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3261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174131.1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罐和储罐的制造方法。储罐(10)具有内胆(12)、接头(14)和包覆层(16),其中,所述接头具有将内胆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筒状的凸台部(26)和从凸台部朝向凸台部的径向突出的凸缘部(28);所述包覆层(16)包含缠绕部件(30),该缠绕部件在包括内胆和凸缘部的缠绕对象上缠绕多次,在包覆层中的覆盖凸缘部的部位设有加强片(32),该加强片与缠绕部件分体并且与缠绕部件重叠,构成加强片的纤维增强树脂所含的纤维的方向与构成缠绕部件中的与加强片接触的部位的纤维增强树脂所含的纤维的方向相互交叉。据此,能够通过包覆层更好地覆盖内胆。
-
公开(公告)号:CN11949053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510058385.5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长春工业大学
IPC: C07F9/6574 , C08K5/5313 , C08L63/00 , F17C1/06
Abstract: 双P阻燃剂、环氧复合材料以及在Ⅳ型储氢气瓶中的应用,涉及阻燃材料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Ⅳ型储氢气瓶用环氧树脂难以兼顾强度、韧性和阻燃特性的问题。本发明以绿色环保可再生的生物基原料香草醛与催化剂三乙胺反应得到第一步中间体,再与生物质胺类物质反应得到席夫碱中间体,最后与DOPO反应合成了双P阻燃剂。再通过该阻燃剂与环氧树脂制备环氧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反应过程便于操作、制备方法简单,不仅为拓展环氧树脂在高性能材料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对于氢能尤其是Ⅳ型储氢气瓶提供了一种较为合适的缠绕层材料,适合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85620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14317.0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沈阳欧施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缠绕气瓶的金属内衬层的消除装置及消除方法,该消除装置包括以金属内衬层的瓶身主体中的主金属成分为第一金属作为阳极件,以发生氧化反应;活泼性低于第一金属的第二金属作为阴极件;电镀液被盛放在金属内衬层内,阴极件设在电镀液中且不与阳极件接触;电池组件,电池组件的正极与阳极件电连接,电池组件的负极与阴极件电连接;阳极件、阴极件、电镀液和电池组件构成闭合回路。该消除方法使用该消除装置。该消除装置构成原电池结构,在不破坏复合材料层的基础上,巧妙的去除了金属内衬层的瓶身主体的主金属成分,以实现气瓶向轻质化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879393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275974.0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晋城兴隆中驰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玄武岩纤维和碳纤维组合的压缩空气储能罐,包括储气罐体、内衬层、外保护层、连接和支撑系统,所述储气罐体包括玄武岩纤维层和碳纤维层,所述内衬层包括聚合物内衬,所述外保护层包括耐磨保护层,所述支撑系统包括高强度连接件、支撑结构,玄武岩纤维的抗拉强度为3000‑4840 MPa,弹性模量为89‑110 GPa,所述碳纤维是一种由有机纤维在高温下碳化而成的纤维材料,抗拉强度可达4000‑7000 MPa,弹性模量为230‑240 GPa。通过玄武岩纤维和碳纤维制造的压缩空气储能罐,复合材料的抗疲劳性能优异,能够在高频率、高强度的压力变化下保持稳定,减少了因疲劳导致的结构失效问题,从而可以达到延长储能罐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00688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310041575.7
申请日:2023-01-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压容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内衬深冷高压储氢气瓶及制备方法,其中无内衬深冷高压储氢气瓶包括瓶身及设置在瓶身上的接头,所述瓶身由内而外包括混合阻气层和碳纤维环绕层,所述混合阻气层包括阻气层,所述阻气层由具有交联网络结构的阻气材料以及包裹在阻气材料内的由树脂固化的碳纤维丝构成。本发明通过将阻气膜充分覆盖在碳纤维束层间,通过高温高压,使阻气膜熔融并渗透入碳纤维束间,形成包裹碳纤维束的交联网络结构。聚合物阻气材料在加热加压熔融到重新冷却固化的过程中,晶体重新成型,由片晶形成球晶,球晶直径约10微米,球晶大量无规则堆积,阻碍氢气扩散,聚合物阻隔气体能力增强。
