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気接点および真空バルブ
    1.
    发明申请

    公开(公告)号:WO2022097217A1

    公开(公告)日:2022-05-12

    申请号:PCT/JP2020/041286

    申请日:2020-11-05

    Abstract: Cuを主成分とする母材と高融点物質粒子とTeとで構成された電気接点にさらにTiを添加した場合でも、密度の高い電気接点を提供する。 Cuを主成分とする母材(15)と、母材中に分散して存在する高融点金属および高融点金属の炭化物の少なくとも一方で構成された高融点物質粒子(16)と、母材中に分散して存在するTeおよびTiとを含む電気接点であって、全体を100質量%とした場合、Teの濃度は3.5質量%以上14.5質量%以下であると共に、Tiの濃度をTeの濃度で除算した値が0.01以上0.12未満である。

    導電性条材
    3.
    发明申请
    導電性条材 审中-公开
    导电条

    公开(公告)号:WO2018074256A1

    公开(公告)日:2018-04-26

    申请号:PCT/JP2017/036412

    申请日:2017-10-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D5/12 C25D5/50 C25D7/00 H01B5/02 H01H1/025 H01R13/03

    Abstract: 【課題】高温環境下で低接触抵抗を維持して耐熱性に優れ、かつ、低挿入性に優れる導電性条材を提供する。 【解決手段】CuまたはCu合金からなる導電性基材の上に、NiまたはNi合金からなる層、Cuを主成分とする層、CuおよびSnからなる合金層をこの順に有する導電性条材であって、前記NiまたはNi合金からなる層の厚さが0.1~2.0μm、前記Cuを主成分とする層の厚さが0.01~0.1μm、前記CuおよびSnからなる合金層の厚さが0.1~2.0μmであって、表面粗さRaが0.05~1.0μmであり、表面に形成される酸化物膜中にCuの酸化物およびSnの酸化物が含まれ、酸化物膜の厚さが50nm以下であり、Snの酸化物の割合(%)が90%以上であり、かつ、この導電性条材を温度140℃で120時間の条件で大気中において加熱した後の接触抵抗が、Agプローブを介した荷重1Nの条件下で10mΩ以下である、導電性条材。

    Abstract translation: 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在高温环境下保持低接触电阻并且耐热性优异并且低插入性优异的导电条材料。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电性条状材料,其在由Cu或Cu合金构成的导电性基板上依次具有由Ni或Ni合金构成的层,以Cu为主成分的层,由Cu及Sn构成的合金层 由Ni或Ni合金构成的层的厚度为0.1〜2.0μm,以Cu为主成分的层的厚度为0.01〜0.1μm,由Cu和Sn构成的合金 该层的厚度为0.1〜2.0μm,表面粗糙度Ra为0.05〜1.0μm,Cu的氧化物膜和Sn的氧化物 ,氧化膜的厚度为50nm以下,Sn的氧化物的比例(%)为90%以上,导电条在大气压下在140℃下加热120小时 Ag探针在1N负载下加热后的接触电阻 它是为10mΩ或下的导电条部件更少。

    COMMUTATEUR ÉLECTRIQUE À CONTACT FROTTANT
    4.
    发明申请
    COMMUTATEUR ÉLECTRIQUE À CONTACT FROTTANT 审中-公开
    电动开关与橡胶接触

    公开(公告)号:WO2013076387A1

    公开(公告)日:2013-05-30

    申请号:PCT/FR2012/000477

    申请日:2012-11-20

    Applicant: SC2N

    Inventor: HALLET, Michel

    Abstract: La présente invention concerne un commutateur électrique à contact frottant (3) comprenant d'une part au moins un contact fixe (9) et d'autre part au moins un contact frottant mobile (3) selon une trajectoire prédéfinie et présentant une surface de contact (10) destinée à frotter sur ledit au moins un contact fixe (9), caractérisé en ce qu'au moins ladite surface de contact (10) est traitée par bombardement ionique grâce à un faisceau d'ions, et en ce que les contacts fixe (9) et mobile (3) sont à nu.

    Abstract translation: 本发明涉及具有摩擦接触(3)的电开关,一方面包括至少一个固定触点(9),另一方面包括至少一个可沿预定轨迹移动的移动摩擦触点(3) 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固定触点(9)上摩擦的接触表面(10),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接触表面(10)通过离子束由离子轰击处理,并且固定(9 )和移动(3)接触是裸露的。

    真空遮断器用電極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5.
    发明申请
    真空遮断器用電極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审中-公开
    真空断路器用电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WO2010050352A1

    公开(公告)日:2010-05-06

    申请号:PCT/JP2009/067590

    申请日:2009-10-02

    Abstract:  真空遮断器として要求される電気的特性をより一層向上できる真空遮断器用電極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を提供する。  アトマイズCu-Cr合金粉末と、20~30重量%のテルミットCr粉末と、5重量%の電解Cu 粉末を混合して固相焼結し、固相焼結体の総Cr含有量が30~50%の真空遮断器用電極材料にする。真空遮断器用電極材料を製造する際は、各粉末を混合処理してから、混合粉末を圧縮成形処理して圧縮成形体を形成し、圧縮成形体を非酸素雰囲気の状態中でCuの融点温度以下の温度で固相焼結し、固相焼結体を得る。

