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储逆变器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393265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843966.5

    申请日:2024-06-27

    摘要: 本申请涉及光储逆变器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储逆变器的测试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设置光储逆变器的测试参数集合;将测试参数集合传输至预设的三端口测试电源,并控制三端口测试电源中的多个输出电路进行测试参数响应,生成初始输出电路参数;对光储逆变器进行运行测试并采集输出性能和功能数据,以及计算得到多个目标监测指标;获取光储逆变器的多个标准监测指标,并计算多个标准监测指标和多个目标监测指标之间的监测指标差异数据;根据监测指标差异数据对三端口测试电源的输出电路进行电路参数调整,得到三端口测试电源的目标输出电路参数,本申请提高了光储逆变器的测试准确率并且提升了光储逆变器的性能和功能。

    逆变装置、电机控制器、电机总成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8572993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843520.2

    申请日:2024-06-27

    摘要: 本公开涉及一种逆变装置、电机控制器、电动总成及车辆,该逆变装置包括电容模块和功率模块,电容模块包括电容壳体,电容壳体上设于第一流道;功率模块安装于电容模块上,功率模块包括多个功率管件和第一导电件,第一导电件与功率管件电连接,第一导电件用于连接电机的绕组,第一流道用于第一导电件的换热。该逆变装置通过将功率管件和第一导电件安装在电容模块上,并能够利用第一流道给第一导电件换热,例如冷却,提高冷却效果,且可以降低装配难度,提高产品集成度和自动化装配能力。

    一种微型逆变器协调供电电路、供电设备及微型逆变器

    公开(公告)号:CN118554611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69180.6

    申请日:2024-05-28

    发明人: 王柳 刘安家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型逆变器协调供电电路、供电设备及微型逆变器,其包括:第一供电机构,第一供电机构包括光伏板;第二供电机构,第二供电机构与第一供电机构并联设置,第二供电机构包括电网电源,分压电容组以及开关,当光源充足时,第一供电机构向微型逆变器电源供电;当光源不足时,第二供电机构向微型逆变器电源供电。本申请无论光源是否充足都能够使本供电电路顺利作业,进而可以满足用户夜间配网的需求,此外,本申请还能够对电压进行适配调节,使微型逆变器即使无需额外继电器也能适用于高压电源,提高了使用范围、减小了整体体积和成本,兼具使用灵活、功能丰富、响应速度快、体积小、自动化程度高、适配性强以及适用范围广泛等特点。

    一种大功率的功率模块电路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5371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05256.9

    申请日:2024-05-15

    摘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大功率的功率模块电路,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导热覆铜层、中间绝缘电路层和铜箔电路层;所述铜箔电路层包括功率芯片设置区、若干第一栅极辅助电路区和若干第一源极辅助电路区;所述功率芯片设置区设有若干芯片覆铜区,所述第一栅极辅助电路区和所述第一源极辅助电路区内嵌在所述芯片覆铜区内部,所述第一栅极辅助电路区和所述第一源极辅助电路区组合形成“I”形,将所述功率芯片区分割成带有“F”形区域的结构。通过将所述功率芯片区分割成带有“F”形区域的结构解决了功率模块内部热阻较高使得其转化效率低下,进而导致无法提升性能的问题,达到了降低功率模块的热阻,提高转换效率。

    一种解耦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43216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0664655.8

    申请日:2023-06-06

    发明人: 包献文 张丽荣

    IPC分类号: H02J3/38 H02J3/01 H02M7/4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耦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解耦项和第二解耦项,第一解耦项和第二解耦项分别为逆变器中第一电感D轴和Q轴的解耦项。在第一电感解耦后,基于第一解耦项和第二解耦项,计算与第一电感相连的第一电容D轴和Q轴分别对应的第三解耦项和第四解耦项。在第一电容解耦后,基于第三解耦项和第四解耦项,计算与第一电容相连的第二电感D轴和Q轴分别对应的第五解耦项和第六解耦项。计算第一解耦项、第三解耦项与第五解耦项的第一解耦项和,以及第二解耦项、第四解耦项与第六解耦项的第二解耦项和。其中,第一电感、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感均为变容器的掺杂耦合项。