-
公开(公告)号:CN11837583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669819.0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西安爱生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贮氢压力容器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压力容器技术领域。所述压力容器包括内衬、阀座、外壳。内衬为两端开口的腔体结构,用于容纳氢气。两个阀座分别安装于内衬两端的开口内,并与内衬一体成型,阀座用于连接外部充气接头。外壳覆盖于内衬外表面,外壳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为单向碳纤维预浸料逐层铺贴而成,内层包覆内衬外表面;外层为玻璃布预浸料逐层铺贴而成,外层包覆内层外表面。所述压力容器制造方法以铺贴工艺取代缠绕工艺,在铺贴过程中及固化时抽真空,并通过在热压罐低温、高压条件下固化成型,解决了现有压力容器制造采用缠绕工艺存在的制造难度大,生产周期长,碳纤维复合材料中孔隙率高、致密性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93385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10130761.8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江苏耀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江苏氢璞创能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便更换的储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固定机构,用以与外部支架连接,所述固定机构内侧设置有用于储氢的氢气储存机构;阀件机构,设置于氢气储存机构的一端,且所述阀件机构一端设置有排气的导气管,所述阀件机构外侧套设有用于防护的瓶嘴机构,且所述瓶嘴机构的一端与氢气储存机构相配合;通过高度集成的温压传感器、安全阀、单向充气口、减压针阀、快速母端接口部件及阀体腔体气道按钝角设计,所有部件在集成为一体后,无需拆卸,并可反复使用,氢气储存机构通过固定机构的设计,便于快速对氢气储存机构进行固定或拆卸更换,与燃料电池系统连接或在车辆上的固定也较为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5195161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0881117.X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山东中恒景新碳纤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编织结构复合材料气瓶的制作方法及其复合材料气瓶,包括以下步骤:(1)在内胆上编织编织纤维形成编织层,编织完成后得到由所述内胆和所述编织层组成的编织体;(2)对所述编织体进行浸渍胶液处理,胶液浸透所述编织层;(3)在所述编织层的表面缠绕耐温型塑料带膜,挤压、约束胶液和所述编织层,缠绕完成后得到缠带体;(4)对所述缠带体进行烘烤固化定型;(5)去除所述缠带体表面的耐温型塑料带膜,进行处理后得到复合材料气瓶。本发明通过在浸渍胶液后的编织层表面缠绕耐温型塑料带膜,利用耐温型塑料带膜对浸胶的编织层进行挤压和约束,提高胶液浸渍的效果,同时保证固化定型过程中胶液在编织层的稳定性和均匀性,保证胶液固化效果。
-
-
公开(公告)号:CN11777441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08154.9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沈阳欧施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B29D22/00 , C08L77/02 , C08L23/08 , C08L63/00 , C08K3/22 , C08K3/08 , F17C1/16 , F17C1/10 , F17C1/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降低气体自由扩散的气瓶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储氢气瓶技术领域。该气瓶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80‑100份PA11、10‑20份EVOH、15‑25份环氧树脂、10‑15份导磁填料、0.5‑1份固化剂和2‑5份增塑剂混合,通过滚塑工艺得到顶部开口的塑料内胆;(2)在塑料内胆外部施加磁场,得到定向排列的塑料内胆;(3)将碳纤维浸渍于浸渍浆料内得到浸渍纤维,将所述浸渍纤维缠绕至步骤(2)得到的塑料内胆的外侧,加热固化形成纤维缠绕层;(4)在开口处安装金属嘴即得气瓶。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气瓶能够有效降低氢气的自由扩散,从而防止气瓶泄露,提高气瓶的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