    Abstract translation: 一种用于真空断路器的电极材料,其可以进一步改善真空断路器所需的电气特性。 一种真空断路器用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 在固相中混合并烧结雾化的Cu-Cr合金粉末,20-30重量%的铁酸铬粉末和5重量%的电解Cu粉末,从而获得真空断路器的电极材料,所述 含有总Cr含量为30-50%的固相烧结体的材料。 当制造用于真空断路器的电极材料时,将粉末混合,然后将粉末混合物压塑成压缩成型体,然后将压缩成型体在非氧化性气氛中在固相中烧结 温度不高于Cu的熔点,从而获得固相烧结体。

    真空遮断器の電極接点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6.
    发明申请
    真空遮断器の電極接点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审中-公开
    真空电路断路器的电极接触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WO2009081659A1

    公开(公告)日:2009-07-02

    申请号:PCT/JP2008/069840

    申请日:2008-10-27

    Inventor: 野田泰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1/0206 C22C9/00 C22C27/06 C23C10/32 Y10T29/49105

    Abstract: Cu−Cr合金母材の表面に厚いCr微細分散層を形成して耐電圧や遮断性能を向上できる真空遮断器の電極接点部材、及びCr微細分散層を容易に形成できて、製造が簡単な真空遮断器の電極接点部材の製造方法を提供する。  真空遮断器の電極接点部材は、Cuの含有量が40~80重量%とCrの含有量が20から60重量%とを含むCu−Cr合金母材1の表面に、摩擦攪拌による表面処理で形成した厚さ500μm~3mmのCr微細分散層2を形成する。 このCr微細分散層2は、表面の平坦化処理を施して使用する。

    Abstract translation: 本发明提供一种真空断路器的电极接触部件,其通过在Cu-Cr合金基体金属的表面上形成厚的Cr精细分散层而获得,并且其具有改善的介电强度和中断性能,以及易于制造 该成员虽然容易形成Cr精细分散层。 电极接触构件包括Cu-Cr合金基体金属(1),其包含Cu的40至80重量%和Cr至少为20至60重量%的Cr和在该表面上形成的厚度为500μm至3mm的Cr精细分散层(2) 贱金属(1)通过摩擦搅拌处理进行表面处理。 在使用前,将Cr精细分散层(2)进行表面平坦化处理。

    COPPER-BASED CONTACT MATERIAL, CONTACT SLUG AND PROCEDURE FOR MAKING THE CONTACT SLUG
    7.
    发明申请
    COPPER-BASED CONTACT MATERIAL, CONTACT SLUG AND PROCEDURE FOR MAKING THE CONTACT SLUG 审中-公开
    基于铜的接触材料,接触层和制造接触层的程序

    公开(公告)号:WO01090428A1

    公开(公告)日:2001-11-29

    申请号:PCT/HU2001/000059

    申请日:2001-05-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1/0425 C22C9/00 H01H1/025 H01H1/027

    Abstract: The object of the invention is a copper-based contact material containing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mass percents): graphite 0,5-5,0 %, cadmium 0,1-0,5 %, 0,2-0,5 %, zirconium 0,2-0,5 %, indium 0,1-0,3 %, tantalum 0,05-0,2 %. Further aspects of the invention are a contact slug made of the above contact material prepared by powder metallurgical method, and a procedure for preparing contact slugs by powder metallurgical method, by which granules of 50 um size or smaller are prepared from the above defined composition, mixed and pressed into slugs with a typical specific pressure of 0,4 gPa, the slugs are then baked with the addition of graphite and cadmium-oxide at a temperature of 1223+/-10 K in a vacuum at alumina-spraying, the baked slugs are then re-pressed and sintered at a temperature of 723+/-10K.

    Abstract translation: 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含有以下成分(质量百分比)的铜基触点材料:0-5-5.0%的石墨,0,1-0.5%的镉,0.2-0.5% 0,2-0.5%的锆,0,1-0.3%的铟,0.05-0.2%的钽。 本发明的另外的方面是由上述通过粉末冶金法制备的接触材料制成的接触块,以及通过粉末冶金法制备接触段的方法,由上述定义的组成制备50μm或更小的颗粒, 混合并压制成典型比压为0.4gPa的s,,然后在氧化铝喷涂的真空中在1223 +/- 10K的温度下加入石墨和氧化镉来烘烤s,,烘焙 然后将块塞在723 +/- 10K的温度下再压制和烧结。

    LEISTUNGSSCHALTER ZUR ANORDNUNG IN EINER SCHALTSICHERUNGSBOX UND SCHALTSICHERUNGSBOX FÜR EIN KRAFTFAHRZEUG

    公开(公告)号:WO2022018029A1

    公开(公告)日:2022-01-27

    申请号:PCT/EP2021/070155

    申请日:2021-07-19

    Abstract: Die Erfindung betrifft einen Leistungsschalter (10) zur Anordnung in einer Schaltsicherungsbox eines zumindest teilweise elektrisch angetriebenen Kraftfahrzeugs, aufweisend ein Gehäuse (12) mit einer Gehäusewandung (14), die eine Gehäuseinnenseite (16) und eine zur Gehäuseinnenseite (16) beabstandet angeordnete Gehäuseaußenseite (18) aufweist, und einer in der Gehäusewandung (14) ausgebildeten Durchtrittsöffnung (20), einem in der Durchtrittsöffnung (20) angeordneten bimetallischen Kontaktelement (22), das einen die Gehäuseinnenseite (16) überragenden ersten Abschnitt (24) aus einem ersten Metall und einen an den ersten Abschnitt (24) elektrisch leitend angebundenen und die Gehäuseaußenseite (18) überragenden zweiten Abschnitt (26) aus einem von dem ersten Metall verschiedenen zweiten Metall aufweist.

Patent Agency Ranking