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
    3.
    发明专利
    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 审中-公开
    半导体设备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TW201839870A

    公开(公告)日:2018-11-01

    申请号:TW106131634

    申请日:2017-09-14

    IPC分类号: H01L21/60

    摘要: 一種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包含形成第一接觸襯墊及第二接觸襯墊在第一鈍化層上、沉積第一緩衝層在第一接觸襯墊及第二接觸襯墊上,以及沉積第二緩衝層在第一緩衝層及第二接觸襯墊上。第一接觸襯墊係在電路區域內,且第二接觸襯墊係在非電路區域內。第二接觸襯墊之邊緣係被暴露,而第一接觸襯墊之周圍及第二接觸襯墊之邊緣係被第一緩衝層覆蓋。

    简体摘要: 一种半导体设备的制造方法包含形成第一接触衬垫及第二接触衬垫在第一钝化层上、沉积第一缓冲层在第一接触衬垫及第二接触衬垫上,以及沉积第二缓冲层在第一缓冲层及第二接触衬垫上。第一接触衬垫系在电路区域内,且第二接触衬垫系在非电路区域内。第二接触衬垫之边缘系被暴露,而第一接触衬垫之周围及第二接触衬垫之边缘系被第一缓冲层覆盖。

    半導體元件與其形成方法及P型金氧半電晶體
    5.
    发明专利
    半導體元件與其形成方法及P型金氧半電晶體 审中-公开
    半导体组件与其形成方法及P型金氧半晶体管

    公开(公告)号:TW201334184A

    公开(公告)日:2013-08-16

    申请号:TW101116458

    申请日:2012-05-09

    IPC分类号: H01L29/78 H01L21/336

    摘要: 本發明提供之半導體元件系統、結構、及方法中,源極/汲極之矽鍺應力源材料可克服摻質向外擴散的問題。在一實施例中,半導體基板具有閘極結構,且源極區與汲極區之凹陷部份係形成於閘極結構的相反兩側上。摻雜的應力源可埋置源極區與汲極區的凹陷部份中,而未摻雜之應力源、輕摻雜之應力源、重摻雜之應力源、與蓋層的多層結構係以原位磊晶製程形成。在另一實施例中,摻雜的應力材料為摻雜硼的磊晶矽鍺。在另一實施例中,可形成額外的未摻雜應力材料層。

    简体摘要: 本发明提供之半导体组件系统、结构、及方法中,源极/汲极之硅锗应力源材料可克服掺质向外扩散的问题。在一实施例中,半导体基板具有闸极结构,且源极区与汲极区之凹陷部份系形成于闸极结构的相反两侧上。掺杂的应力源可埋置源极区与汲极区的凹陷部份中,而未掺杂之应力源、轻掺杂之应力源、重掺杂之应力源、与盖层的多层结构系以原位磊晶制程形成。在另一实施例中,掺杂的应力材料为掺杂硼的磊晶硅锗。在另一实施例中,可形成额外的未掺杂应力材料层。

    控制半導體之一區域的表面輪廓的方法,關於控制的表面輪廓的半導體之區域
    9.
    发明专利
    控制半導體之一區域的表面輪廓的方法,關於控制的表面輪廓的半導體之區域 审中-公开
    控制半导体之一区域的表面轮廓的方法,关于控制的表面轮廓的半导体之区域

    公开(公告)号:TW201417177A

    公开(公告)日:2014-05-01

    申请号:TW102134693

    申请日:2013-09-26

    IPC分类号: H01L21/3065 H01L21/205

    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或多種技術或系統,以控制半導體區域之表面的輪廓。在一些實施例中,將蝕刻/沉積比設定為小於1,以形成半導體之該區域。例如,當蝕刻/沉積比小於1,蝕刻/沉積比之蝕刻速率小於沉積速率,因此,於該區域中進行”成長”。在一些實施例中,將蝕刻/沉積比後續設定為大於1。例如,當蝕刻/沉積比大於1,蝕刻/沉積比之蝕刻速率大於沉積速率,因此,於該區域中進行”蝕刻”。本發明藉由此方法於該區域提供平滑的表面輪廓,其至少是因為將蝕刻/沉積比設定大於1對於至少部分成長區域進行回蝕刻。

    简体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或多种技术或系统,以控制半导体区域之表面的轮廓。在一些实施例中,将蚀刻/沉积比设置为小于1,以形成半导体之该区域。例如,当蚀刻/沉积比小于1,蚀刻/沉积比之蚀刻速率小于沉积速率,因此,于该区域中进行”成长”。在一些实施例中,将蚀刻/沉积比后续设置为大于1。例如,当蚀刻/沉积比大于1,蚀刻/沉积比之蚀刻速率大于沉积速率,因此,于该区域中进行”蚀刻”。本发明借由此方法于该区域提供平滑的表面轮廓,其至少是因为将蚀刻/沉积比设置大于1对于至少部分成长区域进行回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