    一种逆变器
    6.
    发明公开
    一种逆变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413979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547695.9

    申请日:2024-04-30

    摘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逆变器。该逆变器包括机箱、散热壳体、风扇和第一电感组件。散热壳体层叠固定于机箱背板的外侧,散热壳体包括围成风道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一个背板和一个顶板。风道与顶板相背离的一侧具有进风口,风道与背板相背离的一侧具有第一出风口。风扇的进风侧朝向进风口,出风侧朝向顶板。第一出风口中的热风朝向机箱所在的一侧排出,可以避免热风回流。上述第一侧板具有第二出风口,第二侧板具有第三出风口。有利于提升整个风道内气体的总流量,从而提升逆变器的散热效率和散热能力。第一电感组件设置于风道内,可以充分利用散热壳体形成的风道来对第一电感组件散热,也提升了逆变器的集成度和小型化程度。

    一种六边形半导体电路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27484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210258780.4

    申请日:2022-03-16

    发明人: 冯宇翔 黄浩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六边形半导体电路及其制造方法,该六边形半导体电路包括六边形电路基板,所述六边形电路基板由金属基材层、绝缘层、铜箔层及绿油层组成,所述六边形电路基板的侧面依次设置有PFC功能电路、压机逆变功能电路、整流桥堆功能电路、风机逆变功能电路、驱动控制电路及MCU电路,所述六边形电路基板上连接有若干个引脚,所述PFC功能电路、压机逆变功能电路、整流桥堆功能电路、风机逆变功能电路、驱动控制电路均通过金属线与所述MCU电路电性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六边形电路基板作为电路载体,在六边形电路基板的六个面上分别设置功能电路,集成度高,占用空间较小,散热效果好,电路抗干扰能力强。

    改善限流响应速度及波形的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5325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10074816.8

    申请日:2023-01-16

    IPC分类号: H02M1/32 H02M7/42

    摘要: 一改善限流响应速度及波形的装置中,一讯号处理模组供接收逆变器产生的输出讯号,且输出一第一讯号至一第一限流单元和一第二讯号至一第二限流单元;当该输出讯号为该正半周时,该第一限流单元产生一第一限流讯号至输出端口,该讯号处理模组导通和该第二限流单元并联的一第二开关单元释放该第二限流单元的残存电力;当该输出讯号为该负半周时,该第二限流单元产生一第二限流讯号至输出端口,该讯号处理模组导通和该第一限流单元并联的一第一开关单元释放该第一限流单元的残存电力;本发明可避免产生的该第一限流讯号和该第二限流讯号具有突波。

    一种应用于变流的独立光伏系统逆变器

    公开(公告)号:CN118100666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256911.4

    申请日:2024-03-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变流的独立光伏系统逆变器,涉及电力转换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围设在上基板和下基板上的箱体板一、箱体板二和两组箱体板三,所述下基板上通过螺钉可拆卸的安装有引导变压电路;所述引导变压电路包括与所述伏系统阵列的输出端相串联的逆变输入端,所述逆变输入端依次连接设置有直流滤波、升压电路、逆变电路、继电器和交流滤波,且所述交流滤波的输出端为逆变输出端;且DSP能够控制所述储能系统分别与所述自适应散热机构、所述升压电路、所述逆变电路、所述继电器的连通性。

    一种功率变换装置、光伏系统和散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830190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265892.1

    申请日:2024-03-07

    摘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功率变换装置、光伏系统和散热器,涉及能源技术领域,以解决功率变换装置散热性能较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功率变换装置包括散热器和功率模组;散热器包括多个冷凝齿和蒸发器,多个冷凝齿沿冷凝齿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冷凝齿之间具有与第二方向平行的气流通道;每个冷凝齿中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冷凝通道和实心区,且冷凝通道位于实心区的一侧,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厚度方向均相互垂直。在本申请提供的功率变换装置中,实心区具有较好的导热率,蒸发器的热量能够通过实心区有效的传递至冷凝齿,可有效降低冷却工质的使用量,能避免出现冷却工质不足的问题,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