板,其中,蜗壳内腔的气道一侧与喷嘴装置的安装盘之间设置有,沿安装盘轴向变形的弹性件;安装盘背离弹性件的一侧与限位装置的一端连接,限位装置的另一端与挡板连接。可见,该膨胀机,在高温情况下,通过弹性件的变形量调节喷嘴装置的位置,并且限位装置设置于喷嘴装置和挡板之间,从而能够保证喷嘴装置和挡板之间的间隙大于0,能够避免喷嘴装置和挡板由于高温导致的干涉的情况发生。

    一种多缸气动马达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4133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130985.9

    申请日:2023-0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缸气动马达,包括马达外壳,所述马达外壳后侧安装有马达后盖,所述活塞输出机构上安装有活塞,所述多级输送组件下方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于马达外壳内壁,所述固定环内侧通过稳定减震机构安装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转动安装于总输出轴表面,本发明通过一号弹簧起到弹性连接的作用就可以带动一号滑块沿着一号滑槽向内侧移动,再通过一号滑块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通过二号滑槽安装有二号滑块,再通过二号弹簧就可以带动二号滑块沿着二号滑槽向外侧移动,再根据设置的数量也就对输出轴起到牵制的作用,当气动马达使用时可以对输出轴的震动进行限位使其消散,提高气动马达的安全性。

    一种天然用减压功能的气动马达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77638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020440.8

    申请日:2022-01-10

    Inventor: 缪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动马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然用减压功能的气动马达。其技术方案包括:底座、气动马达和储气包,所述底座顶部一侧安装有支撑架,所述底座顶部背离支撑架一侧安装有储气包,所述底座顶部位于支撑架位置处通过缓冲柱A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安装有固定架B,所述固定架B顶部安装有气动马达,所述支撑架顶部两侧中间套接有限位杆。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装置无法对输入气体进行调节储存,在气体气压稳定性较差时,气动马达的转速也会出现异常,使用稳定性不佳,且气动马达多采用螺栓固定,无法对气动马达进行快速拆装,维护便捷性不佳的问题,提高了输入气压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气动马达的使用稳定性。

    一种以二氧化碳作动力燃料的小型机动载运车

    公开(公告)号:CN113914960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010665638.2

    申请日:2020-07-11

    Applicant: 史知行

    Inventor: 史知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二氧化碳作动力燃料的小型机动载运车,包括动力产生装置,动力产生装置包括机壳、储热罐、高压气液冲压机、液体吸取泵和可调超声射流器;机壳内部设有上下移动的活塞;机壳下部连通有液体储藏室,液体储藏室里盛放液态的二氧化碳;液体吸取泵通过吸气管抽取液态二氧化碳,流经高压气液冲压机使液态气化膨胀,再经进气门流入活塞上方的腔体,为活塞提供转动力;当液态二氧化碳刚进入上止线向下时可调超声射流器的声射流导板导电高频震荡,使活塞内的气压得到飞跃式上升,使活塞做功。本发明结构简单,动力稳定,利用二氧化碳从液态转化为气态膨胀,与超声波的协同作用,促使活塞往复运动,有效为运载车持续提供提供动力。

    气动马达能量多级利用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27900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56165.9

    申请日:2020-12-25

    Abstract: 一种气动马达能量多级利用的控制方法,属于节能减排领域。本发明通过电磁阀的并联提高了气动马达的供气系统的流量要求和响应时间,并通过调节不同电磁阀的开启时间和关闭时间实现了气动马达的可变膨胀比和压缩比,提高了气动马达的能量利用率。气动马达将压缩空气的能量转换成连续回转的机械能,气动马达具有价格低廉、操作使用方便、易于维护、无级变速等优点。气动马达作为膨胀机的时候,其排气的温度会低于环境温度,因此气动马达的排气具有制冷的潜力,在用户需要降温的时候可以用气动马达的排气进行制冷;气动马达作为压缩机的时候,气动马达在产生压缩空气的同时,压缩空气的温度会升高,因此,气动马达作为压缩机的时候可以为用户供暖。

    金属氢化物氢能发电电气系统及发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25009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618392.0

    申请日:2019-07-10

    Inventor: 贾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氢化物氢能发电电气系统及发电方法,系统包括至少一台气缸、中央控制器、稳压整合模块、电力外供模块和蓄电池组。气缸包括上端盖、下端盖和缸体,缸体设有氢气进口和氢气出口,缸体的外部缠绕上发电线圈组和下发电线圈组。缸体的内部上活塞和下活塞将缸体分为可伸缩的上氢气腔、中间氢气腔和下氢气腔。上氢气腔的上部和下氢气腔的下部设有格栅,格栅的上部或下部装有金属氢化物。上端盖的上氢气出口连接到下端盖的下氢气入口,下端盖的下氢气出口连接到上端盖的上氢气入口。本发明以氢气为工作介质,利用金属氢化物的吸放氢作用,驱使上下活塞上下运动,使缸体外部缠绕的发电线圈组产生感应发电,有利于节能减排和创造经济效益。

    一种用于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的内控温液体活塞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246230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610608949.9

    申请日:2016-07-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液体活塞技术领域和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的内控温液体活塞装置,包括:压力容器(25)连接低压气体管道(2)和高压气体管道(1),底部连接液压势能转换装置(36),腔内设置促进气液热交换的填料(27)或塔板(29),腔内上方设置液体分布器(46),控温液体注入装置(31)两端分别与压力容器上部和下部连接。该装置有气体储能和释能两种工作方式;控温液体注入装置、液体分布器使控温液体从压力容器上部均匀流下,气体与液体直接接触进行快速热交换;填料、平板的设置增加了气液进行热交换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提高容器内气液热交换效率。该装置利用液体比热大的特点控制气体温度,以实现近似的气体等温缩放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